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教主之结发此生 南风不尽> 第19章 玉蜀黍

第19章 玉蜀黍(3/3)

,但实在不好吃啊! 张居正幼时家境也不算富裕,家中养不起马,但是他家隔壁就是辽王府,辽王养了不少骏马,辽王的马儿都养了一副刁嘴,连马儿都更爱吃豆料,不爱吃番麦。

    而辽王府的田地里也仅有边角种上几颗番麦,佃农都说,这番麦食之比不上芡实。

     很快,张居正就想明白了,他们这时候的番麦想来没有经过后世那般的“优中选优”,因此不如后世的好吃,只怕产量也不及后世!而种惯了五谷、田地有限且赋税繁重的农人,谁愿意冒险大面积种植一个外来的粮种?若是颗粒无收,全家都要饿死。

     没有人愿意冒这样的风险,而大明的官府也没有人意识这东西的好处,故而林姑娘才会说,虽明朝传入,却到了清朝,番麦才成了活人无数的粮食,也就是说,约莫花了百年的时间,这番麦才被百姓接纳。

     张居正微微陷入沉思。

     要怎么让老百姓愿意种番麦呢? 清朝,康熙年间。

     “玉米?”在康熙朝,玉米也还没广泛种植,但玉米一直是外朝的贡物,比如李氏朝鲜,除了高丽布和海带,最爱贡的便是晒干的玉米,康熙都不惜得接见李朝鲜的使臣。

     他们给点破布海带玉米粒,朕却要赏赐丝绸茶叶与瓷器,朕亏大发了!而且南明小朝廷还未覆灭、郑成功退守苔湾时,李朝鲜也曾生出反清之心,还想和南明里应外合,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螳臂当车! 而这玉米,在康熙年间也还不受重视,灾年时民间有人食用,但不论是南方北方,正常时候都更愿意种植水稻与麦子、高粱,这几样才是百姓眼中的“正经”粮食。

     康熙还有点不相信:“这玉米竟有大好处不成?” 林菱说着已经沿着后门的小石板路走到了通往自家后山的那一片田地,她走上了松软窄小的田埂,一边走还一边说: 【看,这一大片都是我家的地,左边这三分之二的田都送给邻居种了,我爷爷年纪大了顾不过来,荒了也是白荒了,不如给邻居种。

    右边靠近水渠、有一颗大木瓜树的就是我爷爷种的菜园子,你们看,这就是我家的玉米呀,都已经结玉米了,但还没熟,等下个月八月了才可以摘。

    你们看,我爷爷种得还挺好呢,个头大吧!】 林菱跳下田埂,不顾古代人对“把田送给别人种”的晕眩与不解,直接将手机对准了还挂在玉米杆子上的大玉米,还拿自己的胳膊来作对比:“这个最大,有我胳膊大!” 明清两朝已传入了玉米的时空,看着那被青黄色的表皮包裹着的硕大玉米,又一阵晕眩。

     明朝,正在爬山找草药的李时珍被石头拌了一脚,摔倒在地,他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天上,这是玉蜀黍? 胳膊大的玉蜀黍? 怎会有如此巨大的玉蜀黍啊?! 作者有话要说:玉米的历史参考:《中国玉米的起源与历史》 李时珍:我的蜀黍和你的蜀黍怎么不一样~ 嘉靖:我说我是欧皇,你们别不信。

     赵时春《平凉府志》原文:“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

    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

    花垂红绒,在塔末。

    长五六寸。

    三月种,八月收。

    ” 李时珍《本草纲目》原文:“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又云:“苗心别出一苞,如棕鱼形,苞上出白须垂垂。

    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

    子亦大如粽子,黄白色。

    可炸炒食之。

    ” 徐光启《农政全书》:“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雪中:开局截胡剑九,徐凤年哭求我别薅 废柴都成仙帝?这个师尊强的离谱 一剑绝尘 天上白玉京 靡日不思 禁止歧视幼崽! 通天主宰 我抢先了灵气复苏 公爵的垂耳兔夫人 (强制爱) 修罗传说 污染物伪装计划 多子多福,从百妻千子到万古仙朝 我在破烂堆里捡宝物 我太想重生了 镇守魔狱十万年,我执掌六道轮回 超级升级系统瞬间百倍暴击 魅魔生存日记 觉醒废武魂,我即战神 他和他的猫 忆江湖:开局获得五百年功力 偏天 人屠女帝狠人?暴击返还秒变温顺 污染物但是人鱼[第四天灾] 归巢 摆烂,摆烂,摆烂!!! 一剑绝尘 混沌圣典 大宋将门 葬灵棺 瞎子背剑,举世无双 聚灵仙瓶:从杂役到仙帝 九转雷神决 最强武道系统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靡日不思 笨蛋萌物的觅食计划 妖女别追了,我只想和正道师妹刷好感 超级升级系统瞬间百倍暴击 氪命游戏[无限流] 妖孽美人[重生] 重生bug修复中[快穿] 仙子不仁?那就沦为炉鼎吧! 修仙,从坊市小符师开始崛起 飞向归墟 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污染物但是人鱼[第四天灾]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误踩狗屎后,我成了团宠兼救世主 香江大厨[八零] 她是S级哨兵们的白月光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