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穿越考科举纪元全文免费> 第51章

第51章(3/3)

县令手中时,也是当天下午。

     聂县令看着保书,心里感慨得很,不由得想起学风极好的县学:“他们二月初是不是要祭文庙,到时候我也去。

    ” 知道保书办妥的教谕微微松口气,再知道祭文庙聂县令也要来,又深吸口气。

     算了,来就来吧。

     这个生瓜蛋子的好处就是不会指手画脚,来也没事。

     考试的文件全都办妥,纪元还写了封信告诉安纪村的赵夫子,让他也安心。

     写信的时候,纪元想到安纪村里赔偿给他的田地跟房屋。

     房屋好说,田地却是麻烦事。

     更别说马上春耕,田地肯定不能闲置,闲置一两年,这田地就变成荒地,再开耕就要耗费几倍精力。

     看着好好的六亩地变成荒地?这能忍? 有一个方法倒是可行,就是把地租出去。

     纪元又换了张纸,拜托大海帮他把地租出去,看看村里谁愿意种,价格就按市场价来。

     他暂时就不回去了,本就是临时参加县试,如果再不专心,只怕真的考不上。

     虽然身边人都觉得他县试肯定没问题,更有甚者觉得他府试说不定也能过。

     但纪元怎么敢这么想。

     虽然说外面的秀才多如牛毛,可能考上的,必然是有学问的。

     信件托人送走之后,纪元又拿起四书。

     初读四书,是在安纪村。

     那是他懵懵懂懂学了启蒙书籍,然后快速开始学四书。

     这四书名字大家都熟悉。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加起来一共五万四千多字,初读的时候没什么,背书,理解,按部就班。

     但再读完五经,似乎四书的世界就不同了。

     更不用说,大学,中庸,本就是从《礼记》里节选出来的两篇。

     孟子,论语,更是必读。

     而跟其他书籍相印证,理解上又不同了。

     从化远三十一年学四书。

     如今化远三十四年,每读一遍,感悟都不同。

     加上近两年读了许多四书注疏,四书题解等等,再读了最近几年的科举文章。

     心性,眼界,学问,都让着四本书变得愈发深奥。

     四本经典书籍,确实足以研究大半辈子。

     怪不得虽然童试的考核重点在四书,五经涉猎顶多一篇。

     但县学的课程里,是必须学完五经,才能准备童试,准备考秀才。

     投机取巧一点,只要狠学四书即可去考秀才,但县学的硬性规定,让本地学生的水平提升一大截。

     这么看起来,怪不得他们县教学水平高,考出来的秀才比例也高。

     教学出成绩,还是个薄积厚发的事。

     纪元有预感,这几年进来的学生水平,才是真正的高。

     正荣县估计很快就会出举人,甚至出进士。

     聂县令上次夸甲等堂廪生们,也是个侧面印证。

     纪元摇摇头,不想那么多,还是赶紧再背再读吧。

     时间越来越少,乙等堂的学生们废寝忘食,只怕哪个知识点没记住。

     特别是之前没考过的学生,现在奋力去考。

     纪元跟蔡丰岚,常庆,还有室友们没事就在互相考察,再看对方的文章找出疏漏。

     下午的五经课同样精练,不是罗博士就是殷博士,两位举人的教学都往深了讲。

     晚上文章的格式要求,郭夫子事无巨细。

     就连纪元都感觉到紧张的气氛。

     这跟他当年初升高,还有高考的时候有什么区别。

     只恨不得多一分钟学习,少睡一分钟的觉,势必争分夺秒学习。

     要不是严训导看得紧,有的乙等堂童生甚至想睡在教室算了。

     李廷钱飞他们听说之后,忍不住发出感慨:“怪不得严训导没时间管丙等堂,原来都在看着乙等堂考生,不要他们太拼命。

    ” 拼命是拼的,但要是过火,就会被拉回来。

     十年寒窗,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这个时候不努力,什么时候努力? 每个人脸上都写满考试的紧张,也写满对考试的忐忑。

