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3/3)
多,看得一知半解。
眼下这个少年竟然认字,那再好不过了。
张兽医又问了问:“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安大海。
”
安大海爹娘都紧张得很。
学门手艺并不简单,想学徒更是难上加难。
同村纪元他叔婶家,为了让纪利当个账房学徒,送出去多少礼物,每年节礼还要记得。
就这样,账房学徒也没当成,还要先当杂役。
想着当学徒那么难,安大海爹娘也做多跑几次的准备。
只要能收下大海当徒弟就行。
可听说张兽医准备只收四个徒弟,其中一个还内定了。
总的来说也就三个位置。
张兽医皱眉,安大海爹娘以为这事不成,就听张兽医道:“你认识纪元吗?”
纪元?
肯定认识啊!
安大海点头。
“原来是你啊!”张兽医笑,“你怎么不早说。
”
“我留的一个徒弟位置,就是给你的啊。
”
张兽医把事情来龙去脉讲了。
安大海一家才知道纪元在牛家给牛看病的时候,就跟张兽医打过招呼。
也算给了方子的公开使用权,用这个来换当学徒的机会。
纪元事多,一时忘记传消息给大海,不过张兽医一直记着这事,把徒弟位置一直给纪元好友留着。
安大海一家惊喜万分。
本以为十分艰难的事,这就成了?
安大海本就识字,机会也大,现在加上纪元说项,张兽医当场收了他当徒弟。
这看的一圈人羡慕不已。
“大海,你也帮我挑挑,看看谁适合当你师弟。
”
安大海一转身,从被挑的,变成挑人的。
让他一家都笑的合不拢嘴。
虽然安大海留在张兽医家中,安大娘子很是不舍,可大海也十二三了,既然读书不成,肯定要学点东西。
更别说两个村离得也近。
安大海还道:“爹娘,你们回去之后跟纪元讲一下,就说我已经在学了,让他放心。
”
“还有,我打的青枣给他送去一些。
”
“这还用你说,回头你爹把打柴火卖了,咱们送点鸡蛋给他,再买点笔墨纸张。
”安大娘子是个直爽性子,利落安排给纪元的酬谢。
回到安纪村,村里其他人也想送孩子去学兽医的看到安大海爹娘,自然去问情况。
等他们得知安大海已经是张兽医徒弟了,羡慕的不行。
他们怎么就没送孩子去读书。
不对,他们怎么就没让自己孩子跟纪元交好。
算了,后者可能晚了,但先学学字,肯定没错处。
赵夫子人在家中坐,学生天上来。
赵夫子另一个学生收到青枣跟鸡蛋后,在琢磨做什么吃食。
新鲜的青枣直接吃就行,吃食物原本的味道就极好。
这些鸡蛋,还有安大娘子送来的一些水牛奶,倒是让纪元有了别的想法。
老夫子爱吃甜品,他肯定在这方面下功夫。
而且有个东西,是他也很想的。
那就是蛋挞!
但凡爱甜品的,基本都绕不开蛋挞。
现在老夫子不让他花钱买原料,只能在做法上更加用心。
不过蛋挞要烤,纪元就借了食堂的厨房来用。
李廷自然跟着,钱飞听说后,放学也不回家,一定要看看什么是蛋挞。
他们两个知道纪元没事会给尊经阁的老夫子做吃食,这次也想看看是什么东西。
纪元道:“等着吃吧,你们绝对会喜欢。
”
蛋挞的做法并不算复杂。
外面的酥皮,里面的蛋挞心搭配起来,味道却极佳。
幸好他上辈子有下厨房的爱好,否则现在想报恩都不知道怎么报。
香喷喷的蛋挞还未烤好,钱飞跟李廷便流了口水。
“真香啊。
”
“奶香味,还有鸡蛋味。
”
金黄酥脆的蛋挞,流心香软的蛋挞芯,全都刺激着在场人的味蕾。
甚至飘到食堂外面。
纪元拿了四个出来,让钱飞,李廷吃,剩下的趁热送到尊经阁。
李廷跟钱飞吃得不抬头,只能伸出手跟纪元再见。
纪元怎么什么都会啊!
纪元一路拿着蛋挞去尊经阁,一路都是香味。
来县学送县城书信的捕快闻了又闻,县学吃得也太好了,如此香甜的点心,从未见过。
两个捕快脚步停顿片刻,又去研学处送信。
这是写给纪元的表扬信,手里还提着笔墨纸砚等物,全都是这次献策有功的奖励。
说来也巧,上次去安纪村给纪元送物件,也是他们两个。
把信交给教谕时,捕快还忍不住道:“你们县学做了什么点心,怎么那样香甜。
”
教谕:?
