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尾鱼最新小说> 第二十四章嫁衣

第二十四章嫁衣(1/3)

开封府,夜。

     后院素来是下人们忙碌扰攘的地方,此刻也安静得像是在沉睡。

    灶房的门扇虚掩,里头隐隐透出晕黄的光来。

     公孙策坐在泥炉旁,手上的卷册书页微微泛黄,泥炉上模样笨拙的砂锅正突突突冒着热气,汤药的味道越来越浓。

     门扇发出吱呀一声响,烛光有了轻微的明暗变化,公孙策下意识看向门口,面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忙站起身来:“大人,你怎么……” 包拯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宽厚笑意来,示意公孙策坐下。

     公孙策有些局促,但还是坐回泥炉旁的凳子上。

    对面还有一张矮凳,公孙策心中转开奇怪的念头:大人也会落座吗? 印象中,包大人从来都是正襟危坐,或临堂审案,或凭几检书,这样矮矮的凳子,是庄户人家闲话家常时坐的,非但没什么仪态可言,反称得上是不登大雅之堂了——大人会坐吗? 他这么想着,包拯已经坐下了,常服的前襟随意撩在一旁,坐得很自然,像是素日里坐惯的。

     公孙策自嘲:自己实在是想得太多了。

     大人深夜前来,是要说什么事呢? 公孙策仔细地回忆起这一日,稀松平常,无甚不同,大人下朝归来,便一直在书房翻检卷宗,神色平和,用膳饮茶,一如往日。

     有什么事是一定要找他说的?还要留到这样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这么一个看起来似乎很是不合时宜的地方。

     “汤药是给展护卫的?” “是,”公孙策的目光极快地掠过放在一旁的卷册,“展护卫这阵子身子不好,日间翻了几卷医书,得了些滋补的方子,拿来试试。

    ” 包拯略略点了点头,顿了一顿,轻声道:“今日有宣平的消息过来。

    ” “宣平?”公孙策微微一怔,下意识坐直了身子。

     离开宣平已有数日,牵挂不减,听到宣平之名,自是不同。

     “圣上褒奖了庞太师,说是太师进退得法,行止有度,令行禁止,使得宣平之疫一朝缓解。

    ” 公孙策微笑,不置一词。

     “派往宣平的人回来报说,当地百姓感念庞太师和圣上的恩德,捐了一座功德碑,碑前香火昼夜不息,为太师和圣上祈福祈佑之人络绎不绝。

    ” 民心最是淳朴,没有人知道天子是因为夜半先帝的托梦冷汗涔涔夜不能寐,急下手令要庞太师救城。

    他们只知道,最最绝望无助的当口,城门大开,如同为他们铺开一条生路,庞太师骑着高头大马,仿佛神祇降临般代天子宣诏,同时带来了开封最好的一十二名大夫,以解宣平之困。

     再然后,像是有上苍庇佑,宣平的疾疫,真的不再蔓延了。

    病患在慢慢复苏,那些明明已经死了只是尚不及下葬之人,居然也奇迹般还阳。

     巨大的狂喜席卷了整个宣平,在这样翻江倒海的欣喜之中,什么猫妖戕害人命,什么公孙先生作法招魂,统统拂过脑后。

    公孙策他们走得悄无声息,李掌柜忙着酒楼重新开张,也未顾得上相送。

     他们的步子轻而缓,没有过多回首,走的时候是黄昏,三条被夕阳拉得很长的身影背后,留下一座死而复生的宣平。

     “公孙先生,委屈你了……”包拯的话将公孙策从零碎的恍惚记忆中唤回。

     公孙策不觉哑然失笑:“大人,学生有何委屈?” 包拯叹息:“宣平之疫得解的功臣是谁,本府心知肚明,莫说端木姑娘因此散去一身法力,就连你和展护卫,都险些不得全身而归。