     这样紧张的气氛,在二月初一早上稍稍松懈一下。

     每月初一祭文庙,所有人必须去。

     同样也像本年县试的誓师大会。

     去年,前年,纪元都是作为丙等堂学生过来,虽然也公布丙等堂的成绩排名。

     可在去年的时候,他就不担心这个了,毕竟每次都是第一。

     看的时候都觉得乙等堂所有人压力都很大,眼圈带着乌青。

     今年自己进了乙等堂,终于明白为什么。

     这会想想当年看乙等堂的自己,真是恍如隔世。

     作为乙等堂年纪最小的他,自然还是站在前列。

     后面同窗依次站好,同样的精神萎靡,同样的打着哈欠。

     蒋克等今年不用科考的乙等堂五人,表情竟然差不多。

     整个班里都在卷,你说你卷不卷,不自觉就被带动了啊。

     跟原来丙等堂的同窗们对视一眼,双方眼里都写着震惊。

     你们怎么回事! 怎么这样疲惫! 你们怎么回事! 还真的继续在放羊啊! 不合理! 双方眼睛同时流露出这个意思。

     真的不合理! 跟去年前年不同,甲等堂不像之前的懒散,同样紧张起来。

     是啊,乡试要来了。

     如果说童试是大考。

     那乡试便要超级加倍,而且三年一考,一次不中再等三年。

     压力可想而知。

     但如今还是二月,大部分的重点,还是在乙等堂备考学生身上。

     令学生们意外的是,今日聂县令也来了,他还穿着正式的官服,扫视他们的时候,眼里竟然带着一种欣慰感。

     聂县令看着下面的学生,心里涌上莫名的熟悉。

     前几年他还是这样的学生,同样在族学等着祭祀,所以看着下面学生,特别是即将考试的学生们,忍不住有些亲切。

     他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啊! 县令早早准备好了发言,教谕有眼力地让出位置,今年的誓师大会,就由县令主持。

     这点事教谕还是不担心的,能考上进士的人,这点水平还是有的。

     “士,自童蒙初学,再到读书入仕。

    ” “入学,称童生,初考为秀才,再考为举人,最后为进士。

    ” “初考,便是科举的起点,入仕的根本。

    ” “入仕两字,看似简单,放在史书上,千难万难。

    ” “自古以来,入仕从上古的察举制,征辟制,再到后来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如今的科举制。

    ” “历经千年,方有如今的士农工商皆可入仕,方有士大夫与天子共治,方能不限资荫,惟在得人。

    ” 聂县令继续道:“当朝先祖曾言,贡举重任,当务选擢寒俊,精求艺实。

    可见本朝先祖对科举的重视,更是对寒俊的重视。

    ” “也有大家吕坤所言,国家恩典,如今惟养士为最隆,一入生员,便自清高;乡邻敬重,不敢欺凌;官府优崇,不肯辱贱;差徭概州县包当,词讼各衙门存体;岁考搭棚、饼果、花红、纸笔,何者非民脂民膏;科年酒席、彩乐、夫马、盘缠,一切皆荣名荣利。

    ”① 意思就是,国家对你们很重视,一旦有了功名,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邻居不敢欺凌,乡人会敬重,官府还会优待。

