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好久不见(2/3)
住在一个大院里呢。
”
笑道:“我们最近才从部队大院搬出来,给分到医院的家属院里。
不然,倒是能和他们挨得近。
”
“也没啥,离得近,部队大院不就是在这附近?”
“是啊,以后胖崽和他们家孩子都上一个小学呢。
”
以后想来往的话,也不差这点距离了,多的是机会来往。
一边说话,一边往家里赶。
宋雨晴还绕了一截路,去供销社买了些吃的,看到肉站刚送来处理好的鸡,就要了一整只,别的肉也买了一些。
肉站工作人员对她和赵平生可真是太熟了,这两口子是花钱买肉不眨眼的,就没见过像他们这么爱吃的。
甚至那个赵医生买肉还会挑一挑,说哪个部位做什么菜最好吃。
别人问起来,他还和人家说一说菜的做法。
怪不得把娃娃养得胖乎乎的。
安大嫂道:“你们这大院比我们那好多了,还有电影院。
”
“这边条件是好一些。
”这是事实,但这毕竟是在羊城,要是这儿的条件都一般,别的地方还得了?
对于他们住上了独栋小平楼,万大嫂两口子也没觉得奇怪,赵平生调回来时的级别就不算低,现在过去几年,升上去是正常事。
他们在海岛也是独门独栋的小平层,还有前后院,比这宽敞多了。
只是里头没宋雨晴家装修、布置得好。
万大嫂跟着她去厨房洗水果,欣慰道:“这日子啊是越过越好了,以前家里吃肉都省着来,现在好多了,不能敞开了天天吃,隔三岔五地吃一顿还是可以的。
”
“是啊,现在供应的,比之前多了些。
”宋雨晴小声道:“外头能买到的,也更多了,现在没什么人管,有人都开始从乡下倒腾东西拿到城里卖,只要没人举报,就没事。
”
其实,买东西的人是极少会想着去举报的,给举报没了,以后想买就难了。
举报的多是也想跟着卖的,或者和卖家有过节的,眼红人赚到了钱。
“我们那也是啊。
弘安生产队里,大队干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村民多养一两只鸡鸭,没人会多嘴,村里人家家都这么干。
我们和弘安生产队的人是多年老交情了,想买鸡鸭,去生产队里,准能买得到。
”
万大嫂笑道:“说起来,还得多亏了你当初牵线搭桥呢。
”
宋雨晴也笑了起来,“我当时就是想着,大家互相换一换,互通有无嘛。
”
没想到最后在三岔路口那形成了个黑市。
“部队基地里头,文工团的许敏君你还有印象吧?后来被选到总文工团里去了,厉害着呢。
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她爸妈前年也调走了,不在咱们部队基地里了。
”
“倒是医院里的丁双双,她爸妈转业回去了,她没跟着回去,留海岛里了,现在是儿科一把手。
照我说,留在海岛也不错,有组织介绍,现在和一个副团结婚了。
你说说,要是跟着回了老家,真的不一定能找到条件这么好的......”
“你们家赵医生人调走五年了,那边医院还流传他的事呢。
反正后来没人能被人追到堵门口的。
”
宋雨晴开玩笑道:“我以为流传的会是他那张说话不客气的嘴。
”
“哈哈,大院里有说,你两口子都是嘴上不能吃亏的,不是吃就是骂。
”
宋雨晴笑出了声,这点倒是没错。
“嗨呀!”万大嫂拍了下大腿,道:“我差点就把正事忘了。
”
宋雨晴疑惑地看过去。
“弘安生产队有对小夫妻,带着个小姑娘,和我们一起坐船过来的。
说是你朋友,他们要赶着先去买火车票,说明天上门来拜访,托我给你们带话呢。
”
万大嫂一说,她就知道是吕青松和吴阿珠带着甜甜要来了。
“是我之前在生产队里的知青朋友。
”宋雨晴脸上的笑又深了些,道:“男知青家里平反了,是好事,他们以前在生产队里过得也不容易。
”
“我知道一点,平时没少跟那个女同志换些水果。
”
她们在厨房里聊得起劲,胖崽也带着万姗和万丛去看她的小房间。
这是来客人时的必备流程,必须要带客人来看看她的玩具和书。
万丛看到那一架子的连环画,虽然不像几年前那样欢喜,但看到了就想拿起来看一看。
他想起了宋老师,啊不,宋阿姨还住在他们隔壁家时,会把买回来的连环画拿给他们看,还会给他们分零食吃。
在他的记忆里,宋阿姨家里,就跟藏了一间书店和一间国营饭店似的。
总是有他没看过的连环画,总是冒着诱人的香气。
胖崽正在认真地给哥哥姐姐介绍她的“家当们”,侧脸肉嘟嘟的鼓起,像个包子。
万姗和万丛不愧是亲姐弟俩,都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捏捏胖崽的脸。
胖崽赶紧双手捂住脸,继续介绍。
万医生站在旁边听胖崽念叨着:“不可以捏胖崽的脸,我爸爸会打你们的!”
乐笑了,没想到老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