    叹只叹如今尘埃落定,论功行赏,真正有功之人却……” 包拯沉默。

     言有尽而意无穷,包拯的意思,公孙策明白得很。

    自古以来,一件事两样笔墨书,奸恶的可以被颂上高台,忠贞的可以被踩进尘埃,叛贼可成明主,明主可变昏君。

    都说公道自在人心,人心是何其可变扭曲蒙蔽的东西,连带着将公道带累得可变扭曲蒙蔽。

     “此次前往宣平,原本就不是为了作名利计,又何必在事后作名利之叹?”公孙策淡然,“大人,夜色已深,早些歇息吧。

    ” 包拯微微颔首,公孙策既然看得如此超脱,他亦不便徒作嗟叹。

     目送大人的背影走远,公孙策收回目光,垫着隔布将砂锅的盖子掀开,浓郁的汤药味扑面而来。

     移锅,熄火,盛药。

     寂静的回廊,通向展昭卧房,公孙策捧着汤碗,小心翼翼。

     展昭是在临近开封的路上病倒的。

     原本以为,宣平疾疫得解,端木翠一并归来,于开封府而言,怎么样都说得上是一件庆事,公孙策甚至筹划着一番小聚,两盏薄酒,三五家常菜,无拘无挂,其乐融融。

     谁承想展昭会倒下去。

     那时他们在简易的小茶铺中饮茶,茶汤浑浊,茶屑飘在面上,端木翠很是小心地将茶屑吹向茶杯杯缘。

    公孙策犹豫了半天,问出自己一直想问的问题:“端木姑娘,你暂时……不会走了吧?” 展昭忽然就停下了饮茶的动作,茶杯擎在手中,一动不动,茶面却微微漾开纹络。

     端木翠继续吹茶屑,头也不抬:“怎么走啊,再走个百十年也去不到瀛洲啊。

    ” “那……”公孙策试探。

     “先回开封住下咯。

    ” 展昭轻轻吁一口气,唇角漾出极淡的笑意来。

    他站起身来,朝向还在茶摊处忙活的小二:“小二,结账。

    ” 紧接着,公孙策感觉似乎有暗影当头罩下,伴着带翻茶碗的声音,急抬头时,就看到端木翠慌乱地架住展昭的身子…… 再然后呢? 再然后就是马不停蹄地进城,直奔开封府。

    端木翠的归来与展昭的倒下都不是易于消化的小事,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他们甚至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他们的归来。

     “展大哥怎么了?端木姐你没事?你没事就好。

    展大哥是不是受伤了?快进房去……端木姐你这阵子可好?” 语无伦次颠三倒四,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一味烦忧似乎对端木翠的归来过于忽略,太过欣喜又似乎显得对展大人有些漠然。

     更何况,开封府中本就有事。

     匆匆安顿下展昭,张龙急急带端木翠去了红鸾的卧房。

     卧房窄小,窗棂微启,红鸾静静躺在床上,似是睡着了。

     “端木姐你看看,前一阵子还好好的,两天前突然就……”他一边说着,一边去掀红鸾的衾被。

     男女有别,张龙此举过于突兀,端木翠不觉皱了下眉头,不过她很快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衾被掀开处,她看到红鸾的身体,上身还是女子形状,着淡粉色衫子,下身触目惊心,尽是盘根错节的曲根,树皮斑驳,还带着干裂的泥土。

     换言之,她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树,木棉树。

     端木翠轻轻叹一口气。

     变化是两天前开始的,按日子推算,正是温孤苇余死的时候。

     看起来,温孤苇余是以极恶毒的手段操纵了这些精怪的精魂。

    他是宿主,这些精怪是他主体上抽生出的须芽,须芽若断,不损主干繁茂,但主干若灭,须芽难逃溃散的命运。

     端木翠轻轻为红鸾盖好衾被,向着张龙摇摇头。

     “救不了了?”张龙的眼圈忽然红了。

     红鸾动了一下,苍白的眼皮睁开一线,目力所及处,模糊地看到张龙僵立的身影。

     “张大哥……”她虚弱地呻吟出声。

     张龙喉头滚动了一下,近似哽咽地嗯了一声,趋身过去。

     端木翠咬了咬嘴唇,悄悄退了出去,轻轻为两人掩上门之后,却没有立刻离开。

     天气像是要转暖了,廊外的碧色潭水漾开春日的气息。

     他们在宣平所历,固然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历险故事,但是同一时间,在这里,开封府里的诸人,也有自己的故事,或许平淡,或许寻常,但是于他们而言,已经是全部的世界。

