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丧尽天良(2/3)
与他们一一道别。
回去的路上,伯景郁问庭渊:“还有什么想做的吗?”
庭渊摇头:“没有了。
”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宝,现在已经看过了,也就没什么放心不下的了。
回到官驿,庭渊把平安符逐一分了下去。
许多人收到平安符都很惊讶,没想到庭渊还会给他们求。
到头来,伯景郁发现他没给自己留,“你为什么不留一个给自己?”
庭渊笑着说:“我用不上。
”
他坐在秋千架下,这是之前他让人给杏儿搭的。
伯景郁有些生气,挡到他的面前,不给他玩,“什么叫你用不上。
”
庭渊:“我迟早会死,早死晚死都是死。
”
他准备荡起秋千,被伯景郁一把抓住绳子,弯下腰与庭渊平视,“你每天都抱着这样的心思?”
“看开点。
”庭渊伸手拍了拍伯景郁的肩膀,“不要逃避这个话题,迟早都要面对,即便是逃避,难道我就不会死了吗?”
“那你也不必要随时挂在嘴边上。
”伯景郁怒看了他一眼,松开绳子,转身就走。
庭渊:“你去哪?”夜间大家都睡在地上,伯景郁让庭渊睡在马车里,许院判给庭渊熏了药,依旧是招蚊子。
伯景郁用扇子帮他驱赶着,“我让惊风带你去客栈住吧。
”
“我不去,我陪你。
”
“马车里终究是不舒服。
”
山里很安静,安静到能听到路边草丛里的虫子和青蛙的鸣叫声。
伯景郁叹气:“让你跟着我遭罪。
”
庭渊睡不着,索性坐起来,靠在伯景郁的肩膀上,“明明你才是金枝玉叶的人,怎么把我说得像是一点苦都吃不了的人。
”
“我怎么可能舍得让你吃苦。
”伯景郁是万万舍不得。
他自己苦无所谓,就是一点苦都不想让庭渊吃。
“我的这些苦,和外面这些百姓相比算得了什么。
”他还能睡在马车里,还能有一件衣服盖,他们什么都没有,只能睡在地上,忍受蚊虫的叮咬。
若说惨,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庭渊说:“西州的百姓过得真的很苦。
”
伯景郁点头:“不把梅花会根除,官府永远都是软骨头,底层的百姓永远都苦,我们一定要把梅花会铲除,把部落在西州的影响降到最低。
”
“我们一起努力。
”
如果能把这件事办成,从此西州的百姓也就能正常生活了。
“外面的世界,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残酷。
”
比奏折里的三言两语,和别人口中的寥寥几句,要远远残酷。
庭渊说:“在我们那里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书中写的山河再美好,不能亲眼所见,便无法体会其中的好。
“这话很有道理。
”有些事情,真的得亲眼所见。
在京城,他们所知道的天下各处,都是由官员上奏的一道道折子中所书写的。
折子里不会写底层的百姓是怎么生存的,只会写一些发生的大事,无非是各处受灾,或是大丰收。
真正的人间疾苦,不在小小的一本奏折里,而在市井里,在田间地头。
庭渊:“幸好胜国有明君,有你这样的好王爷,你们一心为民,而不是只知道自己享乐,老百姓还是有希望的。
”
比起昏庸无道荒淫//无度的君主,伯景郁不知好了多少倍。
是贤臣所求的明君,是百姓所希望的好君主。
隔日中午,赤风他们带着大批的物资回来,有新鲜的蔬菜,有肉,也有能够取暖的衣物,城内能买的粮食也全都被他们买回来了。
买了砍树的刀具,可以砍一些粗壮的树枝,搭简易的帐篷或者是篷布,起码不用露天席地。
五日内,他们不用操心吃喝的问题,还能将简单的房屋搭建起来。
五日后,呼延南音那边的粮食也该到了。
而许院判给平安说好如何熬煮草药过后,就被飓风送往定平县城,先找县令,再去安明找州府。
远水终究是解不了近渴,若县令能够在短期内着手处理此事,对百姓们是有利的。
许院判虽没有钦差的身份,却也能依照自己的职位,对地方官员起到一定的震慑。
飓风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绝不能让人伤了许院判。
两人是隔天下午到的定平县衙,门口的守卫一听他们是来找县令的,就说县令病了。
许院判到底是京城的官员,派头很足,对门口的守卫说:“巧了,本官正好是太医院的院判,君上君后的病都由我诊治,待我去见你们县令。
”
守卫懵了,看着眼前的老头,“你是太医?”
许院判将自己的令牌递给守卫,“如假包换,别说你们县令,就是你们西州的知州见了我,也得客客气气跟我问声好。
”
“待我去见你们县令,否则别怪本官不客气。
”
飓风如今扮演的是许院判的随从。
若论身份,他正三品武官的身份,知州都得客客气气邀请他上座。
内卫都是宫内打小培养的,和那些带兵打仗的武官不一样,占了君王亲卫的身份,没有兵权,但他们几乎能够代表君王,若没有钦差的身份,对外也只有监管的权利,有了钦差的身份,他们对外有直接管辖的权利。
只是如今他们还不能暴露身份,才借由许院判的身份。
伯景郁没回答。
庭渊叹了口气。
伯景郁到前院,惊风正好找过来,“殿下,大家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只等明日出发。
”
“知道了。
”
看他要往外走,惊风问:“殿下你去哪里,可要我随行?”
伯景郁抬手拒绝:“不用,我出去一趟,很快就会回来。
”
惊风便没跟过去。
伯景郁出了官驿后直奔寺庙,想趁着寺庙还没关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