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3/3)
人都会被连累,这种风险,可承担不起。
但五人连保,他们这有六个。
众人下意识看向纪元,他们都想跟纪元互相作保!
纪元的人品,大家绝对可以相信!
蒋克主动道:“我同族亲作保便可,家里也安排了。
”
那五人连保的事算办妥了。
教谕现在就能出具文书。
虽说一般是要去衙门填写,但教谕明显早有准备。
“第一项成了,第二项便是让村里长辈出具文书,你们写好,让长辈们签字或者按手印即可。
”
“这份文书,须在正月初六前交过来,听到了吗。
”
两个文件都做好,才能正式报名考试。
但蔡丰岚那种准备充分的,都是提前半年才办。
他们这刚升入乙等堂,明年又不考秀才,为何这样早?
教谕并未过多解释,只让他们先回去,又让他们一定在正月初六之前交上来。
考秀才的两份证明文件,五人连保的其实比较难,长辈的文书反而简单。
但在纪元这,完全反过来了。
他的长辈,是纪三叔。
这就是他一直不跟他们闹翻的原因之一。
这是一个讲究亲亲相隐的古代社会。
亲人犯罪,你帮他隐瞒不报,你是无罪的。
若你直接报官,反而你也会被牵连。
纪元踌躇片刻,又回头询问教谕:“大人,一定要长辈吗,村里的贤达耆老可以吗。
”
教谕没想到纪元返回来,想到他家的情况道:“也可以,但最好是亲人来签,更有效力。
”
想到纪元的家境,教谕道:“你不是还有个叔叔,他签最合适。
当然让你蒙师赵夫子签字,也是可行的,只要能证明家世清白即可。
”
教谕没提后面的未服丧。
他知道,纪元的爹娘去世已经有五年之久了。
纪元点头,再次谢过。
等纪元离开,教谕才半躺在椅子上。
最近快把他累死了。
新县令屁事不会,麻烦挺多。
不是说他坏,而是有些蠢。
怪不得他家派个油滑的老吏过来,两人要是能中和一下就好了。
总之,一定要在林县令走之前,把县学明年该安排的事情安排了,省得新县令拖拖拉拉。
他最近忙的,就是这些事。
提前批好县学一年的银钱,还有四季衣料,厨房的补贴,修缮宿舍的补贴。
甚至把乙等堂所有学生的保书都提前安排好。
新县令不是个坏人,只是办事效率太慢啊。
一个新瓜蛋子,真是让人头疼。
他都快跟哄学生一样了。
纪元出了教谕那,并未直接回去,而是去找了房老夫子。
谁料房老夫子被旧友邀去听戏,给他留了张字条。
“好好练习。
”
“不可松懈。
”
这就是老夫子给他的叮嘱了。
纪元回到宿舍,把早就准备好的年礼取出来,放到尊经阁的茶室里。
另外三份节礼,一份送给郭夫子家中,一份给到罗博士。
罗博士又给他塞了些书:“冬假好好读。
”
虽说过了今年,罗博士不再私下教纪元,但他这的书,完全对纪元开放。
纪元点头:“还有感悟,不会忘的。
”
罗博士笑,看着纪元送来的茶叶,皱眉道:“老夫不用你来送。
”
说到底,大家都念着纪元家里的情况,不愿让他多破费。
纪元却道:“这是学生的心意,还请您收下。
”
罗博士只要点头,指了指最后一份:“这是?”
“夫子,殷博士是不是也在这附近住。
”纪元可听到一些传言,殷博士说自己岁考的文章要是能过关,自己要被他收了当学生的。
这种好事,他怎么能错过。
罗博士好笑道:“是在这附近,我让我家仆从带你过去。
”
不过罗博士站起来,从他书架里挑挑选选:“这本《泰泉乡礼》你拿去给殷博士。
”
“让他读完记得还回来。
”
《泰泉乡礼》乃是当代官至少詹事的黄佐所著,当年他辞官归家,潜心研究孔孟之道,写出这本《周礼》的注疏。
说来这人科举坎坷,主考又有偏见,将他从会试第一改为二甲十一。
仕途也不佳,晚年归乡后,讲所著书编著,但甚少流传。
罗博士也是几经辗转,才得到这本《周礼》的注疏。
就是对周礼进行的诠释。
像是一个电视剧不同版本的理解,这《泰泉乡礼》就是其中一本对于周礼的理解。
殷博士研究礼类,必然会喜爱此书。
虽然不用这书,殷博士多半也会收下纪元,可自己的学生,肯定要多照顾。
纪元拿着礼物跟罗博士的赠书,跟着他家仆人去殷博士家里。
没想到殷博士家里十分热闹,他虽然一个人住,仆从却比罗博士家中还多。
不仅如此,今日好像还有客人。
纪元扭头一看,竟然是县丞?!
