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3)
第35章
七月过了上旬,原本紧张的县学变得不同。
因为大家都在等着放假!
半年了,半年了。
就连清明端午,县学都只放一日的假。
七月份总算有个长假。
就算平时再刻苦的学生,也没有不想放假的啊。
这听得纪元都有些侧目。
放假也好,可以回去看看赵夫子跟大海他们。
大海学了几个月的兽医,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自己还抄了几本赵夫子那没有的书,也想给夫子看看。
除了这些事之外,更要跟安叔公商议一下今年的青储料如何做。
秋收一过,草就黄得快,必须提前做青储料。
紧张认真的氛围里,正荣县县学终于放了几日较长的假期。
长达七日的假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麦假。
在纪元上辈子很小的时候,那会也有麦假。
就是七八月麦子成熟的时候,放一周或者半个月,让学生们回家帮忙收割麦子,做做苦力。
这种假期很有地域性,所以很多人并不知晓。
他们所在的建孟府多是种麦子的,这个假倒是常见。
麦子收割不及时,说不定会减产,多个十四五,十五六的劳动力回去,很是能帮忙。
农忙时候,多个人多个助力。
县学很多学生刚放假,就赶紧回去帮忙。
对纪元,钱飞,李廷来说,这假期对他们各家倒是没什么用。
钱飞跟李廷是家里有钱有人,不用他们帮忙。
纪元则是家里太穷,根本没地可以种。
至于他三叔三婶家的地,他也不会去帮忙。
不过家还是要回的。
李廷都收拾东西回去,纪元自然也不例外。
只有钱飞叹气,平日里大家都在县城,现在倒剩他自己了。
钱飞还道:“你们要是提前回来了,记得来我家,我爹可喜欢你们了。
”
钱飞他爹对纪元李廷印象极好。
特别是纪元。
本以为钱飞的商籍身份,会在县学被排挤,可有了纪元之后,这种情况好多了。
再说以纪元的学习成绩,还带着自己儿子读书写字,这份恩情,钱飞他爹恨不得给钱。
纪元推脱不要之后,才把每日中午的饭食增加再增加,好让纪元吃好。
饭菜的那点银钱,对钱家来说不值一提。
不知是不是因为足够丰盛的饭菜。
还是纪元长久以来坚持跑步锻炼,他这次回安纪村的时候不少人都道:“元哥?是你?”
“长高了。
”
“也胖了。
”
“不对,不是胖,是好看了。
”
之前的纪元实在太瘦了,整个人瘦瘦小小。
在县学这几个月,虽然读书辛苦,但跟在纪三叔家比,已经很轻松了。
纪元身上长了点肉,虽然还是清瘦,却已经有清俊少年的模样。
加上县学的发的衣衫清爽简单,谁看了他都觉得变了个人一般。
九岁的纪元往那一站,谁都觉得是哪家的贵气少年郎。
这副身体跟纪元上辈子差不多,相貌似乎都随了他们母亲,眼睛狭长有神,像是桃花眼一般,笑的时候很感染人心。
纪元有时候看了水面上的自己,都觉得跟上辈子小时候,好像差不多?
别说了,这辈子再长高几厘米,长到一米八七,他就心满意足。
纪元回到安纪村,一路打着招呼,看到不少熟人。
既然回到村里了,他还是要去三叔家一趟。
毕竟是本家,还是他亲叔,不去一趟不合适。
可他进了三叔家的门,直接去牛棚找小黄。
面子功夫可以做,里子就算了。
但牛棚里小黄并不在。
也是,农忙时候,牛不会放在家里,要么自己用,要么租出去。
牛棚里乱糟糟的,纪元有些看不过眼,干脆撸起袖子准备收拾。
他还未动手,正屋出来个人,看着刚睡醒一样。
大白天的,牛都出去工作了,这人才刚起。
“纪元!”
纪元看了纪三叔一眼,不冷不热地喊了句:“三叔。
”
纪三叔一时没认出纪元。
从纪元正月去上学,就三月闹牛病的时候他出现过,现在都七月底了。
几个月没见,纪元长高了不少,人也没那样瘦了。
虽然在县学一直读书,纪元锻炼没落下,收拾个牛棚轻轻松松。
纪三叔自然不会拦着,有人帮忙打扫牲口棚,这有什么不好。
纪三叔眼睛一转,开口道:“听说你们县学还发银钱,真的假的。
”
纪元懒得回答,之前大海跟他见过,三叔三婶以为他读书还有钱赚。
虽然他身上的银子是没减少,可此赚非彼赚。
“你三叔我最近有个好法子能赚银钱,你要不要试一试。
”
“按照律法,聚众赌博至少杖责十下。
”纪元直接说出他的“好法子”,堵得纪三叔直接闭口。
一直到纪元帮小黄打理好牛棚,也没敢再说。
纪元转头离开,直接去赵夫子家中,根本不打算在三叔家多待。
他离开没多久,租牛回来的纪三婶看着干净的牛棚,下意识道:“谁来我们家了!安大海?!”
除了纪元拜托安大海过来帮忙,没人会收拾牛棚。
纪三叔?
更不可能。
她男人什么样,她不清楚?
这几年越来越懒,地里的活都是她在做。
纪三叔撇撇嘴:“纪元放麦假,回来了。
”
纪元?!
“那事你说了吗!”纪三婶赶紧拉住他道。
纪三叔一愣:“什么事啊。
”
“你是猪吗?!利哥儿当兽医的事啊!”
