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兵锋东指风雷动,卧龙岗前遇异才(2/3)
阳郡治宛城。
依明允之见,大军可在宛城左近,稍作休整一两日,补充粮草,并遣精干斥候,深入徐州,探明曹军主力确切动向及彭城战况,方好定下一步进军之策。
”
林凡微微颔首:“明允所言极是。
宛城乃南阳大郡,物产丰饶,亦是通往豫、徐之要冲。
我军在此休整,既可恢复体力,亦可震慑宵小,并进一步探明曹军动向,一举三得。
”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西南方向,那里正是隆中卧龙岗所在的大致方位,状似不经意地问道:“我曾听闻,南阳境内,有一处名为‘卧龙岗’的所在,山清水秀,常有高人雅士隐居。
不知明允先生,可曾听闻此地有何异才?”
苏哲闻言,略作思索,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拱手道:“主公博闻强识,明允佩服。
卧龙岗确有其地,山势绵延,林木葱郁,倒也是个隐居的好去处。
明允早年游学之时,亦曾听闻,颍川徐庶徐元直,因避祸远游,曾在此地结庐而居,与当地几位青年才俊,如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等人,过从甚密,常于月下松间,品茗弈棋,纵论天下大局,皆是胸怀韬略,不甘寂寞之人。
只是,徐元直此人,行踪不定,如今是否仍在卧龙岗,明允亦不敢断言。
”
“哦?徐庶徐元直?”林凡心中一动!徐庶,那可是历史上向刘备举荐诸葛亮的关键人物!而且徐庶本人亦是不可多得的军师之才!若能先得徐庶,再由他引荐,寻访诸葛孔明,岂非事半功倍?
“正是此人。
”苏哲肯定道,“听闻此人不仅学识渊博,早年更是一位任侠仗义之士,曾为友复仇,后痛改前非,折节向学,其才华品行,在颍川士林之中,颇有赞誉。
若主公有心延揽,不妨亲自前往卧龙岗寻访一二。
以主公如今之仁义威名,以及礼贤下士之风范,若能遇上,或许能有所获。
”
苏哲的建议,发自肺腑。
他深知主公求贤若渴,且不拘一格降人才,若能为主公引荐贤才,亦是自己的一份功劳。
“好!”林凡当即拍板,“明允先生所言甚是!待大军在宛城安顿妥当,本将便亲自带上几名亲卫,备上薄礼,前往卧龙岗一行,寻访这位徐元直先生!若真能得遇高贤,亦不枉此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知道,自己麾下虽然已有田丰这等顶级谋士坐镇长安,赵武、林大壮等猛将也逐渐成长起来,但随着地盘的扩大和未来战事的升级,对各种顶尖人才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尤其是像诸葛亮、徐庶这等既懂战略、又擅内政,甚至还能领兵打仗的全才,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他必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明珠,一一揽入怀中。
大军抵达宛城附近之后,便依山傍水,扎下营寨。
林凡一面下令将士们抓紧时间休整,一面派遣大量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