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长江,濡须口水域,阳安军水师旗舰。
这周瑜小子,是铁了心要跟老子死磕到底了!林凡站在摇晃的旗舰甲板上,看着四面八方如同疯狗般扑上来的江东战船,以及己方水师那越来越吃紧的防线,额头上的青筋都快爆出来了。
甘宁那小子,确实是条好汉!带着手底下那帮水匪出身的老兄弟和新招的徐州兵,硬是顶住了江东军好几轮猛攻。
可毕竟人少船也破,好几艘改装的民船都被人家给凿沉了,连那几艘宝贝疙瘩似的“蒸汽明轮快船”,也因为江面太窄,施展不开,被对方的“火龙舟”烧得够呛,其中一艘已经浓烟滚滚,眼瞅着就要不行了。
再这么下去,不用等孙策那小子露面,光是周瑜这先锋,就能把自己这点水师家底给耗光了!
“主公莫慌!”一个清朗而沉稳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林凡回头一看,只见诸葛亮羽扇纶巾,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模样。
他身边,徐庶和庞统也是神色凝重,但眼中却并无多少慌乱。
“孔明先生,都这个时候了,你老人家还有心情摇扇子?”林凡没好气地说道,他现在是真有点急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莫测高深的意味:“大司马,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之困,何足挂齿?亮在出征之前,曾为主公备下三个锦囊,言明若遇危局,可依次拆阅。
如今,第一个锦囊,大司马已用。
这第二个锦囊,或许……能解眼前之危。
”
说着,他从袖中又取出一个小巧的锦囊,双手奉上。
林凡一愣,他娘的,差点把这茬给忘了!诸葛亮这小子,神神叨叨的,还真给他准备了锦囊妙计!
他迫不及待地接过锦囊,拆开一看,只见里面只有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用清秀的蝇头小楷,写着八个字:
“虚张声势,火攻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