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兵锋东指风雷动,卧龙岗前遇异才(1/3)
自长安挥师东向,三万阳安健儿,在林凡的亲自统帅之下,如同一股席卷残云的狂风,沿着官道,日夜兼程,向着烽火连天的徐州大地疾驰而去。
大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纪律严明,与曹军那烧杀抢掠的残暴行径,形成了鲜明对比,赢得了沿途百姓的交口称赞与暗中相助。
林凡深知此行任务之艰巨,徐州战局瞬息万变,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战场,方能阻止曹操的屠戮,并从其手中夺回战略主动。
因此,他下令大军轻装简从,除了必要的粮草辎重和那五十门作为杀手锏的“后膛线膛神炮”之外,其余冗余皆留于后方,由后续部队缓慢押运。
一路上,林凡的眉头始终微蹙。
他胯下的乌骓马虽然神骏非凡,日行千里,但大军的行进速度,终究受限于步卒的体能和道路的状况。
他手中的“百科手机”中,关于曹操此次攻徐的记载,虽然因他的出现而可能发生偏差,但那“鸡犬不留,泗水为之不流”的惨烈描述,依旧如同梦魇般萦绕在他的心头,让他片刻不敢耽搁。
“主公,前方斥候来报,已进入南阳郡地界。
再往前,便是豫州与徐州的交界之地了。
”随军出征的年轻谋士苏哲,字明允,策马来到林凡身边,轻声禀报道。
苏哲乃颍川寒门出身,年方二十有五,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然因不屑于攀附权贵,兼之对传统士族门阀的腐朽深感失望,故一直未曾出仕。
听闻林凡在冀州推行新政,打破门阀垄断,重用寒门才俊,更以“格物致知”的新学理念强军富民,心中大为向往,遂于林凡入主长安后,不远千里前来投奔。
林凡与之数番交谈,深感其见识不凡,思路清晰,且对自己的许多“新奇”想法颇能理解接受,便将其留在身边,委以参赞军务之职。
此刻,苏哲清秀的眉宇间带着一丝行军的疲惫,但眼神却依旧明亮而锐利。
“南阳……”林凡口中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南阳郡,在这个时代,可谓是藏龙卧虎之地。
历史上,如黄忠、文聘等名将,以及那位被后世传颂为“智绝”的诸葛孔明,都曾与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想起自己那部“百科手机”中,关于诸葛亮的记载。
这位被誉为“卧龙”的旷世奇才,此刻应该尚在南阳隆中隐居,躬耕苦读,静待明主。
若是能在此行途中,寻访到这位未来的蜀汉擎天玉柱,并将其招揽至麾下,那对于自己未来统一天下,匡扶汉室的大业,无疑将是如虎添翼!
只是,历史的轨迹,因自己的到来,早已发生了诸多改变。
这位“卧龙先生”,是否还会如历史上那般,在隆中隐居?又是否会轻易被自己这个“不速之客”所打动?林凡心中,并无十足的把握。
“主公,”苏哲见林凡似有所思,便开口道,“我军此番急行军,将士们已是人困马乏。
前方不远处,便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