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穿越考科举> 第40章

第40章(2/3)

晓。

     那在他这里看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放榜晚了的事。

     再比如县城张家戏耍钱飞多次,自己跟钱飞李廷他们整治了回去。

     若他们不是县学学生,对方肯定没那么容易松口气。

     这一方相对自由的天地,确实难得。

     房老夫子今年六十多,想来他的人生经历格外丰富。

     他的一手书画,却愿意在尊经阁当看守的夫子,其心境也令人佩服。

     纪元再次静下心,右手持笔,跟着房老夫子认真练习。

     心要静,事要缓。

     一笔一画,纵情水墨当中。

     清静无为,不染尘劳,水墨渲谈。

     水墨丹青。

     此,为文人画。

     纪元一笔一画中,已经带了文人风骨。

     - 五月初一,照例祭文庙。

     纪元顺便把殷博士借给他的书还回去。

     这书罗博士那也没有,但殷博士说又必须看,所以把书让罗博士带给他。

     纪元心中感激,快速抄完一本之后,自然要亲自还回去。

     殷博士等着去乙等堂上课,也不理纪元的道谢,还道:“都是师生,客气什么。

    ” 大有夫子教学生,天经地义之感。

     怪不得都说,殷博士像是天生的夫子。

     不过殷博士顿住:“要是真想感谢,下次给房老,罗博士做点心的事,也别忘了殷博士啊。

    ” 都怪那两人,一直说纪元做点心的手艺有多好。

     都是夫子,凭什么他没有啊。

     这下变成纪元愣住。

     啊? 这不早说。

     纪元赶紧点头,殷博士拍拍他:“去上课吧,有就送,没有就算了。

    ” 知道殷博士是跟他开玩笑,纪元这才松口气。

     不过回丙等堂的路上,撞到一个骨瘦嶙峋的秀才。

     这人穿着青衿,自然一眼看出是秀才。

     他走路晃晃悠悠,纪元着急去上课,不小心碰了下。

     纪元见礼,那秀才竟然道:“你这小童,懂不懂礼?叫什么啊,我一定跟你们教谕讲。

    ” 旁边跟着的李廷钱飞面面相觑。

     再看这秀才,根本不认识啊。

     既然不是他们甲等堂的秀才,也不是这里的夫子。

     纪元道:“学生纪元,请秀才相公见谅。

    ” “纪元?!” “你就是纪元?!” 这话纪元听了许多次,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所以话里的意思很容易分辨。

