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争鸣(13)(3/3)
,又有药物的效用。
老顾客们纷纷买单,解了湖韵茶厂的燃眉之急。
不久,南风制药便彻底从湖韵茶厂分离了出去,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从专攻中老年市场,发展到中青年、青少年,减肥药、健脑药、药妆等都是其重点分类。
不过南风制药名字里有“制药”二字,也的确有正规药品的生产线。
它从国外引进技术,拿到许可,可以生产某几款治疗癌症、减缓末期病痛的药物。
函省不少医院都和它建立了合作关系。
“它现在不行了,主要还是因为保健品的红利期已经过了。
”李疏说:“早些年大家对保健品不熟悉,只懂得看广告,越贵越要买,别人家都买了,自家不买,那就是跌份儿。
但现在除了一小部分人还痴迷其中,大部分人都不会把钱花在保健品上了,它失去最大一块利润,又没有研发其他药品的能力,只是靠引进,做成这样也是情理之中。
”
对南风制药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陈争打算亲自去一趟。
来的路上他和鸣寒就讨论过一种可能——梁岳泽当年给南风制药注资说不通,梁岳泽将梁老爷子和湖韵茶厂的交情摆出来,但这只是个没有说服力的借口,梁岳泽就算一定要帮,帮的也应该是茶厂,而不是南风制药。
然而事实是,云泉集团的资金盘活了南风制药。
梁岳泽是个商人,他有他的目的,他投资一个和云泉集团八竿子打不着的药厂,图的是什么?是从这个药厂赚钱?还是根本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刑警比普通人更多一份敏锐,药厂,除了可以生产药品,还能生产毒品。
这个猜想让陈争手脚发寒。
梁岳泽从来就没有真正放下金丝岛案,只是在蛰伏中等待机会,霍烨维的案子说不定和梁岳泽有关,梁岳泽知道“量天尺”的存在。
梁岳泽对他撒了很多谎,因为他是警察,而梁岳泽为了复仇,已经站在警察的对立面。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愿意相信梁岳泽牵扯到了毒品。
毒品在梁岳泽的复仇过程中,充当了哪一环?
陈争思考得过于投入,双眼直直地看着前方,连车已经到了南风制药,都没有察觉。
忽然,手背被温暖的手心覆盖,他猛然回神,才发现捉着自己手的是鸣寒。
鸣寒歪着头,手指在他手背上点了点,“想什么想得这么专心?手都握成拳头了。
”
陈争低头,忽然觉得有些好笑,他的右手还是紧握成拳,但左手被鸣寒握着,已经自然地松开了。
“想我们在路上讨论过的那件事。
”陈争推开车门,“走吧,去会一会这儿的负责人。
”
南风制药虽然关停了几条生产线,但整个公司仍在运作。
门卫将陈争和鸣寒拦住,看过证件和调查许可之后还是不肯放他们进去,“你们等一下,我要请示上级。
”
鸣寒打量门卫,这人长得牛高马大,要是脱了这身臃肿的门卫服,里面应当是精壮的身体。
不仅这个门卫,其他门卫身材也差不多。
他们也许并不是普通的门卫,而是高薪聘请的保安。
鸣寒看了陈争一眼,陈争小幅度点头。
这种公司一般不会有这样的保安,就算有,那也是为高层服务的,很难成群站在门口。
南风制药的疑点似乎更多了。
两人倒也没有仗着警察的身份强行越过门卫,不做声地等着,陈争目不斜视,鸣寒也只是随便扫了两眼。
十来分钟后,一个秘书模样的人快步走了过来,圆滑而客气地说:“陈警官,鸣警官,不好意思,让你们等这么久,哎,今天我们开会,耽误了点时间,这边请,这边请!”
来人自称名叫杜辉,是吴末的秘书,“吴总出差了,这一时半刻也回不来,实在是不好意思,你们有什么要查的,可以给我说,我一定尽全力协助。
”
南风制药最气派的是行政楼,背后是厂房。
杜辉将陈争和鸣寒带到顶楼,推开吴末的办公室,笑道:“吴总不在,我们在外面聊聊怎么样?”
他说的外面并不是走廊,而是他自己的办公室。
陈争说:“哪儿都行,吴总忙什么去了?”
杜辉很快泡好了茶,叹着气道:“这不是为了生存吗,这几年大家都不容易啊。
”
不等陈争问,杜辉自己就吐槽上了。
他是湖韵茶厂的老员工了,当初茶厂面临危机,他二话不说就跟着吴末干,经历过保健品盛世的好时光,这些年看着南风制药走下坡路,心里实在是不是滋味。
“消费者不吃以前那一套了,你跟他说这东西好,补充维生素,他马上就给你掏一兜水果出来,反问你能有水果便宜?”杜辉边说边摇头,保健品逐渐不行之后,正儿八经的药就变得格外重要,所以吴末和其他高层才四处奔波,拓展渠道,同时也想增加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度,再来一次转型。
听着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但陈争并不想被杜辉牵着鼻子走,说:“我还以为吴总去洛城了。
”
杜辉愣住,“啊?”
“云泉集团不就在洛城吗?”陈争说:“南风制药现在这个情况,自己努力求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和云泉集团商量再度注资嘛。
”
杜辉目光往下一转,“这就是领导们的考虑了,我只是个办事的秘书。
”
陈争问:“当年云泉集团注资的事,你也知道吧?”
杜辉张了张嘴,陈争觉得他下意识想要否认,但短暂的停顿后,他还是点了点头,“我听说过,这事对我们影响其实很大,要不是吴总拉来了那笔资金,我们很难从困境中走出来。
不过我那时也就是个无名小卒,吴总怎么和云泉集团谈的,我确实不知道。
”
陈争说:“那你们私底下总议论过吧,云泉集团,那么大一个企业,南风制药算是找到靠山了……诸如此类的?”
杜辉摇头,“顾不上,陈警官,不瞒你说,我们当年可以说是破釜沉舟,要是不成功,那大家就散伙,各自去讨生活。
每天都特别忙,钱一到,我们生产线是马上开工啊,销售更是没一刻轻松。
这么搞了大半年,终于上了正轨,我印象中已经没人讨论云泉集团那笔救急资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