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绣画永存(2/3)
下的手。
将所有人能够调查的人全都查一遍,逐一做排除,剩下的再不可能,也是最接近真相的可能。
与宋诗文关系相近且能够进入他工作地点不被怀疑的人全都被排除了,那么只能从他身边的家人入手。
江迷山虽然脑子转得不够快,胜在行动上很迅速,庭渊吩咐了他,他就迅速安排了人去调查。
坐在正厅内,庭渊仔细地回想着自己今日见过的所有宋家的人,包括他们雇佣的仆人。
宋家的女子偏多。
钥匙一共有三把,管家手里一把,厨娘手里一把,宋诗文手上一把。
凶手拿走的一定是宋诗文手里的这把钥匙,对他们的不在场证明做一个排除,这个范围很快就能出来,但现在还不到查宋家人不在场证明的时候。
查得太早,会打草惊蛇。
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方是如何拿走宋诗文的钥匙,且还要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后院的家眷极少涉足前院,当日前院的官员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人员。
那么只能说明这个人出现在前院并不会引人注目。
这个人是谁庭渊的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现在就等调查的结果出来。
等到了傍晚时分,太阳都要落山了,派出去调查的人还没回来。
“大人,到了饭点,你若是不嫌弃,便随我上家里吃顿便饭吧。
”
江迷山盛情相邀。
若只是庭渊一个人的晚饭要解决,那是很简单的事情,可眼下他们十几号人。
庭渊婉言拒绝:“我想今夜也出不了结果,对于我给你说的调查方向,让他们全都保密,剩下的明日我再过来与你们接着查。
”
“我也该回去和王爷复命了。
”
江迷山一听这话,便不再多说什么:“大人的吩咐,我一定照做。
”
庭渊起身。
江迷山等人将他送至门外。
庭渊上了马车,往外看了一眼,吩咐惊风可以走了。
查案查得朝九晚五的,庭渊想着也觉得有些好笑。
以往他们查案,哪有什么朝九晚五,那都是没日没夜地熬个通宵,晚上能在局里对付一晚就对付一晚,什么时候案子真的查完了再回家休息。
想到以前的事情,庭渊轻叹一声。
来这里一眨眼就三年了。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丽娘和良飞在营外话别,依依不舍。
余琛倒也没想到良飞这个人不怎么样,对丽娘还算有情有义。
丽娘与良飞昨夜说好了离开,今日突然又反悔了,“我不想走,我留下陪你一起面对。
”
良飞将她送上马车,与她说:“听话,你必须走。
”
丽娘满眼含泪疯狂摇头,她不想走,这一走,可能他们再无相见之日。
良飞干的事情,她大概清楚,活不了。
良飞对余琛说:“余老弟,一切就全都拜托了。
”
余琛点了个头,驾车离开。
丽娘不断地回看,直到彻底看不进良飞。
她在马车里痛哭了一场,情绪缓和过来问:“你会杀了我吗?”
余琛说:“不会。
”
“那你们会杀了良飞吗?”
“会。
”
良飞捞了那么多钱,是必死无疑。
丽娘又哭了一场。
马车并未朝着良飞所预想的方向离去,途经岔路口时,朝着延武城驶去。
丽娘又问:“你们是朝廷的人,对吧?”
余琛嗯了一声。
“我们回城去哪里?”
余琛:“去该去的地方。
”
丽娘不再多问什么。
她不是一个多事的人,她也知道自己跑不掉。
良飞干的事情,大概率也会牵连到她。
想到良飞如此诚心地对待自己,丽娘越想越觉得自己对不起良飞。
问余琛:“你可以把我放下,让我回到良飞的身边吗?”
余琛拒绝了她的要求:“不能。
”
他有些想不通,“你现在回到他的身边,他可能就会知道你的所作所为,你就不怕被他知道了,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受损?你不怕他杀了你吗?”
丽娘摇了摇头,随后想到他们一个在马车内,一个在马车外,余琛根本看不到她此时的表情。
又说:“我知道他大概率会杀了我,但是我想回去,想回到他的身边。
”
余琛觉得有些讽刺:“当时刀架在你脖子上的时候,你果断地把他供了出来,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怎么现在又不怕死了?”
丽娘自嘲地笑了笑:“那时我以为他对我用情不深,所以并未将他放在心上,只觉得他和别的官员都差不多,发达了,想要养一个小妾,对我的情意也就那样,大难临头各自飞。
”
事实却是大难临头,良飞给她安排好了退路。
丽娘明白了良飞的心意。
余琛说:“你是我们的关键性证人,我们手里有你亲笔所写的证词,作为关键性证人,我绝不可能放你回去。
”
丽娘心中也清楚,自己一不小心上了他们的贼船,现在想下船,几乎不可能了。
马车一路回城,直接驶入官驿。
丽娘眼睁睁看着马车进了官驿,却无法发出任何声音。
余琛怕她逃跑,也怕她惹出事端,直接将她捆了起来,下巴也给她弄脱臼了。
入了官驿后,余琛将她从马车上拉了下来,下巴也给她重新接上。
丽娘就算是反应再慢也明白了余琛是齐天王的人,他也是钦差之一。
霜风得了伯景郁命令,立刻让人公布两位为何不能如期斩首的缘由。
不过三日,安明城内就尽人皆知,之所以没能够斩首这些人,是因为他们的族人绑架了呼延南音的族人,要求他们做交换,若朝廷坚持斩首他们的族人,那么呼延南音的族人也将被满门屠杀殆尽。
呼延南音和他的呼延工会在西州中北部是何等的地位,他们常年卖平价粮,给西州的普通百姓做担保,让他们可以前往中州务工,赚取高价的工钱,让数以百万个家庭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再担心吃不起饭,此举无疑是激起了民愤。
只是成也在消息流通速度不够快,败也在消息流通得不够快。
待这些消息传到麟州的时候,呼延南音已经和爻仉政完成了人质的交换,七十二地煞带领五千精兵已经展开了针对爻仉政等人的追剿。
伯景郁给出的命令是就地斩杀,七十二地煞会不死不休地追逐这些人,直到将他们全部斩杀,砍下他们的头颅后带回安明,悬挂在城门外示众。
呼延南音和爻仉政交换人质非常顺利,他给伯景郁传了消息,要护送自己的族人返回祖地,安排好族中事宜后再返回。
“事情也该到了新的阶段了。
”伯景郁招来惊风:“立刻去通知霜风,将他们所调查的信息公布出去,并下发通缉令,在西州境内追剿所有梅花会相关的人员,反抗者就地斩杀,未曾反抗者,带回安明接受审判。
”
一石激起千层浪。
梅花会彻底成了人人喊打的组织。
伯景郁与庭渊漫步在长街上,城中短暂地经历过一些动荡,很快也就平息了。
现在城内都在议论梅花会在西州干的事情,不少人聚集在官驿外面,要求齐天王严惩参与梅花会的各大家族之人。
霜风以伯景郁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通知西州各处,一旦发现梅花会相关人员,若有知情不报者,视为同罪。
诏书和告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诏令会由人送达西州各处。
因此不过十日的时间,全西州的人都知道梅花会干了什么,也知道他们这些人如今正在被朝廷追剿,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触犯诏令包庇窝藏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