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2/3)
气味。
按理说如今正是春牛好卖好租的时候,家里客人应该络绎不绝才是,可现在门可罗雀,显然不对劲。
李家的牛也病了。
不过他家牛生病,却并未去找青储料的麻烦。
看来他们大概知道牛病的缘故。
进了李家,李家果然乱成一片,但看到纪元跟安家人也没说什么。
这让纪元,安老大,安大海瞬间松口气,没有怪他们,看来确实不是青储料的缘故。
纪元他们被门房的人领到牛棚,只见李老爷和李夫人都在这里照顾病牛,脸色难看得很。
纪元开门见山,直接说出心中猜测:“李老爷,李夫人,今年咱们几个村,还有县城的牛羊都生病,是否因为春来得太早。
”
春来得太早?
这话让跟着过来的安叔公,安大海惊愕。
跟春天来太早有什么关系。
没想到做活的李夫人抬头,开口道:“没错。
”
安大海立刻问道:“春来的早,跟牛都病了,有什么关系?”
纪元解释:“你不是说,今年草长得好,长得也早?这就是春来早。
”
“往年春天来的适宜,咱们都是一边喂干饲料,一边喂青草,慢慢过渡。
”
“但今年草长得飞快,很多人户觉得青草好,猛然将干饲料直接全都换成青草,就会让牛羊胀气。
”
意思就是,突然给牛羊换粮了,肯定会不适应。
症状轻的发汗惊恐,症状重的直接倒地死亡。
就是因为青草在胃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从而让牛腹部胀气,再也不进食。
现代养宠物换粮的时候,都要循序渐进,何况养牲口。
“啊?竟然是这样。
”安大海下意识。
怪不得好几个村子都是这样。
李夫人点头赞扬:“你这小童知道得倒是不少。
”
说罢叹气:“可惜我发现下面人换青草的时候,已经晚了。
”
说完狠狠瞪着李老爷:“还去什么府城,我们去一趟府城,有了这么多病牛,就惦记给你儿子买书。
”
李老爷不吭声只挨骂,谁会想到这样。
他们两口子去府城送春牛,又采买今年的用具,谁知道下面的人瞎勤快,看到草长出来立刻去割,还立刻给牛羊喂食。
等他们两个回来,一时还没发现。
若不是他媳妇检查牲口,估计还要继续再喂青草。
青草是好,可吃了一冬天干草的牛羊突然换饲料,不出问题才怪!
这还是有青储料帮忙过渡,否则问题更严重。
春天来的太早,草突然长得太好,也并非什么好事。
不了解时令胡乱喂食,牛不生病才怪。
平日不多言的安老大赶紧问道:“既然知道病因,可有解决的方法?”
李夫人有些不愿意说,但想了想还是道:“现在只能抚摸牛的胃部,让气体尽量排出,能不排干净,就看命了。
”
这算是土方法,但在他们这来说,已经是先进的养牛方法了。
天齐国太平盛世没多久,很多人户也是头一次开始养牛。
对牲畜的饲养也形不成规律。
李夫人愿意说,已经是给了合作伙伴面子。
安老大父子俩大喜,想赶紧回去救救自家的牛。
说起来,这件事里越勤快的人户,牛病得越快,谁让他们看到青草就割,割了就给牛羊喂。
反而是懒得割草的人,家里牛羊好好的。
至于小黄?
