第22章 中秋节快乐!!!……(3/3)
敬行礼道:“原来是德嫔娘娘来了,皇上正在跟几位大臣议事,还请娘娘稍等片刻。
”
听见这话,德嫔温温柔柔道:“是我来得突兀,只因为听说了乌雅氏一族出了个恶奴,还惊扰了皇上的清净。
我心里内疚,怎么都要过来跟皇上请罪才是。
”
李德全嘴上应道:“娘娘还请放宽心,皇上自有决断。
”
德嫔听得微微蹙眉,李德全这语气态度恭敬归恭敬,却什么话都没透露一个字。
皇帝的态度如何,是生气还是不高兴,是想惩罚乌雅氏这个嬷嬷,又或者会迁怒她,一概没说半点。
德嫔早就知道很难从李德全嘴里撬出点什么,只示意云音给李德全塞了个荷包道:“有劳李伴伴帮我通传一二了。
”
“是,奴才这就进去。
”李德全在门口听见里头议事的声音没了,安静下来,就知道皇帝忙完了,这才进去通传。
他刚才的态度好的不得了,仿佛那乌雅氏嬷嬷的事跟德嫔毫无关系一样。
只是德嫔不开口,里面的动静没停下来,李德全就一步都没挪。
他表面上那面子是给得足足的,但该做的事却是一点都没做。
德嫔心里暗骂李德全是死奴才,却又不得不佩服李德全的聪明。
满宫里的太监只要有点权力,底下都收了不少干儿子来孝敬,就连慈宁宫的太监都不例外。
唯独李德全没有收,最多是乾清宫有新的太监进来的时候,稍微带上一阵子而已。
但是满宫里的太监,见着李德全都会恭敬叫一声李爷爷。
作为皇帝跟前的大红人,李德全压根不会缺钱,也就看不上这点蝇头小利,没得还被所谓的干儿子连累。
看看殷太监,不就险些被陈太监一并扯了腿下去?
收点小钱还要被连累,何必呢!
所以李德全不收,但是知道别人收干儿子收孝敬这事也不做声。
毕竟他不用淋雨,也没必要把别人伞都给撕了,断了其他人的财路。
这就是李德全最聪明的地方,所以满宫里的太监都服他。
德嫔刚想了一会,李德全就出来了,赔着笑说道:“娘娘还请挪步去侧殿,皇上手头有个着紧的折子,需要尽快批阅。
”
这意思是皇帝正忙着,让德嫔去旁边等一下。
要等多久,就看皇帝的意思了。
德嫔抿着唇,她来之前就想过,皇帝可能会不高兴迁怒自己。
只是看在她还有喜的份上,皇帝应该不会晾自己太久。
于是德嫔点点头,被李德全领着去偏殿落座,蜜水和点心都放在手边,还有两个宫女在旁边伺候,最是周到不过了。
她不敢多喝水,免得等会想去出恭,正巧皇帝要见自己,那憋着就尴尬了。
德嫔只抿了两口润润唇,心里琢磨等会见到皇帝的时候要说什么。
只是她左等右等,足足一个时辰,还不见李德全来叫自己。
德嫔就问了旁边伺候的宫女道:“你叫什么?”
宫女行礼后才恭敬答道:“娘娘,奴婢叫金盏。
”
听罢,德嫔笑笑道:“这名字挺好听的,金盏进乾清宫伺候多久了?”
金盏老老实实答道:“娘娘,奴婢进乾清宫正好整一年。
”
一年吗?这时间倒是不长。
德嫔以前就在乾清宫当过奉茶宫女,很清楚乾清宫的等级,是从外到内一步步进去。
要到皇帝身边伺候,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靠近。
还需要规矩守本分,一直没有犯错,才可能被允许进里头伺候。
只一年的话,这个金盏知道得估计不多,德嫔又问了另外一个宫女:“那你呢?叫什么?进来多久了?”
这宫女要年长一点,果然答道:“娘娘,奴婢如岚,进乾清宫伺候有三年了。
”
德嫔微微颔首,又问道:“皇上平日都这么忙的吗?”
