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红楼(44)(3/3)
宝玉来。
等出了栊翠庵,史湘云才道:“那些茶器,确实是有来历。
可谁如今还抱着八百年前,名人用过的碗吃饭不成。
也不过如此。
哪里就比别人更清雅了呢。
”
薛宝钗点了点史湘云道:“这话未免太刻薄了些。
”
不说贾家的热闹,只说林雨桐拿着掌柜的用八百两银子收回来的三幅画,细细的欣赏。
说实话,这些鉴赏,自己还真不懂。
就听掌柜的兴奋的道:“这可真是好买卖。
这些可是前朝名家之作,三千两银子都买不下来。
如今才花了几百两银子。
”
“这就是一笔生意赚了两千多两银子。
”林雨桐笑道。
“哪里就只有两千两银子。
是一幅画三千两银子。
三幅就是九千两。
这三幅同时出售,价格还能在网上涨。
因为这恰好是这位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极有代表性。
”掌柜的说的唾沫横飞。
“啊!”林雨桐轻笑一声,估计贾母只知道藏私,却不知道这里面有些物件的价值。
“这东西,落在懂行的人眼里,自是价值千金。
落在不懂行的人眼里,也就是一副画。
还是一副挂出来都不鲜亮的画。
估计人家还觉得,这几张破纸能卖这么多,已经算是不错了。
”
掌柜的摇摇头,道:“这要是贾家的大老爷和二老爷过手,可就肯定不可能让咱们捡漏了。
我这就纳闷了,一家子人相互防备着,可不等着叫外人钻空子吗。
”
林雨桐摇头失笑道:“谁说不是呢。
所以说,家和万事兴。
这家里不和,可不就是败家的根本。
”
却说平儿手里接了八百两银子,心里才踏实了起来。
这日子还是能糊弄下去了。
对王熙凤道:“也就几卷子字画,得了八百两的银子。
还算是公道。
二爷以前偷了大老爷书房的画,一副也就两百两银子了。
”
王熙凤心里一乐,能给出八百两,那就证明物件的本身,比着八百两多得多。
有那么一瞬,她都想干脆自己收了算了。
但是理智还是占了上风。
这东西千万不能跟自己沾上关系,否则叫府里知道了,那可真是要坏事的。
她抚着自己的肚子道:“赶紧给太太送去,省的又疑心你。
以后这银子到手,你别回我的屋子,直接送过去就好。
瓜田李下的,省的太太误会,还以为我在里面抽了一成。
”
平儿点头应了,转身就出门。
不想还没出院子,就跟回来的贾琏碰了个面对面。
“这都多会子了,还往外跑。
性子越来越野了。
你们奶奶肚子里那是金疙瘩,爷不敢让她伺候,如今你也不打算伺候了是吧。
”贾琏气哼哼的,也不知道又在哪里过的不如意了。
平儿认命的跟在她身后,两人回了平儿的屋子。
此时平儿才道:“爷这是在哪又喝多了吧。
”
“哪里就喝多了,你这蹄子。
怀里揣了什么,别以为爷不知道。
现拿两百两来,爷有用。
”贾琏听旺儿说平儿从鸳鸯那里拿了一个匣子,就知道这闹得是什么鬼。
这才急匆匆的赶回来,过手的银子不刮一层,谁能甘心。
“只有八百两银子,爷还要二百两。
我的爷啊,你可叫我怎么跟太太报账。
”平儿赶紧躲了一下,不敢叫贾琏得手。
“你如今可还不老实。
心里不向着自家男人,能向着谁。
我就不信你那主子,一点没沾手。
”贾琏对着平儿冷笑道。
“二爷这话,好叫人心寒。
你不见二奶奶这些日子什么时候出过院子了。
这肚子里还有孩子,爷不说体贴些,还来说这话戳人心窝子。
”平儿赌咒道:“我们主仆但凡动用了一分银子,就叫我们不得好死。
”
“罢罢罢,没有就没有,什么话都敢说。
”贾琏见平儿不似作伪,就道:“真得给我二百两。
我在城东瞧见一个小铺子。
虽是铺面小,但价钱也不贵,差点银子就能买下。
你奶奶肚子里怀着呢,这要是儿子,咱们的开销可不更大了。
我能不计算着。
反正那东西就从你手里过了。
