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回过头来再看,愈加证实了甘扬的预测。
大约就在三年之后的2011年,这个名叫Somnio的牌子果然在市面上销声匿迹,连官网都不能登录了,只能在亚马逊上找到一个卖库存尾货的链接,价格是原本的一半,卖完收摊儿。
但在当时,丁之童还是觉得有些奇怪,甘扬的这些观点刚好说明这个行当没有做头,而他自己居然还打算做鞋。
Somnio至少搭上了一个网上定制购物的概念,所以才走到的上线发售这一步。
那几年,消费品网购正在风投圈子热起来,光凭这一点,稍微像点样子的东西总能做一两轮的融资。
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线下的方式规规矩矩地做跑鞋,估计一点水花都没有,直接就变成库存了。
人家创业都做互联网,你做鞋?是她那时笑着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甘扬却无所谓,他其实也没想好到底要怎么办,但总是自信乐观地认为,那条路会在他跑到尽头的时候,继续往前铺展。
那天晚上,甘扬还请了王怡过来吃饭。
丁之童只在去年他们跑纽马的时候见过王怡一面,直到这一天才算是真的认识了。
王怡还是留着一头规矩的圆寸,戴一副灰色胶框眼镜,看起来文文静静。
文静也许不是通常用来形容男性的词语,但用在他身上却很合适。
“这我女朋友丁之童,”甘扬给他们介绍,“这是王怡,我partner,我们说好了等他博士毕业一起做鞋。
”
王怡对她笑笑,有点尴尬,好像在说:你别听他胡诹。
丁之童也就笑笑,意思是:我懂。
公寓里只有西式厨房,炊具也不齐全,但甘扬总归有办法,还是做了挺丰盛的一餐,吃得宾主尽欢。
丁之童听两人聊天,才知道甘扬是从大二下半学期开始练长距离的,后来又在一个路跑者俱乐部里认识了王怡。
那个俱乐部没有专业运动员,但高手不少,每年都要搞一次类似集体旅行的封闭式集训,为马拉松比赛做准备。
那一年夏天的集训地点刚好就选在了伊萨卡,甘扬也参加了,和王怡睡上下铺。
那段时间,他们每天早上和下午各一次训练,低强度,但大运动量,无氧一天隔一天,有氧经常是120分钟起步,动不动就跑个低配速的40公里。
甘扬作为跑马的菜鸡,水泡、淤血是家常便饭,全靠王怡教他怎么处理,两人之间的友谊大概就是那时积累下的。
尽管自己现在也开始跑步了,丁之童还是不太能理解这种行径。
她也有主动找虐的时候,比如暑假去实习,给人家当廉价劳动力,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