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说书爆火!猴子偷桃笑翻全场(3/3)
后,御史台问及弹劾,杜如晦捋须缓言:“市井俚语,供人一乐耳。
那猴儿虽顽皮跳脱,然本心赤诚,后护高僧西行取经,历经磨难,终成正果。
此乃寓教于乐,何过之有?王博士…过虑了。
”
杜相一言,风向立转。
弹劾奏章,石沉大海。
保守派不甘,欲再联络御史上本。
奏章未递,御史台衙门外呼啦啦涌来一群短打汉子,领头的是几个常蹭醉仙居书听的闲汉(李恪暗中使了钱),举着歪扭“请愿书”:
“青天大老爷!俺们就指望着醉仙居听书解乏!不让讲,下了工憋闷出病谁管?”
“就是!听书咋就乱人心了?比耍钱强百倍!”
“不让听,俺们就天天坐衙门口候着!”
看着衙门外黑压压群情激愤的“听众”,御史们头皮发麻。
激起民怨,谁担此责?弹劾之事,终不了了之。
李恪闻讯,看着雅听轩日日爆满,嘴角勾起掌控的笑。
合上账本,心中盘算:西市已饱和,该在东市开分号了。
地段已看好…
“郎君!郎君!不好了!”长孙冲慌慌张张冲入,脸色煞白。
“何事?”李恪皱眉。
“坊…坊门外!涌来大批流民!拖家带口,把路堵死了!”长孙冲喘着粗气,“领头的是个拄棍老者,举着破碗,喊着‘关中的乡亲遭了旱灾,一路逃荒至此,求长安好心人赏口活命粮’…”
李恪心头一沉。
关中大旱,流民入京,早有风闻,未料如此之快涌至西市。
他疾步至临街雅间,猛地推开窗扇。
一股混杂尘土、汗馊与绝望的气息扑面。
坊门外空地,黑压压挤满人群,男女老少,破衣烂衫,面黄肌瘦。
许多人瘫坐在地,眼神空洞。
领头老者嘶哑乞求。
孩童啼哭、大人呻吟,交织一片。
醉仙居飘出的诱人饭菜香,与坊门外的凄惨饥馑,形成刺眼对比。
等位食客或面露不忍悄然退走,或皱眉掩鼻。
程咬金不知何时也站到窗边,脸上笑容消失,浓眉紧锁,眼中没了混不吝,只剩沉甸甸的凝重。
他猛地一拍窗框:“这帮混账东西!赈灾粮都喂了狗肚子吗?!”
李恪未语,目光如探照灯,缓缓扫过黑压压的人群。
青壮男子,骨架犹在;妇人眼中,求生未泯;半大孩童,手脚尚算利落…
绝望?混乱?
不!
李恪眼中最初的震动,瞬间化为灼灼精光!
这哪是麻烦?分明是老天爷送上门的最廉价、最急需的——劳力!开分店、扩工坊、修路铺桥…多少活计等人手!
他深吸气,压下心头狂喜,脸上迅速切换为凝重悲悯,转头对犹在骂骂咧咧的程咬金,沉痛而坚定道:
“国公爷,骂也无用。
人,已到眼前。
咱们这醉仙居…怕是要先搭起‘粥棚’了。
”
喜欢大唐躺平王请大家收藏:()大唐躺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