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南朝陈历代帝王> 第十六章:府试开考,酒中真言

第十六章:府试开考,酒中真言(2/3)

内拿出水来,小口抿着,藉此平复情绪。

     约莫半个时辰后,正式开考。

    有小吏举着考题来回走动,确保每个考生都能看到,看清楚。

     在座的考生,个个考试经验丰富,很是老道,见着考题,不急下笔,而是慢慢思考琢磨起来。

     记住考题,陈三郎开始磨墨,一会之后,有了腹稿,就提笔写。

     府试主持者为南阳府知府大人,苏姓,名“铭”,字“冠成”,二甲进士出身。

    他年近五十,身材挺拔,留着标准的三缕长须,清雅而有威。

     知府是从四品的官,官气养神,态势自生。

     苏知府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威严,扫视着整个考场。

    下面有两名陪同监考官员,间或离开座位,在考舍廊道走动,以示视察。

     时间在一片紧张而有致的氛围过去,过了中午,陆续有人交卷。

    有胆大自信的,当场便请求知府大人面试——这和县试同理,但有规矩,最先交卷的前五人才有这个资格,后面的,就没有了。

     面试内容不定,看知府大人的心情,或出对子,或考诗词,也有可能直接让背诵一篇圣贤文章。

    只要过关了,当场录取,便是童生身份,区别于白丁。

     这一场府试,陈三郎做得慢,交卷的时候,已是二十名开外,失去了面试的资格。

    他倒不在乎,当场面试,有利有弊,而且录取主要还得凭借文章本身的水平。

     交了卷,出到试院外,看天色,已是夕阳西沉。

     他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股疲倦。

     华叔等在外面,赶紧迎上来:“少爷,成了。

    ” “成”是兆头吉利话,不说“出场了”,因为“出场”之语不讨喜。

     陈三郎点点头。

     “现在回客栈?” 陈三郎“嗯”了声:“回去吧。

    ” 考试做文章,不仅仅是脑力活,提笔写字,也相当耗费体力。

    他的身子骨偏弱,一场试考下来,颇为疲累。

    如果日后乡试,还是这般状况,没有改善的话,真是吃不消。

    乡试不同童子试,那是正式严格的科举大考,足足要考三场,每场考三天,加起来就是九天。

     如此密集的考试,强度很高,身体差劲的人,考着考着,就会晕倒过去。

     每科乡试,因为晕厥而被抬出场外,丧失前程的考生屡见不鲜。

     故而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一些有见识的书生,往往也会练习点粗浅功夫,加强体格。

     陈三郎便正在学着武功,根据许氏父女的情况看来,这学的,还很可能是高深武功呢,必须珍惜。

     回到客栈,往床上一躺,眯着眼开始休息。

    至于晚饭,华叔知道他胃口嗜好,事先又得了陈王氏的吩咐,不会节省。

    跑到外面,买了一只烧鸡、一斤牛肉、一斤羊肉,另有菜蔬若干,几乎能摆满一席了,让人送到房间来。

     闻着香味,陈三郎食指大动,起来开吃。

     “华叔,你也一起坐吧。

    ” 华叔呵呵笑着回答:“少爷,这个不合规矩。

    ” “在我这里,没有那些狗屁规矩。

    ” 陈三郎满嘴油腻,居然爆了粗。

     华叔听着心中暖和,他在陈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管家,可以说是看着陈三郎长大的。

    近年来陈家开始败落,奴仆散走,另谋高就,但华叔坚持留下,可谓忠心耿耿。

     然而再忠心,如果主人不仁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逆水行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小美人身陷修罗场一心死遁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史上最弱男主角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乾风云起苍穹 唐代秘史 英烈传奇 综武从抓邀月开始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剑来:开局截胡宁姚,我成了魔道巨擘 武侠反派:开局洗白救乔峰,女侠全沦陷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此去直上青云路 全职武神 斩邪 冰临谷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小美人身陷修罗场一心死遁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明朝的名义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云起惊鸿客 无妄仙君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灵气复苏:全民海克斯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