     她无意去探究张龙是否是对红鸾有意——红鸾的命运已成定局。

    门扇背后的故事,正在慢慢死去。

     也许过些日子,会看到张龙一个人喝闷酒,脾气古怪,不理人。

     决意杀死温孤苇余的时候,没有想到会带累红鸾吧,又是一个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遗憾。

     回廊之上,仆从明显比平日里忙乱,有捧铜盆热水的,有急往灶房煎药的,擦肩而过时,不时听到急促且轻声的“展护卫怎样”。

     其实之前她跟公孙策说过:“展昭没有大碍,只是被冥道的戾气所冲,一时逆气攻心罢了。

    ” 公孙策很紧张:“不是有苍颉字衣护身吗?” “那是冥道啊。

    ” 公孙策哦了一声,并不见得轻松多少,又是把脉又是施针又是下方子让灶房赶紧熬汤剂,把一干仆从支使得人仰马翻。

     这样的忙碌之中,端木翠觉得自己有些多余。

     “那我先回草庐,明日再来看展昭。

    ”开封府不是她的地头,人来人往,大多是生面孔,她不得一分松懈,又帮不上什么忙,强烈地想回到草庐,休整一番。

     毕竟这一趟回来,日子还长。

     彼时公孙策正忙,随口嗯了一声,或者是因为他跟端木翠已经够熟,无谓拘泥俗礼。

     直忙到掌灯时分,大人回府之后,免不了又是一番询问,终于得闲,洗漱之后,带着一身疲惫就寝。

     半夜时忽然醒来,只是觉得心里有事,翻来覆去一番,忽然就想起来了。

     端木草庐不是被烧了吗? 这一下目瞪口呆,激灵灵从床上跳下来,只趿拉着一只鞋去敲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门。

    展昭还昏睡着,不敢让他知道。

     事情一说,几个人都慌了。

    今时不比往日,她一个年轻姑娘,无处可去,出事了怎么办? 于是提着马灯沿街去找,几乎把街巷都给找遍了,后来跟守城的官兵说了好一通软话,出城,往西郊,去端木草庐。

     快到端木桥时,赵虎眼尖,一眼看到桥下似是坐了个人。

     公孙策提起马灯看了看,知道是端木翠,一颗心终于放下的同时,鼻子忽然一酸。

     他让赵虎他们留在原地,自己提了灯过去,小心翼翼地提起衣襟,一步步走下坡度不算陡的河堤。

     端木翠抱着膝盖,在堤下不知道已经坐了多久,眼睛呆呆地看着水面,眼底映出一片黑得发亮的水光。

     马灯的光照亮她身前一小片湿润的土壤,她忽然低声道:“公孙先生,这草庐,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公孙策自责到说不出话来,他忽然觉得自己很自私,为什么一回到开封,心思就全扑在开封府和展护卫身上,把端木翠给忘了呢? 她现在没有法力,没有可以驱使的精怪,没有其他朋友,没有栖身之处,甚至,身上连一文钱都没有。

     做神仙的时候,她是不需要这些东西的,但是现在是凡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忽然一起面目狰狞地挤到她面前。

     她在这里坐了这么久,有没有想到过这些?她或许想着,自己做过将军,做过神仙,听起来是风光无限,但是又怎么样呢,一旦打落回凡人,她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难怪她没有回开封府,依着她执拗的脾气和性子,一旦钻了牛角尖,怕是能在这儿坐到天亮。

     公孙策忽然就气展昭倒下得不是时候。

     他如果好端端的,那样细心的一个人,一定会提前为端木翠打理好一切:饿不饿,想吃什么,要住在哪里,要不要仆从侍候,闷不闷,想买什么新奇玩意儿,要添置什么样的衣裳、脂粉、钗钿……事无巨细。