     有的人是单纯惊讶。

     有的人带着好奇打量。

     还有的人含酸带醋。

     眼前的秀才,显然就是这个。

     “我是安小河的舅舅。

    ”小河舅舅抬起下巴,再次打量纪元。

     见他小小年纪,衣服上带着补丁,还因为衣服小了,重新改过几次,更是看不上。

     “本以为你在县学第一,还有点用,没想到跟夫子博士们关系也一般。

    ” 李廷跟钱飞震惊。

     纪元跟夫子博士关系还一般? 他可是夫子们最喜欢的学生,没有之一! 纪元心里却明白怎么回事。

     可跟夫子们关系好,也不能开口给自己学校找老师吧。

     就像你在你们初中次次考第一。

     难道就能插手学校的人事安排? 这不是开玩笑吗。

     纪元点头:“小河舅舅您先忙,我们还要上课。

    ” 说着,拉了李廷钱飞便离开。

     回去的路上,纪元把那封信的事说了,听得李廷钱飞目瞪口呆:“怎么会有人敢开这样的口?” “是啊,不合理啊。

    ” “好像事事都要围着他转一样。

    ” 纪元想到安二娘子,她娘家应该就是这样围着小河舅舅转的,这种家里,养成唯我独尊的心态,也很正常。

     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要成为他的垫脚石也理所应当。

     “不理他,能不能当咱们这的夫子,也要看本事。

    ” 事实上,安小河的舅舅李耀众,不仅没能当上县学的夫子,连甲等堂都没能进去。

     教谕眼力毒辣,眨眨眼就能看出对方什么性格脾气,婉拒了李耀众的请求。

     借口都是现成的,他们县学没有夫子的位置了。

     至于甲等堂? 那是要考进来的,并非谁能来。

     不过作为秀才,确实有进县学的资格,可是现在名额也满了,等着名额空缺了再说。

     一套下来,李耀众只拿了秀才应得的俸粮离开。

     后面的事,就是安小河说的了。

     安小河讲他舅舅确实很气恼。

     说自己从府学回来,竟然如此冷遇,好像还写了几首诗,大有哭诉命运不公的意思。

     但写得一般,也没流传出来。

     现在他舅舅就在他家住,说是帮他,还有安家其他子弟辅导功课。

     这,这不就是蹭住在姐姐夫家? 也是,安叔公家被称为安大户,自然是日子好过的,至少比自己日子过的舒服。

     更别说青储料更让他家把院子门头重新修缮,看着就气派。

     可再怎么样,去自己姐姐的夫家住,还是离谱了些。

     安小河大概意思是,他舅舅想当安叔公家的私塾先生,算是自家的私学。

     但安叔公根本不理这一茬,先不说他更敬重赵夫子。

     再者,他家还养个先生?他钱多烧的吗。

     他家满打满算,也没几个学生的。

     不过看在小河舅舅秀才的身份,不好赶人走。

     这些八卦纪元看的好笑,也没当回事,只当茶余饭后的调剂。

     他方才又买了些宣纸回来,书画线条的练习,他也不觉得枯燥,反而从中找出乐趣。

     像书画大家所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此会,方知书画本来同。

    ” 这收拾就是强调笔墨跟线条的艺术,从中更能体会到“写意”之感。

     落笔,用色,结构。

     字与字之间,线条与线条之间,似乎都蕴藏着独特的节奏。

     学了画才知道,怪不得都说书画同源。

     也怪不得房老夫子说,先写字入门,再练习绘画,随后画画的技艺便能帮助写字,形成自己的风格。

     书法入画,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画山石的高低远近,转折走势。

     跟写字运笔的顿挫,有异曲同工之妙。

     纪元的进步,夫子们看的更加清晰。

     从他最近交上来的课业来看,纪元的笔法进步堪称神速。

     他本就勤于练习,底子极好。

     现在多了不一样的技巧,书法之道早就入门。

     十岁的年纪,就有这么一手好字,太难得了。

     房老夫子看着,也觉得脚下生风。

     看看他的学生,多厉害。

     纪元书画同练,不由地想到如今学的《礼记》跟《春秋》。

     书画可以相辅相成。

     那这两本经典的典籍呢? 如果相互印证,是不是还能得出不同的感悟。

     四月底的月考,纪元把两者印证着写□□,可以说是潜意识所为。

     意识到这一点后,五月份的月考,则是有意结合。

     以礼记的观点来佐证春秋。

     两者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从而得到独特的观点跟文章。

     月考时的文章,写得纪元酣畅淋漓。

     考试结束,立刻去翻去年学的其他三经。

     他的动作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

     纪元早就成为丙等堂的风向标,他做什么,大家都有意模仿。

     原本还有点不好意思,见纪元并不介意,现在已经光明正大把纪元当榜样。

     见他去翻去年学的三经,赶紧问道:“纪元,你翻去年的书做什么?” 纪元看着他们,眼里带着兴奋:“大家可记得去年《尚书·五子之歌》?” 众人自然记得。

     尚书的字不多,但晦涩难懂,说起来,还不如《礼记》好学。

     这自然因为尚书的成书之间更早。

     所以更难懂。

     其中五子之歌,是羿让国君的五个弟弟分别作歌批评国君哥哥太康。

     此篇分为六段。

     第一段是告诉大家作歌的原因。

     身为国君的太康,不效仿他爹,也就是夏朝开国国君的传统,当了天子却不理朝政,丧失君德。

     所以羿找到机会,让太康的弟弟们,来批评他的不作为。

     后面五段,则是五个弟弟从不同的方面批评太康。

     讲的便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 百姓好了,国家才能安宁。

     一直讲到,要记得历史教训,才能让祖宗基业传下去。

     其中也有在其位谋其政的意思。

     而与今日考的《礼记·哀公问》,则可以相互印证。

     鲁哀公问孔子,一问礼,二问政。

     孔子也答,民之所由生,礼为大。

     就是说,人们生存凭靠的便是礼,礼最重要。

     后面说的,便是只有遵守了礼,才能分辨君臣,上下,长幼,男女,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

