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明朝朱元璋> 第101章 政通人和 洪武盛世

第101章 政通人和 洪武盛世(3/3)

谈声此起彼伏。

     当地的老驿卒感慨:“以前这里十天半月都见不到几个外人,现在天天跟过节似的,连西域的商人都常来。

    ” 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

    有长安打底,各大城池外城开始扩建,宽阔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酒楼、茶馆、戏楼鳞次栉比。

    每逢节庆,大街张灯结彩,舞龙舞狮、杂耍表演轮番登场,热闹非凡。

     孩子们举着糖人,穿梭在人群中嬉笑打闹,老人们坐在茶馆里,一边品着新茶,一边谈论着新政带来的变化。

     冬至祭天仪式当天,朱元璋身着祭服,站在天坛之上,望着长安城外新开辟的万亩良田。

     麦田一望无际,虽已入冬,却能想象到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勃。

     杨宪治理关中六年卓有成效,伊始便贴出《安民十二策》,首条便是“复籍归田”——凡流散百姓持旧户牒返乡者,除可赐予永业田三亩外,每丁额外分给皇田七亩,官府供耕牛一头、铁犁一具、稻麦种三斗。

     关中旧有龙首渠、郑白渠等灌溉系统,因战乱淤塞多年。

     朱文正征服瓦剌后,征发瓦剌牧民两万,组成“渠工营”,交予杨宪。

    杨宪也颇为争气,自己头戴斗笠、脚穿麻鞋,每日在渠边督工。

     他采纳当地老匠建议,在龙首渠上游修筑简易水闸,又沿渠栽种耐旱的榆树、槐树固堤,修复扩建郑国渠、三白渠,灌溉面积超越秦汉。

     当清澈的渠水重新流入长安北郊的万亩良田时,百姓跪伏渠边,称其为“杨公渠”。

    据《长安府志》载,当年秋熟,仅泾阳一县的稻米、小麦产量便较洪武元年增长六成。

     关中平原再度成为膏壤沃野、天府之国,关中八百里秦川稻麦轮作,维持双丰格局,彻底摆脱对川蜀地区的粮食依赖,实现自给自足。

     洪武盛世俨然已经来临。

     喜欢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请大家收藏:()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无名剑主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明朝的名义 衣冠谋冢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英烈传奇 道藏辑要 伪装者:被明镜震惊的我爆装备了 史上最强县令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笔架叉将军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绝品仙尊 灵气复苏:全民海克斯 屌丝奶爸变男神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踏雪寻青梅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史上最弱男主角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江湖第一刺客诈死之后 衣冠谋冢 道藏辑要 万化仙主,从捡漏废丹开始! 综武从抓邀月开始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云起惊鸿客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大明辽国公 神雕:龙女为后,贵妃黄蓉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天宇守护神 诗泪洒江湖 大明第一墙头草 我,大楚最狂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