什么点心。
他怎么没吃到。
好在只是个插曲,捕快事情也多,没多停留便离开了。
尊经阁里,纪元再三解释:“夫子,我真的有银钱,而且这些材料是村里好友家送的,也不用钱。
”
“真的,真的。
”
老夫子这才点头,不过已经打算自己买纸张的时候,把纪元的份也给带上。
这些事说完,老夫子才咬了口被称作蛋挞的东西。
一口下去,软糯香甜,满口都是清甜的奶油鸡蛋香味,外面的酥皮又是不同的口感。
老夫子看了又看,忍不住赞叹:“你这手艺,绝对登得上殿堂了。
”
纪元在石桌上练字,老夫子边吃边看,纪元还道:“夫子不要多吃了,回头积食。
”
“知道知道。
”老夫子随口应付,又说起练字的关键,“一般人都喜把临摹放在一起讲。
”
“实际应该多摹少临。
”
临,便是照着原帖写。
摹。
则是用薄纸覆在上面再写。
但需要的薄纸既要不透墨,又要能看清原帖的字,不伤原帖,那纸张必然不便宜。
故而一般人多是临。
“既然只能临帖,那就要在临帖的时候学清楚点画的结构。
”
“不能贪多,也不能贪快。
浮光掠影般练习,根本练不好字。
”
“都说雅乐的韵律十足,但练字的时候,也有节奏,一笔一画,先生后熟,先慢后快,落笔无声,字里行间却自有韵律。
”
老夫子说着,手指轻点:“恒心,耐心,毅力。
”
“缺一不可。
”
老夫子随手用茶水在石桌上写了个字,虽无笔,却端正漂亮得让纪元心叹。
他什么时候能有这手字,就算以后卖对联都能发财!
“没出息。
”老夫子瞪他,“只想着卖对联,还能卖书画呢!”
纪元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气的老夫子瞪他。
“卖书画?”
老夫子自然不会纠结那些,答道:“书画同源,故工画者多善书。
”
“等你练好字,老夫教你画画。
”
“到时候事半功倍,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
还别说,纪元练字的动力更足了。
梦想卖书画发财的纪元,第二天一早,看着自己座位上的上好纸张,惊愕得合不拢嘴。
他没看错吧?
昨天老夫子还同他说,摹比临要好,但没有合适的纸张。
现在轻薄不透墨的纸就送过来了?!
他不是在做梦吧。
不止如此,还有两块好墨,更有几本必读的经注。
这不是哪家公子的东西,放错位置了?
不等纪元问,就见严训导,助教郭夫子走了过来。
今日早上,不是郭夫子的课啊。
“纪元,这是县丞大人写给教谕的信件。
”郭夫子笑眯眯道,“你来读一读。
”
县丞的官职,只在县令大人之下,算是整个正荣县的二把手。
教谕不止是他们的校长,更负责正荣县所有学生。
副县长写给教育局局长兼他们校长的信,让他读干什么啊。
见纪元一头雾水,郭夫子也不逗他了,自己打开信件,开口道:“那我来读吧。
”
“程教谕台览:
县学子弟纪元,年九岁,资质上佳,机敏过人。
”
剩下的纪元感觉自己听了跟没听一样。
反正大概意思是,你们学校有个学生叫纪元,聪明得很,机灵的很。
为什么呢?
因为他在休息的时候,找到了可以医治病牛的方法。
而且他还大公无私,把方法传授给身边的人,丝毫不谋取私利。
这就是白居易说的“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大丈夫贵在让天下民众都得到惠益,并不是只关心自己一个人的利益。
又说,“君子之德风”,一定会影响整个县学的同窗。
意思就是君子的道德品质就像风一样,会让身边的人都感受到。
最后再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
纪元德才兼备,堪称县学表率。
才是德行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有才的人没有德行,就会危害社会,有德但无才的,也不能实行其德。
但像纪元这样德才都有的学生,真是县学学生的楷模啊!
普通人夸一句德才兼备,或许是随便说说。
现在把圣人说的话都拿出来了。
又用现实来印证这句话。
会治疗病牛,这是有才。
愿意分享方法,这是有德。
这还不是德才兼备,那什么是?
这样的人,不是表率又是什么?
纪元满脸通红,捂着脸不敢看众人。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啊。
县丞大人的信,夸的是不是他厉害了。
这还当众读出来?!
他尴尬的都要抠出大别墅了啊。
再结合上面什么君子之德风,还说周围人都会被这样德才兼备的人影响。
文化人夸起人来,能夸到对方起飞。
纪元感觉他脸上的红意,可能很久都散不掉了。
等他晕晕乎乎回到位置上,拿到轻薄的纸张。
算了!
看在这些东西的份上,夸就夸吧!
他练字的专用纸张都有了,被夸几句怎么了!
他可以忍!
他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