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杏儿入京(2/3)
哥舒满意地点头,“不错,一为笼络民心,二为震慑地方官员,三为加固王权统治,所以代天巡狩派头要摆足,但要真正做到笼络民心,光摆派头不行,你得为百姓做事,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也是为何历代君王遍巡六州时总要沿途体察民情,惩治贪官污吏,为百姓做主,这一路上切不可只知享乐。
”
伯景郁忙道:“舅父放心,我身为帝王家的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
哥舒:“往年帝王遍巡六州,随行人数众多,因此许多地方无法照顾到,即便如此每次巡查也要花费三五年的时间才能返回京州。
此行你代天巡狩,随行人数锐减,便要将从前帝王不曾照顾到的偏远地区一并巡了,这一行怕是没个六七年巡不完。
”
伯景郁:“孩儿不怕辛劳,舅父也莫要担心,每隔一段时间我便会给舅父写书信。
”
哥舒:“好,此行对你也是一场历练。
”
伯景郁:“孩儿定会努力的。
”
伯景郁想起来时路上听到百姓们说的话,问道:“舅父,我听沿途百姓说这两年庄稼收成不好,怎么不见上报的奏折中提到?”
哥舒道:“虽是遭了灾,却不严重,收成锐减是真,但不是颗粒无收,新王登基免税三年,也不用拨粮赈灾,自然是不需要特地上奏免税,州志上应是有记录,我这县志上也是有记录的。
”
州志与县志相同,每年都要记录,誊抄装订成册,一份留底一份上呈。
州志主要记录政策,县志记录详情,来年入夏之前,需要一并送至行省,由行省重新整理誊抄装订,一式两份,一份上呈京城,一份留底,原件返回各州,各州总府留底。
因此同样的东西,逐级留底,一方损毁,还有两方可查,每三年重修一次,以便保存。
次日一大早,哥舒送伯景郁出城追赶南下的队伍。
入城时两人三骑,出城时三人三骑,不同的是那一匹火红的骏马消失不见。
还未走到正堂,就差几步路时,伯景郁感觉自己踩到了什么东西,脚下突然一声尖叫,伯景郁赶紧抬脚后退一步,那东西蹿到了庭渊的脚背上,吓得庭渊原地跳起。
惊风挥剑利落,低头一看,剑头扎着一只老鼠。
庭渊拍着自己的心口,吓死了,原来是一只老鼠,他还以为是蛇。
他用手拍了一下伯景郁,“不是说你保护我吗?”
伯景郁有些尴尬,刚才信誓旦旦,立马就打脸了。
庭渊撒开抓着伯景郁衣服的手,这一瞬间他觉得惊风这个武夫很好,起码安全感满满啊。
他二人还在懵逼的时间,惊风已经将这老鼠给扎死了。
伯景郁拉住庭渊的手腕:“我那是没发挥好。
”
庭渊吐槽:“你可真是又菜又爱玩。
”
伯景郁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但他还是拉着庭渊没松手。
倒是走在前面的县令被这一幕给惊讶到了,没想到惊风的剑法那么好,能扎住乱动的老鼠。
惊风用力一甩,老鼠就给他摔飞出院墙了,去哪了没人知道。
庭渊对惊风的印象,就是伯景郁的毒唯,什么都听伯景郁的,让他往东他绝不往西。
这种武力值拉满的莽夫,还真是能在危险时刻让人安心,怪不得伯景郁会带着他。
来到后院枯井,挪开井上的石头,放了两个衙役下去,打着灯笼在井里寻了一番,并没有看到文浩所说的珠宝。
衙役朝上面喊话:“里面什么都没有。
”
县令等一众人都看向文浩。
文浩扑到井边,满脸震惊,指着枯井焦急道:“不可能啊,这不可能啊,我明明将东西丢进了井里。
”
县令:“给我拿下,竟敢蒙骗本官。
”
庭渊看文浩的反应,确实不像是说谎,他道:“县令,其中只怕另有隐情。
”
县令看向庭渊:“能有什么隐情?”
庭渊道:“县令不妨想一想,他既然已经承认了杀人,横竖都是一死,何须整这么一出?何况他还有心仪之人,总不至于真想连累自己心仪的女子。
”
县令思索片刻,觉得庭渊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问:“那这井里为什么没有财物。
”
庭渊转而问文浩:“你将东西扔在这里,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文浩想了一下,随后坚定地说:“只有我知道。
”
就是他这个停顿,庭渊便知道,这个地方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你若没有返回搬走尸体,而今扔进井里的财物也不见了,你真的觉得其中逻辑是合理的吗?明显有第三个人存在。
”
“什么第三个人,我不知道。
”文浩矢口否认。
庭渊来到井边,往下看了一眼,“刚才我问你的时候,你犹豫了一下才回答,显然不止你一个人知道这件事,方才我就觉得说不通,你用匕首刺了丁娇儿七刀,若你真的是因她不给你财物刺死她,你为何出门会随身带刀,杀了她抢夺财物又将财物藏到这么偏僻的地方,你明明有更好的办法从她手里拿到财物。
”
“除非……”
县令听得正起劲,突然庭渊就不往下说了,让他有些难受,催促:“除非什么?”
伯景郁接着庭渊的话往下说:“除非他从一开始去赴约,就是想取丁娇儿的性命,若非如此,他何须带匕首出门,这一切都像是谋划好的。
”
庭渊点头:“不错,杀死丁娇儿本就在计划之中,你若真是那么爱财,丁娇儿出身富贵,把她哄好了,你会缺财吗?何须将人杀害,让自己背上人命。
”
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杀人,让自己背上人命,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的思维。
两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即便文浩有心仪的女子,也不至于当街将丁娇儿杀死,带到这徐府来杀还不容易暴露。
到了这一步,庭渊才看明白,这背后是有人在操控。
丁娇儿的死像是提前计划好的。
伯景郁道:“我是来找贺兰通判的,他在衙门吗?”
守卫问:“你找通判大人什么事?”
伯景郁:“我与他的儿子贺兰筠是好友,过来看望通判和夫人的。
”
这霖开城内没有几人不知道贺兰通判的儿子在不久之前被人杀害,守卫有点怀疑,问:“你如何能够证明自己与贺兰大人的儿子相识?”
总不能是个人来找贺兰通判,贺兰通判都得见。
伯景郁道:“你就与他说我姓哥舒,从京城来的。
”
“那你等着,我去给你通报一声。
”
他与庭渊在外等着,不多时,守卫出来与他们说,“通判大人让我带你们进去。
”
他们跟着守卫去了贺兰阙的住所,而非办公的地方。
两人站在门外等候,不一会儿一个穿着官服的人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
远远地,对方就抬手和他们打了个招呼。
等到走近看清,这贺兰通判的头发白了一大半。
今年刚过五十,看着却像是六十多。
贺兰阙将两人打量了一番,“二位公子与我儿相识?”
从他的语气中不难听出,他并不信。
伯景郁道:“实不相瞒,我们确实不认识贺兰筠,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