纪元忽然想到,殷博士好像就是林县令请来当夫子的,那县丞作为林县令副职,他们认识确实不奇怪。
“我当是谁,进来吧。
”县丞虽穿着官服,却未戴官帽,刚刚明显在发牢骚。
县丞在殷博士这听过许多次纪元的名字,故而也没当外人:“你这书给去瞧瞧。
”
说着,接了纪元手里的《泰泉乡礼》。
县丞略略翻看:“凡乡里纲领,其本原有三:一曰立教,二曰明伦,三曰敬身。
”
就是一要教书育人,二要跟团结亲朋,三要修身节俭。
殷博士果然感兴趣,他读书极快,随口道:“也算简明切要,可以施行。
”
可以施行这四字,似乎让县丞笑了下,无奈道:“我先去忙了,回头再聊。
”
“过年就在你家,记得备好宴席。
”
等县丞走了,殷博士的目光还在书上,等他看完,这才道:“今晚再考一次试,明日算你放冬假。
”
还考?
白日可是考过升堂的了。
殷博士却不问他考没考过,因为监考是他,改卷子也是他,自然明白纪元过了的。
但此刻,却要纪元单独考一次。
如果让纪元来说,这像是摸底考试。
因为写完答案之后,殷博士没有评对错,只是让他跟着吃晚饭,明日再回县学收拾东西。
按殷博士的话说:“县学又没什么人,我这反而暖和。
”
纪元谢过殷博士,博士家确实暖和,只是后半夜传来些响动。
纪元起身听了听,是县丞跟县令他们在说话,应当是这吃了宵夜,又回家去了。
怪不得殷博士这仆从许多,像是林县令他们的食堂?
纪元又睡了会,早早起身了。
想到昨晚听到县丞的唉声叹气,难免联系到最近衙门的事。
还是那句话,两个团队,在同一个系统,办同一件事差事,没有摩擦才怪。
从九月底到如今十一月底,两个月了,再小的矛盾,也会越积越深。
听林县令的意思是,反正他们正月初六就离开了,不在乎这些,回头大家上任吧。
等他们走了,新县令手底下的人就能消停。
他们自持办过许多差事,以前又跟着高官贵族,不太把这些底层官吏出身的人放在眼里。
正月初六。
纪元从身上摸出教谕给的文书,上面有一条,就是让他们在正月初六之前,写好证明材料。
看来新县令不太靠谱,教谕让他们提前办手续。
还赶在林县令走之前办。
头疼。
纪元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更没想到新县令身边的老吏们妄自尊大。
纪元虽猜得七七八八,却不知晓里面真正的矛盾。
那新县令带着老吏前来上任,身边还有老吏带着的手下,自然形成一股势力。
刚来的时候还好,时间长了,肯定要从林县令他们那分走权力。
林县令一心想把自己的事办好,并不肯让步。
老吏撺掇新县令跟林县令斗法。
也是中间的新县令一会信老吏,一会信林县令,让中间不上不下。
不过总的来说,他肯定更信自己人,也信了自己人说的林县令他们运气好,实际能力却不如老吏们如何如何。
老吏们油滑得很,话极漂亮,事情却不怎么办。
这也是县丞听到那句“可以施行”四个字,差点笑出声。
县丞其实想开了。
年后就走,管他这些乱七八糟的。
县丞也深知,那老吏就等着他离开,自己当上新县丞,所以才故意使绊子,还想给县令瞧瞧他的本事。
要不是在正荣县经营出感情,他们才不这么卖力。
纪元从殷博士家中回县学,手里又多了几本书。
刚到县学门口,只见那附近停了辆牛车。
这牛车也熟悉,正是安大海家的。
“纪元!你怎么从外面回来的!我还想着怎么找你呢!”安大海使劲摆手,“快,快收拾东西,全村人都等着你回去分钱呢。
”
这可不是假话。
整个安纪村,都在等着纪元回去。
他回去,青储料的钱才能分啊。
本来大家都打听了,说是十一月二十放冬假。
谁料又听说,纪元参加了一个什么升堂考,反正考过了就能考秀才。
大家只好又等。
昨日十一月二十五,见纪元还没回来,就让安大海快点去接。
大家着急啊,都想发钱啊。
纪元一时愧疚:“应该让你们分的。
”
“别啊,也是安村长的意思,你也是新县令认证过的小神童。
”
不说新县令还好,说了纪元忍不住摇头。
算了,不提这些理他太远的事。
还是赶紧回安纪村,给大家分银子了!他们卖青储料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