     不像自己,完全忽略了这一切,任她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落差,直到后半夜才想起她来…… 看到她单薄的、在夜半的冷风中瑟缩的纤弱背影,公孙策心中涌起父亲之于女儿般的疼惜。

     “端木姑娘,跟我回府吧。

    ” “不想回。

    ” 这个答案实在是在意料之中。

     公孙策叹口气:“那你打算……怎么办……” “……不知道。

    ” 这不是成心找别扭吗? 公孙策叹了口气,好说歹说,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先把她安顿在城中的客栈住下了。

     大半夜的,一队公差敲客栈的门,险些没把掌柜的吓出心脏病来,搞清缘由之后不敢怠慢,赶紧领去了上房。

     回去的路上,王朝提出个人意见:“公孙先生,让端木姐住客栈不好吧。

    客栈那地方,人来人往随聚随散的,我端木姐万一想得多了,徒增伤感。

    ” 公孙策没吭声。

     他在纠结另一个问题:这丫头一个人住客栈,又没人看着她,她不会念头一起,偷偷跑了吧? 这个问题值得重视,现在展昭还昏睡着,她若是跑路了,将来如何向展护卫交代? 不行,得把她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考虑到王朝的提议,最好暂时转移到夫唱妇随阖家幸福温情融融的大家庭,让她感受到人情温暖。

     把这个想法向张龙、赵虎他们一说,大家纷纷表示支持。

     再那么一合计一选择一考量,这户人家赫然浮出水面。

     人倒不是外人,跟在张龙下头的一个衙役,名唤李年庆,四十上下,憨憨厚厚,据同僚反映,共事多年,从未跟他红过脸,绝对的老好人。

     背景也很是让人满意,兄弟妯娌,四世同堂,已经是三个娃儿的爹了,热热闹闹,母慈子孝,羡煞旁人,想必端木姑娘住久了都舍不得走。

     公孙策越想越满意。

     第二天张龙就找到了李年庆,只说是展护卫的朋友,要在他家暂住几天。

    李年庆哪有不乐意的?头点得跟鸡啄米似的,说死也不要张龙塞过来的银子。

     事情就这样定了。

     唯一遗憾的是当事人不是很热衷,跟端木翠提起的时候她正在展昭床边坐着,两手支颐俯着身子不知在向展昭嘀咕些什么。

    听完公孙先生的话,她嗯了一声,然后回答:“随便。

    ” 公孙策大人不计小人过,心说你过去了就知道我们的一番苦心了。

     抬脚欲走,想了想又关心了一回展昭:“端木姑娘,展护卫到底什么时候能醒啊?” 根据把脉的结果,他觉得展昭身体的各项机能都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怎么就是不醒呢?说是被冥道的戾气给冲撞了,这戾气怎生这么邪门? “过几天就好了啊。