那是安大海太勤快了,知道纪元三叔三婶懒,故而割草的时候帮了忙。
纪元扶额,谁能想到会是这样了。
李夫人还道:“这法子你们回去试试吧,其实也多亏你们卖的青储料,若非一直吃这青储料,这些牛早就病得更厉害。
”
怪不得李夫人愿意告诉他们解决方法。
纪元想了想道:“我知道一个法子,或许能去臌气。
”
他也不卖关子,直接道:“大蒜捣碎,添入油,醋混合,给牛吃下去。
”
“然后找一根湿木棍,放在牛前面让它舔。
”
“舔舐的时候两个人拿一根木棍在牛肚子下伸过,用木棍来滚牛肚子,帮忙排气。
”
先不说大蒜那些玩意,只说用竹棍木棍之类的滚动牛肚帮忙排气,这方法确实比人手力气大,李夫人当下就觉得好。
让牛舔木棍也好理解,就是让牛的嘴长着,好排气。
左右都这样了,那就试试呗。
纪元见他爷爷奶奶用过这个方法,但自己去做还是头一次。
在场的都是利落人,说做就做,李家还从厨房拿来纪元说的东西,涂在木棍上让牛舔。
李夫人跟李老爷一人拿着竹棍一头,两人站在牛的两侧滚动牛肚,两炷香后,听到牛似乎打个嗝一样,好像从口中排出气体。
众人瞬间欣喜,那牛的表情也变得舒爽。
牛肚子不胀了,牛精神肉眼可见好起来,没过一会,竟然主动吃起旁边的草料。
好了!
真的好了!
困扰他们多日的难题,竟然就这么解决了!
纪元长舒口气。
有用就好,有用就好。
各家养牛都不容易,赶在春耕时出差错,那会耽误一年的收成。
农家人种田艰难,能挽回一点是一点。
李家众人同样大喜,他们家那么多牛羊,这下终于有救,可以减少很多损失!
李夫人越看纪元越高兴,直接道:“今年我家的青储料,全由你们提供了。
”
说完,似乎还觉得不够:“县城有个牛姓人家,也是养牛羊的,他家估计也有这个情况,你没事可以去走走,应该能赚点诊费。
就说是我介绍的,他家肯定让你进门。
”
卖青储料的事还好,青储料是好东西,李家肯定会再买。
但介绍客户这种事,却好的很啊。
纪元不仅可以赚这次的诊费,还能预定一个青储料的客户!
眼看李家的牛羊情况好转,纪元跟安大海父子不再停留,赶紧回安纪村吧。
小黄还等着他救命呢。
一路从县城看了沿途许多养牛户,又到了堡李村治牛病。
等他们一行回到安纪村时,已经是下午。
安纪村的养牛户都在安叔公家里蹲着,没个结果,他们是不会走的。
倒也不是他们一定要讹人,而是牛病了,大家都着急没办法。
其实安村长家的牛同样病了,只是不好过来,心里也着急得很。
一听说纪元回来了,安村长也找了过来。
不等村长他们说,纪元就牛生病的原因,治疗的方案讲出来。
纪元最后道:“今年的春天来得早,时节就变了。
”
“跟大家种田地一样,不仅要按照往年的习惯耕种,也要看实际的天气情况,今年的牛大面积生病,跟青储料没有关系,是大家太勤快,喂青草过早。
”
纪元说这一番话,条理清晰,一方面告诉大家不是青储料的缘故,二是结合实际情况,用村民们最熟悉的耕田来比较。
最后才是暗暗夸赞,大家太勤快了!
看村里的安老八,他家牛没事,就是因为懒。
这个理由,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纪元看了一圈道:“刚刚虽然说了医治的方法,但还有不懂的,可以看我们医治。
”
安大海把纪元需要的醋,蒜,油都准备好了,合适的木棍,竹子也都准备好。
还是按照在李家的方法,先让牛吃了那些东西,不愿意吃的直接硬灌。
湿木棍放在前面,然后用竹竿给牛排气。
安叔公亲自上手,跟安老大一起滚牛肚子。
不多时,那牛前后排气,肉眼可见得好了。
“这方法可行!”
“天啊,真的可以了!”
“牛开始吃东西了,太好了!”
“走走走,快回家试试!”
