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3/3)
了。
郭夫子显然早就知道这些事,并未说过,怕让大家不好受。
现在到了地方,有些事也可以慢慢讲,正荣县十二个学子面面相觑。
蔡丰岚道:“嫉妒之心实在可怕。
”
李锦也点头。
纪元同样这么想,可这会不是理这些事的时候:“既然是嫉妒咱们考中秀才的多,那我们索性再努努力。
”
“到时候他们就只能说酸话了。
”
对正荣县县学,纪元肯定有感情。
那么好的同窗,那么好的夫子博士,教谕对他们更是好。
单他自己,都受过不知多少次照拂。
之前跟钱飞李廷他们诈出县城张家三百两银子,这事都能给摆平。
还有他跟纪三叔一家打官司,县学众人出了不知多少力。
听到有人说他们学校,纪元不生气那真的是圣人了。
不对,圣人也要气的。
但纪元又多了分理智,继续道:“好好考试,才是最好的还击。
”
没错!
好好考试!
他们一定会考个好名堂的!
李勋身边的人忍不住道:“你说得还真没错,别看他年纪小,却是许多人的主心骨。
”
纪元一直都是这样。
他身边同窗年龄都比他大,却会本能地信赖他。
学问这事可以学。
但这种气质,却十分难得,似乎为天生的领导者一般。
十二个学子被鼓舞出气势。
考好!
他们一定会考好的!
一时间,对府城的繁华统统抛到脑后,先学吧,学好了再说。
众人休息到中午,下午便安心读书。
十二个学生,四个人一个房间,全都埋头苦读。
这酒楼别县考生路过,脚步都轻了些。
听说这是正荣县的考生,脸上露出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们了,都是一群读书不要命的人。
这样的对手有些过于可怕。
算了,他们也去读吧。
再不读,真的要考不过府试了。
还有八日,就到四月初八,就是府试的日子。
能不能当秀才,能不能有功名,就看八日后了。
除了学习之外,郭夫子跟李勋还把打听过来的消息告诉大家。
建孟府下共计十九个县,各县的考生不一,大多在四五十左右,多的有七八十。
所以此次府试的考生至少有一千两百人。
而此次能通过府试的人数早就确定,只有一百二十个名额。
这一百二十名额还会分为甲乙丙丁。
前三位甲。
第四到二十为乙。
二十一到五十是丙。
剩下的全都丁。
这个名次关乎举荐,关乎朝廷发的俸禄,还关乎是否可以入府学。
举荐是在很早之前的了。
那时候读书人少,秀才也能举荐做官。
如今这项基本废除,便是举人都要等着官做,谁还管秀才。
俸禄是实打实的。
府学更是好上加好。
正荣县县学有两位举人夫子,已经很厉害了。
府学却是有进士做博士,还不止一个。
便能看出其中区别。
当然,这些距离纪元他们还远。
他们现在只要能考进前一百二十名就可以了。
从至少一千二百人里考进去。
看似是十进一。
但李勋那边又打听来消息,今年许多地方过县试的人多,估计真正的要考府试的人数,在一千六左右。
一千六进一百二,实际是十三到十四个人,才能录取一人。
能过来考试的人,都是考过本县学生的。
考过他们之后,还要过五关斩六将。
听到这个数字之后,十二学子只能更加用功读书。
郭夫子跟李夫子也不出门,只在客房坐着,方便学生们来问问题。
李勋等几人也专门过来,特别是府试前几天,反□□学也因为考试的事放假了,他们过来给学弟们答疑。
正荣县这边的举动,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都说江浙学子爱抱团。
怎么他们正荣县也是如此。
学弟们爱学,学长们还愿意教。
这把不少县的学生羡慕得不行。
他们夫子们没能过来,现在只能靠自己学。
反观人家,夫子这个时候还在教。
真是同人不同命。
不过那又怎么样,他们正荣县出了个酸诗狎妓的秀才,真是笑死人了。
想到这,许多人都头又仰起来。
他们还是比正荣县好的!
至少他们名声很好啊!
不就是考秀才的比例高吗,那又怎么了!
如果这种话不是咬牙切齿讲的,正荣县的人还真信了。
一直到四月初四,府学附近还算平静,备考的学子们奋进向上,只想着抓紧时间读书。
临阵磨枪,不利也光啊。
但就在四月初四清晨,十几个面黄肌瘦的学生到了府学面前。
目的只有一个。
请求府学学政做主!
替他们讨回公道!
他们望同县县试舞弊!
请求学政做主!
舞弊?!
这件事牵动所有准备府试学子们的心。
这些考过府试的,自然都经历过县试。
所以,对方是怎么舞弊的?
他们这十九个人,到底有怎么样的苦楚?
