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新修氏族定乾坤,旧门倾颓换新天(2/3)
旨:“臣,宋玉,遵旨。
”
龙冰雪闻讯赶来,看着丈夫手中的圣旨,眼中带着一丝担忧:“编撰《氏族志》,必然会得罪所有世家,你……”
宋玉握住妻子的手,指尖微凉,语气却很坚定:“我知道。
但此事,于国有利,于陛下有利,也于……天下寒门有利。
冰雪,你等了我这么多年,不就是盼着我能做些有意义的事吗?”
龙冰雪看着他眼中的光芒,点了点头:“我支持你。
只是万事小心,那些世家,不会善罢甘休。
”
“我明白。
”宋玉微微一笑,“我只需秉持公心,以事实为依据,以陛下的旨意为准绳,他们纵想发难,也找不到借口。
”
他随即开始组建编撰班子,所选之人,皆是翰林院中有才华、出身寒门、且品行端正的学士,其中不乏曾被世家打压过的才俊。
他们聚集在翰林院的编书处,废寝忘食,开始查阅史料,搜集各氏族的功勋、劣迹、代表人物的言行事迹。
编撰工作,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阻力。
韦家派人送来厚礼,希望能将韦氏的排名提高一些,被宋玉原封不动地退回;柳家试图贿赂编撰的学士,被宋玉发现后,直接将人移交刑部;费无极更是亲自登门,以“同乡之谊”(宋玉祖籍与费无极同属兖州)拉拢,却被宋玉以“在编书,不敢擅离职守”为由,拒之门外。
“一个白发怪物,也敢在我等面前装清高!”费无极被拒后,在府中怒摔茶杯,“他以为有龙天策撑腰,就能无法无天?我倒要看看,他编出来的东西,能不能过得了朝堂这一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面对种种压力与挑衅,宋玉始终不为所动。
他将自己关在编书处,每日与古籍为伴,与学士们讨论,严格按照“功勋、忠节、学识”三条标准,逐一评定。
对于秦姓皇族,他依据皇帝的旨意,列为一等,但并非所有皇族都能入列,只有那些有实打实功勋、品德端正者,才能被收录;对于关中世家,他不包庇不贬低,有大功者(如韦氏祖上曾有护国之功)如实记载,有劣迹者(如柳氏曾勾结外戚)也毫不隐瞒,并根据综合评定,将其排名大幅下调;对于一些新兴的家族,如龙天策的龙家(虽非大姓,但龙天策功勋卓着)、高士仓的高家(世代清廉,高士仓本人政绩斐然),则根据其贡献,给予了应有的排名。
龙天策偶尔会去编书处探望,看到宋玉伏案疾书的身影,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评定草稿,忍不住赞叹:“二姐夫,辛苦你了。
”
宋玉抬起头,白发在烛火下泛着微光:“能为陛下分忧,为天下正名,不辛苦。
倒是你,在京兆府,要多留意那些世家的动向,他们明着动不了我,怕是会在暗地里给你使绊子。
”
“放心。
”龙天策笑道,“我等着他们来。
”
新志问世:一记耳光,响彻长安
开武二十九年秋,历经一年多的编撰、修订、审核,《大唐氏族志》终于定稿。
当这部凝聚了宋玉及众学士心血的典籍,摆在朝堂之上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其上。
秦正阳亲自翻开,开篇便是“秦姓皇族,位列一等”,其后罗列的皇族成员,皆是功勋卓着、品行端正者,无可挑剔。
接着往下看,关中世家的排名,让费无极等人脸色铁青——韦氏从传统的“关中第一姓”,降至第三等;柳氏、郑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