“纪元去县里上学,越来越有出息了。
”
“真厉害啊,咱们都没办法的事,他给做到了。
”
“谢谢了啊纪元,你以后肯定能考上秀才。
”
纪元被围着夸赞,不过大家急着回家给牛治病,很快离开。
纪元犹豫片刻,小黄也病了,他想去看看。
正想着,只见他家三叔三婶竟然过来,看着他的表情很是难堪。
纪元走过去道:“你们怎么没给小黄治病。
”
纪三婶张口要骂,但还是忍不住了。
三叔冷哼:“还不是因为你,不知道你给牛灌了什么迷魂汤。
它不让我们碰!”
平时还好,纪元临走之前劝说小黄,让它乖乖吃东西,小黄也照做了。
可现在身体不舒服,牛劲上来,不让纪三叔三婶他们喂东西。
牛要是不想吃什么,肯定拿它没办法。
纪元听着,直接往三叔家里走。
他跟三叔三婶确实关系不好,但小黄是无辜的,自己肯定要救。
小黄看到纪元,惊喜地摇头摆尾,精神却大不如前。
安大海也跟过来,同纪元一起给小黄喂药,随后再帮小黄排气。
纪元跟安大海做这些,小黄一点也不排斥,纪元道:“稍微忍一忍,马上就好了。
”
说着,气体果然被排出来,小黄看起来也舒服很多。
一个下午时间,安纪村的牛全都好了。
稍微有些严重的,这会也能喝水吃东西,这就可以了。
纪元擦擦头上的汗,不少村人都过来感谢,他们现在对纪元可是信服无比。
眼看到了傍晚,安大海道:“要不然在我家住一晚,明天清晨再回县学。
”
“我跟我爹赶驴车送你,肯定不会迟到。
”
纪元也很久没回来,从正月十六离开,到如今三月初十,也快两个月了。
而且他还想去看看赵夫子,可惜这次回来得匆忙,没带什么东西。
赵夫子自然不会在意这些,若纪元真的带了礼物,他才要生气。
晚饭就在赵夫子家中吃,跟赵夫子聊了许久,才知道大海已经不准备再读了。
他已经识字,也会算数,在农家人里已经是有学问的。
没了纪元在这之后,大海的成绩又恢复到从前,他对养牛明显更感兴趣。
赵夫子叹口气,倒是没再说什么。
安小河如今又成了私塾的第一名,读书也比之前更认真。
至于纪三婶三叔他们,还是老样子,也不愿意多提纪元,只当没这个侄儿。
听着安纪村的一切,纪元倒是觉得好像过了很久。
晚上在安大海家睡觉,也同大海讲了读书的事,大海道:“我读书实在不成,其实上次去考县学,我就胆怯了。
”
“之后又看到他们考县试,更是可怕,那些考过县试的人,是不是还要去府城考?肯定更难吧。
”
这个确实。
不说旁的,县学内部的竞争就很激烈。
大海知难而退,笑着道:“我也十二了,可以帮家里干活,如今也会看账本,可以了。
”
“等我多养几头牛,说不定也能跟堡李村李家那般。
”
见好友大海已经有了想法,纪元也不再多说,想了想道:“最近看来,这些年养牛的人户多了,但兽医却不多,若能学个兽医的手艺,似乎也不错。
”
听此,安大海陷入沉思,这倒是个好主意。
隔壁村唯一的兽医,多少人都去找他,这次安叔公都没寻到,好像早就被人喊走,想来如此抢手,是个好行当。
一夜无话,第二日天未亮,纪元便坐上驴车回县学。
安老大早早起来,就连安家大娘子也过来送,在公公的允许下,装了不少酱菜,又烙了软乎乎的饼子全都给纪元带上。
这些病牛的危机,全靠纪元。
否则事情跟青储料无关,也会惹上麻烦。
纪元谢过,坐上牛车回县学。
到县学的时候,距离辰时上课还有段时间,估计有些舍友还没起床。
他干脆在竹林里写字,等大家起床了再回去,免得耽误舍友休息。
不过他写的字,却是一副药方。
治疗病牛的方子。
昨日听李夫人说,县上有户姓牛的人家,那才是真的养牛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