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三载耕耘功成去,万民空巷送青天(2/3)
能为他们做主的‘龙青天’。
你在定远的经验,你的胆识,你的公正,正是楚州最需要的。
”
没过几日,神都的圣旨便抵达了定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定远县令龙天策,治县三载,功绩卓着,民心所向。
今楚州刺史缺,特擢升龙天策为楚州刺史,即刻启程,勿使延误。
其所带幕僚、属吏,皆随调任,另有任用。
钦此。
”
圣旨宣读完毕,整个定远县衙一片肃穆。
夜凌、黄强、刘晔、邓铿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激动与不舍交织的神情——激动的是龙天策得到朝廷重用,不舍的是,他们即将离开这片挥洒了三年汗水的土地。
消息很快传遍了定远县。
起初,百姓们以为是谣言,纷纷跑到县衙门口打探。
当看到衙役们开始收拾行装,当听到龙天策亲口确认时,整个定远,瞬间被巨大的悲伤笼罩。
“龙大人要走了?”
“为什么要调走我们的龙大人?”
“楚州那么远,我们以后想见大人,可就难了……”
悲伤像潮水一样,淹没了这座刚刚焕发生机的县城。
离别的那一天,天色微明,定远县城的主干道上,早已挤满了百姓。
从县衙到城门,数里长的路上,站满了人——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孩子的妇女,扛着锄头的农夫,纺车旁的姑娘,甚至连学堂里的孩童,都由先生领着,站在路边。
没有喧哗,只有压抑的啜泣声。
龙天策穿着一身青布官服,带着玉倾城和众幕僚、属吏,走出县衙。
看到眼前的景象,他心中一酸,停下脚步。
“乡亲们……”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龙大人!您别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上前,正是当年在黄竹村失去儿子的吴老汉。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您走了,谁来为我们做主啊?”
“吴老爹,您起来。
”龙天策连忙扶起他,眼眶也红了,“朝廷有旨,我不能抗命。
但楚州离定远不远,我会时常回来看看的。
”
“龙大人,这是我们连夜织的布,您带着路上用。
”几个妇女捧着一匹匹崭新的细布,塞到玉倾城手里,布上还绣着“定远百姓敬赠”几个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人,这是新收的小米,您带上……”
“大人,这是我儿子画的您的画像,您别嫌弃……”
百姓们纷纷上前,把自家最珍贵的东西往他们手里塞——一袋小米,一双布鞋,一幅稚拙的画像……东西虽微薄,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情意。
一个五六岁的孩童,挣脱母亲的手,跑到龙天策面前,仰着小脸问:“龙大人,您还会回来吗?我还想听您讲打强盗的故事。
”
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