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凤凰振翅开新局,红妆亦敢破樊笼(2/3)
这是明摆着抢我们的饭碗!”
“抢饭碗还是小事!”另一个花白胡子的老秀才,颤巍巍地说,“让女子读书?《礼记》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们识了字,懂了道理,还会安分守己吗?怕是要翻天了!这是动摇国本,是离经叛道啊!”
这些地头蛇,不仅垄断了杞县的商业、土地,更牢牢掌控着思想上的话语权。
在他们看来,女子就该在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依附于男人而存在。
玉倾城的举措,不仅触动了他们的经济利益(纺织业),更颠覆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等级秩序。
“这凤凰公主,分明是在帮龙天策造势!”郑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她知道龙天策在明面上不好过多干预民生,便自己出面,用‘凤凰公主’的身份,拉拢人心!先是男人,现在又是女人,这是要把全县的人都绑在他们夫妻的战车上!”
“那我们怎么办?”王大户急道,“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们把我们的生意抢了,把规矩破了吧?”
郑三阴恻恻地说:“好办。
她要办纺织坊,我们就断她的原料!杞县的棉花、蚕丝,大多在我们手里,不卖给他,看她怎么织!她要办女子学堂,我们就煽动百姓,说女子读书是‘不祥之兆’,会引来天灾人祸,看谁敢送女儿去!”
“对!就这么办!”众人纷纷附和。
然而,他们低估了玉倾城的准备和决心。
针对原料短缺,玉倾城早有准备。
她从幽州带来的物资中,就有一批优质棉花和蚕丝,足够支撑纺织坊初期的运转。
同时,她让人张贴告示,鼓励百姓自己种植棉花、养蚕,县衙会以高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收购,从源头上打破豪强的垄断。
“自家种的棉花,能卖更高的价,还能让婆娘去纺织坊挣钱,这是好事啊!”不少百姓动了心,开始盘算着来年扩大种植。
针对女子学堂的阻挠,玉倾城更是亲力亲为。
她带着白鸽、颜清,亲自下乡,走访百姓家,耐心解释:“女子读书,不是让她们抛头露面去当官,而是让她们识得字,算得清账目,不至于被人蒙骗;学得好手艺,能自食其力,不用事事仰人鼻息。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还以凤凰公主的名义,承诺:凡送女儿入学的家庭,可减免部分徭役;学堂的女学生,若表现优异,还能被推荐到州府甚至神都的官办纺织局任职。
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渐渐打消了百姓的顾虑。
第一个送女儿入学的,是杞县东边的一个贫农张老栓。
他的女儿杏花,聪明伶俐,却因家贫,只能在家放牛。
玉倾城亲自去他家劝说,张老栓被说动,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把杏花送进了学堂。
杏花穿上学堂统一发放的青色校服,拿着崭新的毛笔,激动得一夜没睡。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