当铺的掌柜我认识。
打一声招呼,就露不了馅,你怕什么。
你只说六百两,要是太太不信,就叫他们只管去当铺打听去。
太太都知道往自己兜里搂,你怎么就这么傻,不知道往自家搂呢。
跟你主子一样,一对傻狍子。
”
这话还真叫平儿无法反驳。
沉吟半晌,才取了两百两递过去,“说好的买铺子的,要叫我知道这银子帖给你哪个相好的了。
这事咱俩不算完。
”
贾琏伸手,猛地将银票拿过来,道:“啰嗦!爷的事,以后少管。
”
“你个没良心的……”一句话都没骂完,贾琏已经甩着帘子出了了。
气的平儿在屋里哭了一场,才去了正房,告诉了王熙凤一声。
“谁让咱们碰上了这么个爷们了呢。
”王熙凤面色平静的很,“只这些你也不必回我,闹心。
你多劝着就罢了。
”竟是一副撒手不管的姿态。
平儿终于后知后觉的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这奶奶对二爷的态度明显不对啊。
她有些惶恐。
是的!她终于害怕了。
奶奶确实不对劲了,自从自己成了姨娘,奶奶对自己和二爷真的不一样的。
她压下心头的恐慌,想要解释什么。
王熙凤却催促道:“赶紧去把银子送去吧。
一会子不定大太太听到信了,也来要银子。
我看你怎么着。
没银子不给说的过去,手里攥着银子却不给,这可就说不过去了。
真闹起来,你又少不得受委屈。
”
平儿这才顾不得其他,赶紧去了。
周瑞家的一见六百两银子,先就不信。
似笑非笑的道:“只这点银子不成。
”
平儿也不是善茬,就道:“往常在嫂子女婿那铺子里当东西,凡是字画都是二百两。
这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价码。
难道嫂子还知道另外的行情不成。
”
周瑞家的一噎,这话可要人命了。
这家里的主子们,没去当过东西的不多。
二百两算是高价了。
如今自己再说什么,不就是承认了自己知道自家的女婿坑人一样吗。
这府里哪一个是讲道理的,回头再找自己的茬,叫自己补银子,可不就亏大了。
所以,明知道平儿给的这个数目不对,可也不能发作。
不光不能发作,还得在太太面前给她们遮掩。
她强自笑道:“我这不是以为行情能好点吗。
”
平儿也不再挤兑,交代清楚,就转身回去了。
周瑞家的心里暗恨,但还是不得不把银子给太太送回屋里去。
“数目可对。
”王夫人问道。
“大数目不差什么。
平儿要贪,也就是三五十两银子。
估计也是给二奶奶了。
大面上是对的。
”周瑞家的咬牙道:“这些个古玩,碰见爱它的人,那就是万金不换,若是时运不对,碰上不爱的人,那真是卖不上价钱的。
”她将以往从冷子兴那里听来的生意经说给王夫人听。
王夫人这才作罢。
将银子收了。
道:“明儿就将月钱发下去吧。
”
不想第二天,贾家有又一事,就是贾母在园子里吹了风,竟是着凉了。
王熙凤准备了不少东西,先将刘姥姥送走。
听闻老太太病了,才不得不踏出院子,给老太太请安。
刚进屋子,就听贾母说道,“如今儿孙就在跟前,唯独缺了敏儿。
只打发人叫了林姑爷来,把黛玉也叫来,有些日子没见了。
想得慌。
”
王熙凤心里一叹,这都病了,而且明显是真病了。
要不然鸳鸯不会折腾出这么大的阵仗来。
人都病了,还惦记着人家林家干什么。
从来都是只有儿子在床前伺疾的,哪里见过女婿伺候丈母娘的。
真是越老越昏聩了。
普通百姓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林姑父如今的身份。
人家凭什么要满足你的要求啊。
还真有贾珍接过话茬,叫贾琏去请人。
贾琏哪里肯接话,见王熙凤进来,,就先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