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六艺传薪惊世俗,红妆执卷开先河(2/3)
劲装,腰间挎着弓箭,眼神锐利如昔——她将教授“射”与“御”。
这些年的军旅生涯,让她的骑射功夫,丝毫不输男子。
颜清捧着一卷竹简,气质温婉——她负责“书”与“数”。
她出身书香门第,一手簪花小楷清丽娟秀,算术更是精准。
白鸽则抱着一架七弦琴,笑容明媚——她擅长“乐”。
在龙天策府中,她常以琴音舒缓众人的疲惫,对乐理颇有研究。
而玉倾城自己,则亲自教授“礼”。
只是她所教的“礼”,并非刻板的尊卑等级,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交往的得体,以及对家国的责任感。
“今日,我们开始学‘射’。
”玉倾城的声音清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们或许会问,女子为何要学射箭?我告诉你们,学会射箭,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在危难时刻,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这不是男子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该拥有的本领。
”
说罢,冷月上前一步,取过一把特制的小弓(比男子用的轻),搭上箭矢,对准远处的靶子(用稻草扎成)。
只见她凝神屏气,手腕轻扬,“嗖”的一声,箭矢稳稳射中靶心。
女学生们发出一阵惊呼,眼中闪烁着好奇与羡慕。
“谁先来试试?”冷月的声音,虽清冷却温和。
杏花犹豫了一下,举起了手。
她从小在田间劳作,手臂有几分力气。
冷月耐心地教她握弓、瞄准、发力。
杏花第一次尝试,箭矢偏得离谱,引得其他学生一阵轻笑。
但她并未气馁,在冷月的指导下,一次又一次地练习。
玉倾城站在一旁,看着杏花倔强的身影,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打破偏见的第一步,就是让这些女孩相信,自己能做到。
与此同时,“礼”的课堂上,玉倾城正为学生们讲解《诗经·邶风·击鼓》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句话,世人多以为是男女情爱,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责任’二字。
”玉倾城的目光扫过学生们,“无论男女,都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身边的人负责。
夫妻之间,应是相互扶持,而非一方依附另一方;家国之间,应是人人有责,而非只靠男子冲锋陷阵。
”
她的讲解,新颖而深刻,让女学生们听得入了迷。
颜清的“书”课上,她教的不仅是笔画,更是文字背后的意义。
她写下“安”字,解释道:“宝盖头代表家,下面是‘女’,可见古人也知,家中有女子,才能安宁。
女子并非附庸,而是家的根基。
”
白鸽的“乐”课上,她弹奏的并非靡靡之音,而是激昂的《从军行》。
“音乐不仅能悦人耳目,更能鼓舞人心。
你们听这旋律,感受到的是保家卫国的壮志,这壮志,女子亦应有之。
”
这一幕幕,被偷偷围观的百姓看在眼里,也被郑三派来的人报回了府邸。
郑三坐在太师椅上,听着手下的汇报,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
“她……她们真的在教女子射箭?还讲什么‘女子亦可保家卫国’?”郑三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