    ”端木翠帮展昭掖了掖被角,“展昭醒了之后多给他吃点滋补品,保准没事。

    ” “没事怎么就不醒呢?”公孙先生在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上纠结不休。

     “累了呗。

    ”端木翠白了公孙策一眼,然后低头看展昭,喃喃道,“懒猫。

    ” 再然后,当着公孙策的面,她食指微弯,在展昭挺直的鼻梁上刮了一记。

     公孙策目瞪口呆。

     敢情,她还照顾得挺乐呵的? 有这么照顾人的吗? 以前,开封府里也来过不少照顾展大人的年轻女子,不管人家是女侠还是苦主,关键是,人家照顾得专业啊。

     每当展大人中了毒受了伤昏迷不醒时,小姐们如秋水般的眼眸总是长久盈着泪水,眼眶永远泛着红,青葱般的玉指总是绞着衣角,不知道绞坏了多少件罗裳。

    她们的泪水总是不知什么时候就滑落下来,公孙策发誓自己有好几次听到她们的心啪啦一声碎掉的声音。

     还有几次,公孙策在后花园撞见她们焚香祈天:“若能保佑展大人早日康复,××愿折寿××年。

    ” 看看人家这觉悟,再回头看看端木姑娘,云泥之别啊。

     当着他的面就敢这么对展护卫,背着人的时候不知道还有多少花样呢,没准她会揪着展昭的耳朵问:“懒猫,怎么还不醒?” 她这哪是来照顾人的,分明是来自娱自乐的。

     相较之下,公孙策觉得还是她昨夜的样子更讨喜一些。

    她怎么就不继续多愁善感了呢,自我修复能力咋就跟壁虎一样强韧呢? 公孙策百思不得其解,但有一点他可以肯定:将来他若有个头疼脑热的,坚决不要端木姑娘前来照顾,坚决! 当天晚上,端木翠住进了传说中其乐融融温情洋溢的大家庭。

     李年庆对贵宾入住很是上心,率领一家老小到门口迎接。

    李家年近九十的老太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很是热情地牵住端木翠的手,一张口满嘴没牙,莹亮口水在老树皮一样褶皱的嘴边滴滴拉拉。

    端木翠看得心惊肉跳,压根没听清她絮叨了些什么。

     接着是济济一堂,一大家子围坐桌旁用膳。

    李年庆下了血本,鸡鸭鱼肉全上,一个劲儿地招呼端木翠:“端木姑娘,别客气,来,来。

    ” 端木翠不想客气,但是她吃素,面对着一桌子的油荤无从下筷。

    正犹豫时,李年庆年仅八岁的二儿子忍不住了,伸手抓了一个猪蹄。

     这还了得?客人都还没动筷呢,李年庆媳妇勃然大怒:“你个千刀万剐的二娃子!” 二娃子见势不妙,蹿下凳子就跑。

    李年庆媳妇脸上挂不住,操起扫帚就追。

    不一会儿院子里一阵鬼哭狼嚎,号得端木翠目瞪口呆。

     李年庆觉得很是有失体面,一个劲向端木翠赔礼:“端木姑娘你别放在心上,女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 也不知怎么把这顿饭给熬过去的,李年庆和媳妇带着端木翠去卧房。

    房间不大,收拾得很干净,李年庆媳妇献宝样抱出一床新被子:“端木姑娘,这被子是新的,新棉花,闻着喷喷香。

    ” 说话间,她以身作则,深深吸了一口气。

     一口气吸过,脸色陡变,忽然就咬牙切齿:“老二的败家媳妇,敢换我的被子!” 李年庆媳妇不识字,典型庄户人家性子,也不知当人面要遮丑三分,一阵风般卷将出去。

    待端木翠和李年庆跟过去时,她正和一个女人分抱被子一头,扯得如火如荼,一边扯一边对骂,开始只关被子,后来就扯到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上去了,你上月偷用了我的醋,上上月多用了米,再上上上月…… 端木翠头大如斗,只有干瞪眼的份儿,忽然就觉得出生入死的沙场杀伐,比之妯娌唇枪舌剑,大大不如。

     好容易消停下来,李年庆媳妇得胜,扬扬得意抱着被子回归。

     端木翠借口困乏,打发走了李年庆夫妇,稍事洗漱便上了床,躺定之后再不愿动弹半分,暗下狠心定要睡到日上三竿…… 谁晓得后半夜,风云又变! 原来李年庆深感这一日的接待工作没有做好,家属不给力,在端木姑娘面前丢了人,就等同在展护卫面前丢了人,在领导面前丢了人,就等同于前途无望,越想越是憋气,床帏之中,把媳妇一通臭骂。

     李年庆媳妇先还不还口,后来架不住他絮絮叨叨,也来了气:她这一日尽心尽力,做了那么一桌子菜,对端木姑娘客客气气、面面俱到,就算是皇后来了也未必能做得强过她,你还不满意,鸡蛋里挑骨头是怎的? 于是战事扩大,李年庆甩手就给了媳妇一巴掌,他媳妇哪里是吃素的?掀开被子下床,鞋子也不穿,光脚冲到院里仰天就是那么一号:“这日子没法过了……” 李年庆鼻子都要气歪了,接待工作没做好也就算了,半夜还不让人好好睡,这要吵醒了端木姑娘可怎么是好? 老婆三天不打,就得上房揭瓦,反了你了! 于是李年庆也来气了,为免夫纲不振,一不做二不休,直奔灶房,未几拎了一把菜刀出来。