她没探问皇帝每天做什么,忙的又是什么,不算是探听皇帝的事,倒像是关心皇帝而已。
金盏看向如岚,见她微微点头才答道:“是,皇上这阵子都很忙碌。
”
这阵子是多长一段时间,皇帝又是怎么忙碌,忙的什么,这宫女也是一概没说。
德嫔很清楚规矩,知道这已经是宫女能回答的极限了。
她心里微微放心下来,知道皇帝不是故意晾着自己,让德嫔久等,这就足够了。
果真再等了一刻钟,李德全就过来请德嫔去皇帝休息的地方。
正是上回皇帝见佟贵妃的暖阁,德嫔进去后立刻行礼:“臣妾见过皇上。
”
“坐下吧,你这么着急来找朕是要说什么?”皇帝眉宇间略带疲倦,抬眸瞥了德嫔一眼问道。
德嫔连忙低头告罪道:“臣妾听闻同族的嬷嬷犯了大错,没料到同族里竟然有如此胆大包天之人。
臣妾吃惊之余又十分愧疚,要是臣妾早点发现,就不叫皇上忙着政事之外还得分心处理此事了。
”
皇帝只点点头道:“你事先并不知情,不知者不罪。
如果只为着这事,你没必要特意过来一趟。
”
听见这话,德嫔满脸惊喜。
她还以为皇帝要迁怒自己,如今瞧着皇帝却并没有这样的意思,甚至觉得德嫔在后宫并不清楚此事,直接就撇清了关系。
这比德嫔想象中还好,她收拾了雀跃的心情,又低声说道:“皇上,之前贵妃娘娘为臣妾选了新的嬷嬷。
这位华嬷嬷之前是教养姑姑,这事一出就跪在臣妾的殿前求着。
”
她一脸为难道:“臣妾不敢答应,担心这位嬷嬷其实是知情的,拖拖拉拉没来永和宫。
只事情闹出来了,她才忽然到永和宫来。
”
“皇上,臣妾、臣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总归是贵妃娘娘特意给臣妾选的嬷嬷,听闻还是顺嫔的阿玛推荐来的。
”
听见“顺嫔”二字,皇帝面露惊讶,看向一旁的李德全。
李德全垂眸,作为皇帝跟前第一得用的人,知道的事情颇多,才能第一时间答得上来:“皇上,听说当初佐领大人有意请华嬷嬷做顺嫔身边的嬷嬷,只是那会儿宜嫔娘娘选了平嬷嬷,平嬷嬷又推荐了关系好的林嬷嬷。
宜嫔娘娘快嘴答应了下来,回头才派人告诉佐领大人。
”
“只是佐领大人之前口头答应了华嬷嬷,后来不得不反悔,可能心生愧疚。
最近华嬷嬷请人给佐领大人递话,觉得年纪大了,不能继续胜任教养姑姑,想寻个好去处。
”
后边的话不用细说,皇帝就明白,三官保这是答应了。
想必事情一出,李德全就派人查过华嬷嬷,跟三官保的事就掺不了假。
皇帝微微颔首道:“三官保的性子就是如此,不愿意欠人情,性子直来直去,能帮就帮了。
”
这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之前三官保看上华嬷嬷对宫里规矩了如指掌,能帮得上郭珍珠,于是想请人当她身边的嬷嬷,在宫里能过得更好一点。
作为一个阿玛,这也无可厚非。
但是宜嫔先答应了,三官保只能反悔,另选了她人,对华嬷嬷可能有点歉疚。
如今华嬷嬷来求,要求也不过分,三官保于是就应了。
只是后宫如今缺嬷嬷用的,也就是德嫔。
三官保最多就是帮忙打点,让华嬷嬷能换个地方,真去哪里,他就做不得主了。
德嫔听着,垂着眼心下失望,她还以为这次能把三官保拖下水,连带宜嫔和郭珍珠也不能独善其身。
谁知道三官保和华嬷嬷之前竟然有这样的渊源,倒也合情合理,却是可惜了。
不过一计不成,德嫔又心生一计,慢吞吞道:“皇上,佐领瞧着是个热心人。
就不知道华嬷嬷究竟对佐领隐瞒了多少事,不然佐领估计不会答应推荐华嬷嬷。
”
言下之意三官保是真的完全不知情吗?还是知道一点点,但是他对华嬷嬷有愧疚,所以帮着隐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