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隆中雾霭隐龙踪,草庐对弈棋局深(1/3)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南阳郡,隆中。
辞别了卧龙岗那几间简朴的茅庐,林凡在徐庶的亲自陪同下,与苏哲及十数名亲卫,策马向着隆中山的方向行去。
沿途山道蜿蜒,溪流淙淙,春日的暖阳透过层层叠叠的翠绿枝叶,在布满青苔的石径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与不知名野花的淡淡馨香,令人心旷神怡。
林凡的心情,却不似这山中美景般轻松惬意。
他即将要去拜访的,是那位在中华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被后世无数人敬仰与传颂的“卧龙先生”——诸葛孔明!这位年仅二十余岁,便已胸怀天下,常自比管仲、乐毅的旷世奇才,究竟是何等风采?他又能否被自己这来自异世的灵魂所打动,改变那“命中注定”的轨迹,选择辅佐自己,共同开创一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林凡心中,充满了期待,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他知道,诸葛亮的选择,不仅仅关系到他能否得到一位经天纬地之才的辅佐,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他未来争霸天下的道路,将会面临何等样的挑战与变数。
“主公,前方那片被云雾环绕的山坳,便是孔明隐居的草庐所在了。
”徐庶勒住马缰,指着远处一片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青翠山谷,轻声说道。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对挚友的敬重与几分对林凡此行结果的未知。
林凡顺着徐庶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山谷之中,云蒸霞蔚,林木茂密,隐约可见几处茅庐的屋顶,在晨曦的薄雾中,如仙境般缥缈。
一股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果然是好一处藏龙卧虎之地!”林凡由衷赞叹道。
他示意随从卫士在谷口等候,自己则与徐庶、苏哲二人,徒步向着那片茅庐行去。
山路崎岖,青石板上还带着昨夜雨露的湿滑。
三人缓步行走,衣袂在山风中微微拂动,除了偶尔的鸟鸣与溪流声,便只剩下他们踏在落叶之上的沙沙声响,更显得此地幽静深远。
行至一处茅庐之前,只见院门紧闭,四周静悄悄的,听不到丝毫人语。
徐庶上前,轻轻叩了叩柴扉,朗声道:“孔明贤弟,故人徐元直,携贵客前来拜访,不知贤弟可在?”
良久,庐内并无回应。
苏哲眉头微蹙,轻声道:“莫非孔明先生外出未归?”
林凡心中亦是一沉,暗道莫非此行要无功而返?他想起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难道自己也要经历这般波折?
就在此时,邻近的另一处茅庐中,走出来一位头梳双髻、身着朴素布裙的年轻女子,她手中提着一个竹篮,篮中盛放着一些刚采摘的野菜,见到院外的林凡等人,先是微微一怔,随即敛衽一礼,声音清脆地说道:“几位可是寻我家夫君诸葛孔明?”
林凡与徐庶皆是一愣,徐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原来是弟妹,失敬失敬。
我乃徐元直,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