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明见万里(2/3)
变化。
有无数人会对陆离的选择进行攻击,说他背弃君主恩德,可偶尔的,也会遇到那么几个为他感到可惜的人,他们会为他假设若是没有选择曹操,他如今依旧是多么高洁的陆侍中。
又或者先帝未去,他如今或许已为三公。
有的时候无意间从他人口中听到这种言论,陆离都感觉很奇怪,他们口中那个陆离陆伯安,当真说的是自己吗,我都不知道我有这么多意难平。
人最不应该做的,一是过度怜惜别人,二是过度怜爱自己。
前者没有任何必要,后者没有任何收益。
坦白说,陆离最开始的时候真的有过心绪难平的时候,但时间是个很强大的东西,它足以抚平那些名为不甘,镌刻着难言的情绪。
而立之年的陆离或许还不足以真的走出来,不惑之年的陆离却已经可以视若等闲的听着那些有关自己的言论了。
别说那些言论了,就是刘宏此刻死而复生出现在他面前,他都能笑着跟对方分享这些年的见闻,以及曹操目前对于天下的攻略进度。
陛下,早就劝你长点心了,你偏偏选择相信你们老刘家的生子能力,死后真的洪水滔天了吧。
让你不虚心纳谏,有来世的话,可别再当皇帝了。
陆离觉得这是对方应得的,当然了,这种想法仅他自己一人知晓就足够了,倒是没有跟谁分享的必要。
话说回来,也不知道如今曹操他们在做什么?
————————————————————
邺城。
被陆离惦记着的一群人当然也没有闲着,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战后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处的,比如说对于其中的功过进行奖惩,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人进行提拔,对于伤亡的兵将进行抚恤。
粮草损耗的计算,兵器损耗的归纳,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忙得完全停不下来。
曹操能够在百忙之中还非常浪漫的给陆离回上两首诗,本身也可以称之为真爱了。
这待遇放在别人身上绝对会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但是放在陆离身上,就让人感觉还好,没有特别突出的那种感觉。
不就是两首诗吗,也就那样吧。
不过外人绝大多数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诗词往来,倒是郭嘉知晓,不是曹操主动找他分享的,而是陆离信件送来的时候他正好就在边上,曹操小小的失态完全没有逃过郭嘉的眼睛。
或许当事人自己不觉得,但郭嘉看的很清楚,陆离有的时候是真的很善于神来一笔的。
对方总觉得自己对于人心的解读不如他远矣,可实际上让郭嘉说的话,应该说他们对于人心解读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跟自己比起来,陆离更侧重于日常交际中对于一段关系塑造的把握。
说来也是奇怪,按照对方的经历来看,好多年都是在山野之中守孝,少与人存在交际,偏偏表现出了在交际过程中的那种信手拈来。
也不知道这是跟谁学的?
郭嘉心中隐隐划过一个答案,却又觉得不止如此。
有些东西不需要过度追根究底,别管对方怎么拥有的这份技能,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