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烽烟未冷故魂在,禅杖换作教鞭来(2/3)
从那天起,幽州军营的校场上,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个穿着僧袍的光头和尚,手持一根沉重的铁禅杖(代替了当年的长枪),每天天不亮就出现在校场上,对着一群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士兵,进行着近乎残酷的训练。
鲁元达的训练方法,严苛得近乎不近人情。
体能训练,他要求士兵负重三十斤,绕着军营跑五十圈,最后一名,罚抄《武经总要》一百遍;
格斗训练,他亲自下场,铁禅杖舞得虎虎生风,不管对方是谁,下手绝不留情,常常把士兵打得鼻青脸肿;
战术训练,他模拟了当年破锋小队遭遇的各种陷阱和绝境,让士兵们在生死边缘反复挣扎,稍有不慎,就是“阵亡”的惩罚。
“疼吗?”一次格斗训练后,鲁元达看着被自己一禅杖扫倒在地、嘴角流血的年轻士兵,冷冷地问。
士兵咬着牙,爬起来,挺直脊梁:“不疼!请教头再赐教!”
鲁元达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却依旧板着脸:“再来!”
士兵们私下里都叫他“活阎王”,说他比战场上的敌人还可怕。
有人受不了这种折磨,偷偷跑去找龙天策告状。
龙天策只是笑着说:“子了大师的训练,看着残酷,实则是在保命。
你们去问问老兵,当年破锋小队为什么能以一敌十,靠的就是这种不要命的训练。
”
玉倾城偶尔会带着伤药来看望,看着那些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士兵,有些不忍:“大师,是不是……太严格了些?”
鲁元达正在擦拭他的铁禅杖,闻言动作一顿,声音低沉:“公主殿下,战场上,敌人不会因为他们年轻就手下留情。
我今日对他们狠一分,他们明天在战场上,就多一分活下来的希望。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我不能……再让任何一个‘破锋’的弟兄,白白送死。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玉倾城看着他眼中深藏的伤痛,便明白了他的苦心。
这严苛的训练背后,是对逝去弟兄的愧疚,是对生命的敬畏,是那份从未放下的责任。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的破锋小队,在鲁元达的“魔鬼训练”下,悄然发生着变化。
士兵们的皮肤晒黑了,肌肉结实了,眼神从最初的畏惧,变成了如今的坚韧和锐利。
他们不再抱怨训练的残酷,反而以能加入破锋小队为荣,以能得到鲁元达一句“尚可”的评价为傲。
他们开始理解鲁教头的苦心。
在一次模拟“被突厥骑兵包围”的战术训练中,队长李虎带着队员,用鲁元达教的“凿穿战术”,以伤亡三人的代价,“歼灭”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训练结束后,李虎走到鲁元达面前,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教头,谢谢您。
”
鲁元达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依旧板着脸:“别得意。
这只是模拟,真到了战场,敌人的刀,可比我的禅杖快多了。
”
但他转身离开时,嘴角却悄悄勾起了一抹极淡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