     以礼来定其位,也在强调所有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

     今日考的这一题,若把《尚书》的篇章来印证《礼记》的篇章,也是可行的。

     夏国的国君都要在其位谋其政。

     这不就是在佐证“礼”的重要性。

     说起来,这个观点并不新颖,也并非纪元独创。

     可他在书画之间领悟到读书的真谛,领悟到所有的书都是相通的。

     一通百通。

     这样的情形,已经是读书的纪元,在慢慢摸索自己的道。

     这个道或许艰难,或许还不够正确。

     但能形成自己的认知,已经难能可贵。

     二经可以相连。

     五经自然也可以。

     读的四书理论同样可以共融。

     这跟现代的科目并不一样,并不是隔行如隔山,反而把知识真正领悟,摸透,反而是求学的本质。

     打比方说。

     以前读一本书就是一本书。

     十本,那就是单独的十本。

     现在纪元不仅读了,还能用互相的观点在脑海里辩论,探讨。

     书与书之间,知识跟知识之间,在相互交流。

     学了一加一,又学了乘法。

     本来是单独的公式。

     现在可以结合起来,计算更复杂的问题。

     纪元要翻书,就是要把去年学的翻出来,跟今年学的相互比照。

     怪不得他学着礼记,私下教谕他们还愿意给他补习春秋。

     完全是因为这些课都是一样的,岂止是不会互相干扰,明明能相互补充。

     想来,若不是怕他们学的吃力,县学是愿意同时教授两部分知识的。

     纪元仔细解释,大部分学生也如醍醐灌顶。

     是啊。

     以前学了那么多,不应该丢下,答题的时候,也不该只在原书上找答案。

     怪不得他们的文章总被说不够丰满。

     可这些知识要怎么融合。

     融合的时候太杂乱怎么办? 众人陷入思考。

     但这份思考,已经是进阶的思考。

     严训导巡逻时,发现丙等堂的学生们都呆呆愣愣的,全都在瞑思苦想,吓得他快步过来。

     只听里面学生翻着书,一会背礼记,一会背周易,一会又在哀嚎尚书这一章太难了。

     不就是考个月考。

     大家这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瞎子背剑,举世无双 雪中:开局截胡剑九,徐凤年哭求我别薅 雪夜十二城 一剑绝尘 太古龙墟 超级杀怪爆装升级系统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禁止歧视幼崽! 幽灵特种部队 超级系统杀怪爆装升级 笨蛋萌物的觅食计划 【总攻】邪神总被性骚扰 污染物伪装计划 多子多福,从百妻千子到万古仙朝 第一禁术师 末日:灵植师 我有一枚命运魔骰 无肉不欢 蓝色风车 镇守魔狱十万年,我执掌六道轮回 十九世纪女作家 魅魔生存日记 吞噬剑帝 月夜的传说之寻觅 他和他的猫 废柴都成仙帝?这个师尊强的离谱 玛丽苏之心害我狗命(西幻np) 乱世悍卒:从娶娇妻开始 异世之召唤文臣猛将 绝对交易 和离之后 葬灵棺 [克苏鲁NPH]向深处沦陷 攻略精灵(西幻万人迷NP) 这药我不吃! 地府皇帝改造指南 幽灵特种部队 拐走失忆雄虫少将[虫族] 剑出洪荒 十九世纪女作家 妖孽美人[重生] 魅魔生存日记 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婚后娇宠 我在都市修长生:开局被退婚 我,镇北王世子,亦是人间凶器 芥子长生局 九锡 卡卡西的第四次圣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