     李年庆媳妇原本跌坐院中捶胸顿足,忽见形势不对,再一衡量敌我力量悬殊,也顾不上哭了,手忙脚乱爬起来,掉头就跑。

     这一番吵闹,早已惊起了院中旁人。

    适才和李年庆媳妇争被子的女人看得眉开眼笑。

    李年庆的弟弟看了会儿热闹,上来劝和。

    李年庆放狠话:“这婆娘,我非砍了她不可!” 李年庆媳妇放声号哭:“端木姑娘,杀人了,救命啊。

    ” 端木翠其实早已醒了,对外间的鸡飞狗跳也听得分明,就是冬日夜冷,被窝焐得暖和,她实在不愿意起来蹚这浑水,但人家都指名道姓了,她也不好再作壁上观,只得哆哆嗦嗦披衣起来。

     李年庆见到贵客被惊扰,更是急火攻心,唰唰唰挽了个菜刀花,来了招力劈华山。

     端木翠吓了一跳,疾步挤进两人中间,一手推一个:“别打了,有什么事坐下来商量。

    ” 李年庆见端木翠过来,倒是不敢舞刀了,气焰降下不少。

     倒是李年庆媳妇得了倚仗,重燃斗志,躲在端木翠背后对着李年庆破口大骂:“没良心的,杀千刀的,活该生大疮的!” 端木翠一回头,被唾沫星子喷了一脸。

     李年庆嘴笨,一时间脸红脖子粗,眼见又要挥刀霍霍。

     端木翠忽然就火了,大喝一声:“再吵,再吵我灭了你!” 不待李年庆反应过来,端木翠劈手夺了他的刀,往半空一扬。

     虽说成仙之后久不练功,好在之前的功底还在,借着屋中烛光,所有人看得分明,那菜刀直直剁入院中那棵大槐树的树身,只留刀柄还露在外头。

     “现在都给我回去睡觉,再有一点声音,有一个剁一个!” 说这话时,她一字一顿,眼光瞅到哪一房,哪一房的人便两股战战,逃难般回房。

     世界终于清静了。

     然而第二天一早,她还是未能如愿睡到日上三竿。

     蒙蒙眬眬之中,院中总有压得极低的声音传来,一波又一波,在她耳边苍蝇般赶不走。

     于是披衣起来,白色里衣,罩着白色裙衫,发未绾,直直披下,门扇一开,抱臂倚住门框,面无表情,眉峰冷冷,江湖老大风范十足,怎一个酷字了得。

     院中立刻鸦雀无声。

     但见大槐树下,靠了把木梯,昨晚和李年庆媳妇争夺被子的女人连同李年庆媳妇的三个娃正紧紧扶住梯子。

    梯顶,李年庆媳妇正伸手不知够着什么。

     “一家人等着吃饭……”李年庆媳妇怯怯解释,“就这一把刀……” 端木翠摆了摆手,示意闲杂人等让开。

     李年庆媳妇赶紧下了梯子。

     端木翠连梯栏都不扶,还是抱臂上了梯子,伸手握住刀把,只那么微微一用力。

     那把刀就这样递到了李年庆媳妇面前。

     李年庆媳妇接过来,谢都不敢谢,嘴唇嗫嚅了几下,带头撤了,一干人紧随其后。

     片刻间,寂然无声。

     端木翠就这样站在梯子上,动都不想动。

    早晨的清冷阳光透过疏落的叶子照在她身上,白色裙裾懒懒拖在梯踏之上。

     也不知过了多久,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端木。

    ” 端木翠大喜,想也不想,急转身,抬脚就迈。

     于是连人带梯,砸向展昭。

     展昭吓了一跳,好在反应端的不慢,急上前一步揽过她的腰身,从旁便闪,顺便一脚把梯子踢回原位。

     她却完全无视,站定之后,对着展昭左看右看:“展昭,你什么时候醒的?” 展昭似乎清减了些,面色还有些苍白。