纪三叔把这茬给忘了,就记得想问纪元要钱。
纪三婶破口大骂,直接拿手里的牛绳抽向纪三叔:“这点事都做不好,要你有什么用,天天就知道赌,赌出来个什么结果没?!”
邻居家关上房门。
这家又开始了。
看来又因为纪利的事。
还听到兽医两个字,哎,现在谁家小孩不想当兽医啊。
那可是个好营生,可惜了,他家的孩子太大,人家都不收。
同村的安大海学了兽医,可神气着呢。
还是纪元给推荐的,去了县学就是不一样。
纪元还不知道,现在兽医职业已经成了香饽饽,他还在去赵夫子家的路上。
正好赶上私塾学生们中午放学,纷纷好奇地看向纪元。
村里私塾是没放假的,这里的学生年纪普遍比较小,又都在村里,故而有没有麦假都差不多。
这些肯定是新来的学生了,安小河看到他,忍不住道:“纪元,你长高了。
”
怎么人人见他,都说这句话。
纪元点头。
安小河还有点尴尬,他们之前是一个私塾的,现在纪元在县城声名鹊起,自己还在这读书。
不过越读下去,就知道自己跟纪元的差距有多大。
听赵夫子说,纪元上个月月考成绩,在县学已经进了前十,真让人羡慕。
周围学生听到纪元这个名字,眼睛下意识睁大。
“纪元?”
“真的是纪元啊。
”
“原来他长这样。
”
“县学的衣服好好看。
”
纪元被看得无奈,笑着跟大家打招呼,然后去找赵夫子。
赵夫子看到纪元回来,自然惊喜,中午两人说了会话。
等到下午赵夫子去上课,纪元就在小室读书。
听着私塾里面的朗朗读书,倒是有些感慨。
一晃,一年都过去了。
去年他还在窗外读呢。
不过这会窗外,怎么还有几张桌椅?
等下午放学,赵夫子才说:“村里也有几个家境不好的,坐在窗外可以便宜些,他们就主动坐外面。
”
其实也是效仿纪元。
赵夫子没办法,只能答应。
现在他的学生也有三四十,并不缺外面的学生,也是为了给他们机会,这才应下。
说不定,还有下一个纪元?
赵夫子自己都笑了。
哪有那么简单。
不说纪元的天分,他的勤奋都是独一份的。
赵夫子一家看到纪元过来,同样欢迎得很。
特别是他家的小孩,一口一个纪元哥哥。
纪元哥哥也想着他们,把买来的点心都拿出来。
全都是县城最时兴的点心。
他前后收了牛家的治病的银钱,又有官府发的奖赏,就算平日买纸买墨用钱不少,身上的银钱也是不增不减。
买些点心还是有钱的。
赵夫子自然不愿意让他多花,但看着孩子们高兴,就没说什么。
纪元还专门在县城割了块肉,买了条鱼。
方才在纪三叔家里,纪元还藏了藏,没被对方发现。
现在全都拿出来孝敬夫子。
有点心糖果,又有猪肉鱼肉,赵夫子家里都高兴不少。
赵夫子则对纪元抄的新书爱不释手,开口道:“这些书很是难得,不错,真不错。
”
“书是你找人抄的?这字有些风骨,必然拜了名师。
”
纪元一愣,笑着道:“多谢夫子夸赞,这是我的字啊。
”
赵夫子顿住,把几本书翻了又翻,一点点对照,看看书再看看纪元,满脸写着不敢置信:“怎么可能!”
“你的字如今长进这么多?”
赵夫子这里还有纪元以前的课业,下意识翻出来对照。
差别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如果说纪元以前的字像蒙童,现在的字都能称为有些风骨。
“好,太好了。
”赵夫子只能说出这几个字。
纪元的学业先不提,单这手字,就能看出他的功底。
要说太好看,那也不至于。
但明显有了门道。
还是那句话,一看就是拜了名师。
纪元把自己拜师的经历说了下,赵夫子只知道尊经阁那位夫子姓房,具体的就不知道了。
说着,纪元也要进厨房给赵夫子做饭食,连师娘都拦不住,一定要自己亲手做。
赵夫子哭笑不得,只好答应。
纪元做吃食的手艺没得说,更让赵夫子感动的是学生的心意。
他这个学生,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无从挑剔。
现在的学生想超过他?
不可能。
这一晚纪元自然在赵夫子家住下,第二日赵夫子去教书,纪元则去帮师娘摘豆子,锄地。
不过赵夫子家种的东西少,再有学生家长们帮忙,不到两日就干完了。
夫子家田地的农活做完,纪元没有回去,而是顺着田间去找安叔公。
农忙的时候想要找到安叔公,必须在田地里寻。
果然,安叔公一家十几个男女老少,都在田地干活,没在田地的也在家里洗衣做饭喂牲口。
见到纪元过来,安叔公笑着道:“知道你回来了,赵夫子家的活干完了?”
纪元点头:“是啊,去帮忙的人多,夫子家也没种多少东西。
”
“是啊,他家能做事的人少。
”安叔公说着,等纪元走近低声道,“你这次回来,是不是要商量青储料的事。
”
“果然瞒不过安叔公您。
”
“跟我还说这些。
”安叔公穿着打了许多补丁的衣裳,平日什么钱都不舍得花。
但要让他挣钱,那出多少力都无所谓。
安叔公又道:“你不来找我,我还想去寻你呢。
现在正在收麦子,麦子收完,秸秆就出来了,你说咱们今年做多少斤青储料?”
去年做了一万多一点,除了自己吃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