     什么吃的喝的用的学习用品,官府都会给。

     你们考试的时候,更是敲锣打鼓,这都是给你们的。

     只要考上功名。

     全都是你的。

     乙等堂不少人已经被聂县令这番话吸引住了。

     乡邻敬重,不敢欺凌。

     这让一些家里人丁单薄的童生侧目。

     家中只有母亲姊妹,平时受过不知多少冷眼,若自己考上了,就能让家人不再被欺负,他就能真正庇护母亲姊妹。

     也让李廷这种家中有继母的,他要是考上了,他爹就会多看他,他不用像寄人篱下一般生活。

     官府优崇,不肯辱贱。

     钱飞等人暗暗下了决心。

     他要是考上了,他爹就不会被欺负了。

     穷苦的读书人更是觉得后面的花红,纸笔,彩乐,很吸引人。

     他们想要这些,很想要。

     读书这样久,这样苦。

     他们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在场大部分学生欢呼起来。

     县令大人说得对! 众人激动之时,纪元微微皱眉,还跟教谕对视一眼。

     教谕明显也不高兴。

     后面罗博士更是直接冷脸,殷博士劝了大家几句,众人脸色才缓和。

     算了,这个时候确实需要鼓励。

     殷博士上前两步,笑着道:“君子学以致道,国家以文章取士,非求之外也,谓其根于心,文章即德行也。

    ”② 品德好的人,学了知识就要用,就要实践。

     国家是以文章选人,但还是要看士人的心,你的文章代表了你的德行,所以德行才是第一位。

     “王守仁讲,举业,德业,合一论。

    ” “我想用在初考的童试上也是如此。

    ” “学以致用,学而有用,从而表率乡里,令乡野振奋,令乡邻敬重。

    ” “圣贤所至,既在科举,亦在圣学。

    ” 学了就用,学了便有用。

     可以当乡里的表率,可以当大家的榜样,可以让周围人振奋,可以让人敬重。

     一切的一切,是因为你读了圣贤书。

     读了圣贤书,既能考上科举,也能践行你的学问。

     殷博士说话不急不缓,让原本狂热的学生们冷静下来。

     是啊。

     他们学习的东西,一直都是圣贤道理。

     不是因为科举他们才读圣贤书。

     是因为他们读了圣贤书,自然而然就会被录取。

     没录取是因为读得不够好,读得不够精。

     反之那些外物,才是附带的。

     特别是乙等堂的学生们,顿时羞愧难当。

     他们方才想到什么地方了。

     聂县令下意识后退半步。

     这是他一直以来学的东西。

     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认知。

     如今在他之前从未听过的县城县学里,听了让他发自内心羞愧的话。

     聂县令嘴唇微动,竟不知说些什么。

     他或许是个进士,或许他科举成绩很好。

     却远不如此地的教谕,夫子,博士。

     他同殷举人殷博士相比,才是无知的那个。

     他们两个同样在鼓励学生好好考试。

     一个用功名利禄。

     一个用圣贤表率。

     老吏看着自家少爷,这次没有说话。

     突然知道,为什么少爷的叔叔要把他放到这了,明明在翰林院做得还不错。

     却一定要让调任地方。

     或许,这才是他少爷正学习的地方。

     一所好学校,能教育的不止学生,甚至还有地方官员。

     纪元抬起头,同教谕,同窗一起祭拜先圣先师。

     纪元看着燃起的烟火,在先圣们的眼前飘过,似乎穿越千年,看到先圣先师们的神采。

     举业,德业。

     合二为一。

     四书里的修齐治平,到五经里的言事相兼。

     这些圣贤道理或许会被曲解,但最终也要回归根本。

     所以像聂县令说的功利科举也好,像殷博士说的德业也好。

     从来都是不冲突的。

     当然,要守好本心。

     很难,非常难。

     因为要守住本心,就要一辈子守,稍有疏漏,便会功亏一篑。

     纪元忽然想到他来县学之前,赵夫子问他的话。

     汲汲于斯道,汲汲于天下。

     选哪一条。

     前者,可以理解为圣贤道理,也可以理解为功利科举。

     后者,可以理解为天下人考虑,也可以理解为以天下人利益为私利。

     无论是哪个,似乎都有很多弯路。

     他又想到小纪元他爹的死,小纪元她娘的死。

     他想选哪一条,好像有结果了。

     重来一世。

     若不做点什么,怎么对得起自己读的书。

     难道真的要同聂县令一般,只会读书,只会科举。

     读了这么久的书,背了那么久的文章,最后成为读书机器。

     这不太行,他不是很能接受。

     他想完成一件事。

     让小纪元吃饱饭。

     认真说,是让天下如同小纪元这般的人,吃饱饭。

     这个目标很大,大到不是他这个童生可以实现的。

     但或许将来有一天,他能做到。

     纪元朝圣贤先师最后一拜,心里这个目标,已经彻底确定。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瞎子背剑,举世无双 一剑绝尘 混沌圣典 这药我不吃! 禁止歧视幼崽! [综英美]系统是黑化超英 与龙傲天成婚百年后 通天主宰 笨蛋萌物的觅食计划 她的丛林法则 拥有富江体质后选秀出道了 我太想重生了 女装被死对头发现后 成为酷娇顶流生活助理后 蓝色风车 玄幻:被女帝羞辱后,我无敌了 藏匿你 魅魔生存日记 神级系统:我,制霸诸天 蝴蝶诱捕器 刚成反派,功德成圣系统来了 水语迷尘 人屠女帝狠人?暴击返还秒变温顺 我那柔弱不能自理的龙族夫君 穿成狗血文男主他爸[女穿男] 造化鼎:开局女帝助我修行! 重生九界,不修炼却无敌了 洪荒:我,通天教主,绝不封神! 修仙:从杂役开始模拟长生路 虚渊神话 反派不洗白[快穿] 模范家庭 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夫郎不语 雪落之前就分手 葬神树 大宋将门 九霄魅影 聚灵仙瓶:从杂役到仙帝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总攻】邪神总被性骚扰 玄幻:被女帝羞辱后,我无敌了 笨蛋萌物的觅食计划 修罗传说 第一禁术师 剑出洪荒 超级升级系统瞬间百倍暴击 藏匿你 十九世纪女作家 天命中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