     刚想答她,忽然低下头,以手掩口,轻咳了几声。

     端木翠面上露出担心的神色来,忙帮他拍背:“刚刚醒,怎么不歇着?” 展昭微微一笑,答非所问:“在这里可住得惯?” 不出所料,他看到一只如同经了霜打的茄子。

     展昭伸出手,帮她把垂下的长发拂到耳后:“还不快梳洗了,我带你看宅子去。

    ” “看什么宅子?” “去了就知道了。

    ” 端木翠撇了撇嘴,正待回房,想了想又停下步子:“展昭,我的草庐为什么没了?” 她不是没问过公孙策,公孙策支支吾吾了好久,把包袱丢给展昭:“你问展护卫去,他知道。

    ” 现下她果然问起,展昭生性不喜背后论人是非,哪怕是论一只碗他也是不愿的,略顿了顿,摇头:“我不知道。

    ” 端木翠自然不信,她瞪展昭:“你不知道?我看八成叫你给吃了!” 也不等展昭作答,鼻子里哼一声,噔噔噔回房。

     展昭苦笑,未几只觉胸闷得厉害,嗓子眼里既是干涩又是痒痛,按将不住,又是好一通咳嗽,两边面上都起了淡淡潮红。

     端木翠听到声音,发绾了一半就出来,伸手扶着发髻,髻上一支钗子摇摇欲坠,急急道:“展昭,你喝药了没?” 展昭微笑:“不碍事。

    ” 说话间,伸手把她拉近,仔细帮她将钗子篦进发间。

     端木翠微低了头,却沉不住气,一迭声问:“好了没,好了没?” “好了。

    ” “你篦得紧不紧啊?”她似是不怎么相信展昭的手艺,左右晃荡着脑袋。

     展昭赶紧伸手去挡,她挨到展昭的手便停下,半侧着头看他。

    齐齐的鬓发挨着他温热手掌,几根未篦上的青丝在他掌心挠着痒,撩拨得他的心尖似乎也痒起来。

     “像你这样晃,篦得再紧也松了。

    ”展昭含笑摇头。

     “你别动。

    ”她忽然伸出手掌,贴住展昭的心口。

     展昭愣了一愣,耳缘处开始发烫泛红,他略局促地四下瞥了几眼:虽然这院子里空空荡荡,但是他敢肯定,看似闭合的抹了榆树油的纸糊窗后头,多的是三姑六婆贼亮贼亮的眼睛。

     “你干吗?”他依言站着不动,却忍不住开口问她。

     “你看不出我在念咒吗?”她眼皮也不抬,“自然是给你治病。

    ” 展昭哑然。

     顿了顿,他硬着头皮再问:“你的法力不是已经没了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真的没了!” 合着拿他当试验田了。

     俄顷她缩回手去,双手一击掌:“好多了。

    ” 展昭气结,这也未免太忽略当事人的感受了:我还没吭声呢,你怎么知道我好多了? 他故意沉下一张脸,端木翠却装作没看见般,只是嘻嘻笑:“不是说看宅子吗?展昭,宅子呢?” 于是两个人肩并肩地沿着街巷走。

     时候尚早,道上的人稀稀落落,卖早点的铺子却热闹,哗啦啦蒸笼盖掀开,蒸汽腾地冒将起来,发好的馒头像极了娃娃白嫩的小胖手,松松软软,按下去一个小小的凹窝儿,很快恢复如初。

     铺子口很多人笼着手伸长脖子等,你三个我五个,不多时就卖了个精光。

     端木翠看得若有所思,走过包子铺好远,她还回头看。

     展昭以为她是饿了,谁知她忽然郑重其事地说:“展昭,我卖包子好不好?” 上仙端木翠堕为凡人之后的第一个梦想就此新鲜出炉,在此容我膜拜一番:真是太有出息了! “不好。

