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忠良被贬朝野震,直臣怒斥帝王威(1/3)
神都洛阳的秋意,带着刺骨的寒意,浸透了太极殿的每一寸角落。
秦正阳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眼下的乌青显示出他连日来的焦虑与挣扎。
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一半是世家们声泪俱下的“劝谏”,一半是豫章流民的告急文书。
“陛下,豫章流民已涌入江州,若再无妥善安置,恐生民变!”崔应龙跪在殿中,声音带着刻意的嘶哑,“这一切,皆因新政触动天怒,若陛下再迟疑,恐江南半壁江山难保啊!”
“陛下,龙天策在幽州一手遮天,听闻已暗中联络奚族,私藏军械,其心叵测!”卢玄紧接着上奏,将早已编造好的“罪证”呈上,“若等他羽翼丰满,再想处置,为时晚矣!”
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世家官员,纷纷附和,朝堂之上,再次响起一片要求罢免龙天策、废除新政的呼声。
他们的言辞,比以往更加激烈,甚至隐隐带着“若陛下不从,我等便辞官归隐”的威胁。
秦正阳的手指,紧紧攥着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
他看向站在朝班末尾的蓝文博、程咬金等忠臣,他们欲言又止,显然也被眼前的局势所迫——豫章蝗灾确实严重,流民确实需要安抚,世家的势力确实庞大,若真逼得他们集体反水,大唐的根基都可能动摇。
“罢了……”秦正阳闭上眼睛,长长的叹了口气,声音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传朕旨意……”
当圣旨的内容从内侍口中传出时,整个太极殿鸦雀无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侯、幽州节度使龙天策,推行新政操之过急,引发朝野动荡,兼之豫章蝗灾,天示警诫,难辞其咎。
即日起,罢黜其幽州节度使、镇北侯之职,贬为汴州杞县县令,即刻离京赴任,不得延误。
其在幽州推行之‘官绅一体纳粮’等新政,暂行搁置,由幽州别驾刘晔暂行署理幽州事务。
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崔应龙、卢玄等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却假意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跪地谢恩:“陛下圣明!”
蓝文博、程天放等人,面如死灰,却无力反驳,只能眼睁睁看着这道荒唐的圣旨.成为现实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神都。
当传到特进明弈的府邸时,这位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正在书房里,用颤抖的手,批注着一部《贞观政要》。
他曾担任尚书右丞,因智破邗沟覆船案而名满天下,更因敢于直言进谏,五次拜相,又五次被罢相,却始终初心不改。
“你说什么?”明弈猛地抬起头,浑浊却锐利的眼睛死死盯着前来报信的家仆,花白的胡须因愤怒而颤抖,“陛下……罢黜了龙天策?贬去杞县做县令?”
“是……是真的,老爷。
”家仆战战兢兢地回答,“朝堂上,崔、卢等世家大臣,都说龙将军推行新政触怒上天,才招致蝗灾……陛下便下了旨。
”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