郭夫子也关心这件事,此事闹得沸沸扬扬,还是在府试前闹出来,若没个合适的说法,怕是朝廷都不会答应。
虽说童试考秀才,不过是最低级的科举考试。
但事关朝廷养士,事关科举,不得不重视。
连知府都过问此事,让府学学政必须查明白,最好还在府试之前查清楚。
今日四月初四,四月初八上午就要考试。
满打满算,四天时间。
李勋他们都被喊过去帮忙,看来事情不小。
不过李勋过去处理,消息也灵通些。
正荣县的人也终于知道怎么回事。
那望同县的县试,未免太荒唐些了。
先拿正荣县的县试来说。
大家都知道,正荣县的县试比较严苛,直接仿照府试,所有学生进到考场里三日。
那三日有多严格,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其他县不像正荣县这般,比如爱赌的合远县。
他们县的县试也是二月初六开始。
初六考一天,阅卷官们从初六的考生中筛选出一批。
这一批知道自己通过,在初九考第二场,名为复试。
同样地,考官再筛选一批,二月十二考第三场。
期间考完试之后,学生们可以回家,可以休息,等着通着考试就行。
一直考完第五场,也就是二月十八,最终选出合适的人数。
考试的题目跟正荣县自然没什么区别。
考题也看当地官员的喜好。
这样看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从二月初六,一直考到二月十八。
一般的县试都是这样,虽然拉的时间线比较长,但还算有规矩。
虽然不如正荣县严格,好歹确实是取士的正常流程。
现在考生告状的望同县,也是如同合远县这样的考法。
这种方法考生们很清楚,而且过了就是过了,没过就是没过,大家心里有数即可。
但考着考着,大家发现不对劲了。
在童试报名的时候,望同县的学生们交了一笔钱。
这没问题,考试报名嘛,所有学生都要交。
然后到第一场开始,第一场考试名为正声,考试之前,官府竟然通知再交一次。
如果没交钱的考生,那就不能入内。
为了考试,自然还要交。
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谁知道第二场考试前,又有通知。
发到考生手中的,不仅是考过的消息,还有交钱的消息。
什么?不交钱?
三十文你都交不起,还考上县试。
如果不交这三十文,就别考了。
许多学生认为,自己都过了第二轮,下面还有三场考试,考完就好。
于是交了三十文,参加第三场考试。
到第四场考试之前,大家心里也有数了,早就准备好四十文。
等到第五场,不少考生面面相觑。
明明已经考了那么多次,怎么感觉考生没有少很多?
难道决定胜负的,就是在最后一场?
钱还交吗?
肯定交啊,前面都给那么多了。
本以为到第五轮考试了,也是最后一轮了,考完总要宣布谁过了县试吧?
给望同县考生当头棒喝的来了。
县学教谕说,不行!
因为我们望同县的学生们太过优秀,第五场考试,也决定不出谁才能过县试。
还要第六轮!
但要参加第六场考试,还要再交八十文!
这?
这不是在耍人吗?!
等于你参加了一个一百人的选秀节目,这个节目只有十人能获胜。
第一场比赛一共一百人,想比赛先交钱,第一场你给了一百块。
第一场比赛结束,对方说我们经过激烈的比赛!终于淘汰了,一个人!
好了,第二场比赛了,想比赛,先交钱!这次两百块!
第二场比赛,还是淘汰一个。
那么请问,决出胜负需要多少轮比赛,你又需要交多少报名费,节目组又能挣多少钱?
这是一个复杂的数学题。
望同县的考生们,却是真的给出了答案。
过来求府学做主的学生们,他们一共参加八场县试。
各种报名费每人交了四百九十文。
他们还算有钱的,那些在第五轮,第六轮实在交不起钱的学子,直接被淘汰。
这比的还是学问吗?
分明比的是钱财。
没有钱的话,你连报名都不成。
一轮轮的耗费学生银资,还能让县学大赚一笔。
望同县第一轮考试的人数共计三百五,听说只淘汰了五人。
三百四十五人进了第二轮,然后第二轮淘汰了十人。
只能说望同县县学为了赚钱,实在是穷尽毕生功力。
最后筛选出来的人,必然是家里有钱的。
这样既能讨好本地有钱的大户,又能收敛钱财。
那望同县县学教谕,还真是敛财小能手。
但这些真正寒窗苦读的学生们,直接败给同县的有钱人。
纪元感觉,他们县学所谓的铜臭社,才应该赐名给他们才对。
此事原本没有闹大,一轮轮筛下来,也确实没有作弊,只是把那些穷但有本事的学生自动退赛而已。
可这件事比作弊还要恶劣百倍,这不是巧取豪夺,又是什么?
建孟府知府震怒。
这个知府也是今年刚来的,气得大骂望同县县令,让他快点滚过来。
这些告状的学子们,则单独开一场考试。
至于望同县其他考生,要同这些告状的学生一起考。
谁能过,谁不能过,全看各自的本事。
要是早就过来的望同县考生,不如告状考生的文章好,那就有意思了。
此事虽然还未完全处理完,但总算在府试之前给大家一个交代,安抚了其他学子们的心。
纪元对府城的认知更上一层楼了。
这才来了多久。
一会是考生赌博诈骗,一会是县里徇私舞弊巧取豪夺。
说一句精彩,简直不为过。
在这种地方到底怎么好好读书啊。
算了,跟他也没关系,他考完试就要回去了。
还是他们正荣县的县学好。
就连聂县令都看顺眼了怎么办。
纪元摇摇头,不想了。
还是好好准备府试吧,这才是最关键的,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