    ”展昭摇头。

     她哦了一声,根本没问怎么不好,因为她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另外的事物吸引了去。

     巷口支了油锅,锅里的油滚烫,稍显浑浊的滚油之中,上下滚着几个油炸糕,不多时用长长的木筷子夹起,通体金黄,香气扑鼻。

     “哎,展昭。

    ”她眼睛发亮,下意识去扯展昭的衣角。

     展昭还以为她又找到了创业项目,赶紧泼冷水:“也不好。

    ” 端木翠可怜巴巴看他:“就吃一个。

    ” 敢情她是想吃,想必开始准备来两个的,被否决之后退而求其次。

     小贩赶紧用油纸包了两个递过来,汗津津的额头上黑一道灰一道的:“展大人的朋友,想吃尽管拿。

    ” 端木翠一脸粲然,接过来大口咬下去,一副很满足的样子。

     展昭搁了几文钱在案上,回头取笑端木翠:“你在开封也待过不少日子,没吃过吗?” “以前忙啊。

    ”她理直气壮。

     说得倒也是,从前她忙着捉鬼拿妖,眨眼工夫就水遁土遁,即便偶尔有空到城里来晃晃,想必也留意不到这些小商小贩小吃食的。

     “还想吃什么?” “不吃了。

    ”她感慨,“现在穷了,要节俭度日才行。

    ” 展昭无语,富人节俭可以守业,穷人节俭可以持家,可是你一个身无分文穷得叮当都不响的姑娘,你节俭图的是啥…… 不知不觉行至城郊,拐进一条安静巷子,展昭指着尽头处给她看:“那里。

    ” 打眼看去,最普通不过的样子了,不大的黑漆门扇,青色的瓦,覆满青苔的飞起的檐角。

    院墙之上,显眼的一处,挤挤地挨着一丛紫色的花,说不出是什么花,总之花瓣淡紫间泛着白,绿色的弯曲而又狭长的叶片在风中颤巍巍地晃着。

     朴实无华,但奇怪的是,走在凹凸不平的石板阶上,居然像是回家,越近越是情怯,连说话声都压得低低的。

     门楣下挂了小小的一串铜花萼铃铛,有斑斑的铜绿,依稀还能看出从前的小巧精致,她好奇地伸手去拨,铃铛的声音已经不清脆了,有些闷,但是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又伸手拨了一下,再一下。

     “展昭,这宅子像我。

    ”她说得很认真。

     “哪里像?”展昭好奇。

     她似是被问住了,有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想了很久,才道:“就是像啊。

    展昭,你们喜欢把女子比作花,这个像兰花,那个像梅花。

    既然能比作花,自然也能比作宅子的,我就是这宅子。

    ” 展昭笑道:“为什么是这宅子?不能更漂亮些吗?” 若真的要把女子比作宅子,也未尝不可。

    这世上的宅子多种多样,有纤巧灵秀的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浴血山河 干物妹也要当漫画家 上位 重生之围棋梦 重生之等你长大 剑道真解 那些惨不忍睹的日子 宝鉴 我身体里有只鬼 第101次逃婚(上) 房产大玩家 文娱帝国 秘书长 驻京办主任4 驻京办主任 凤兄 局长日记 朝夕之间 官路十八弯1 进步 隔壁那个饭桶 官运 被照美冥挖了出来 我把女骑士养成死宅女 幻符 浴血山河 诛仙 我是大玩家 极品天王 鉴宝大师 校花的终极护卫(校花的全能保安) 资本对决 被诅咒成猫后我成了万人迷 那些惨不忍睹的日子 文娱帝国 大戏骨 天下珍藏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官路十八弯1 隔壁那个饭桶 精灵之黑暗崛起 魔法师的幸福时光5:绿色森林 魔法师的幸福时光3:空痕 寻情仙使 武侠大宗师 黄河鬼棺之1:镇河印 无双七绝 长安乱 落日大旗 九州·缥缈录2·苍云古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