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兄弟重逢话河东,同榻夜语谋新篇(2/3)
魄力,有担当,不愧是我龙家的儿郎。
”
“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龙天策放下酒杯,语气诚恳,“比起大哥镇守北疆,抵御外侮,我那些事,算不得什么。
”
“都重要。
”龙岩摇头,“内政清明,百姓安康,才能为边防提供坚实的后盾。
咱们兄弟,一个守外,一个安内,都是为了大唐的安稳。
”
简单的几句话,却道出了兄弟二人共同的信念与担当。
同榻夜语,共话河东
夜色渐深,宴席散去。
龙岩一如七年前那般,让人在自己的卧房里加了一张床榻,笑道:“今晚,咱们兄弟俩,再同榻而眠,好好聊聊。
”
龙天策心中一暖,点了点头。
卧房里,炉火正旺,映得两人的脸庞都带着暖意。
褪去了白日的官服,换上舒适的常服,兄弟二人斜倚在榻上,像寻常百姓家的兄弟一样,随意地聊着天。
“说说吧,到了河东,打算怎么做?”龙岩率先开口,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他深知河东的复杂,既是中原的屏障,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且近年来豪强与突厥暗中勾结,流民问题突出,绝非易事。
龙天策沉吟片刻,缓缓道:“我打算分三步走。
第一步,安顿流民,查明赈灾款的去向,严惩贪腐,先稳住民心;第二步,整顿吏治,选用贤能,尤其是边境各县,必须换上可靠之人;第三步,加强边防,联合大哥的并州军,清剿与突厥勾结的豪强,同时开通互市,缓和与周边部族的关系。
”
他的思路清晰,既有短期的稳定措施,又有长期的发展规划,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龙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想法不错。
但你要注意,河东的豪强,与关中世家不同,他们多与军中旧部有联系,甚至有人本身就是退役的将领,根基深厚,且熟悉军务,硬碰硬,怕是会吃亏。
”
“大哥说得是。
”龙天策点头,“我打算先礼后兵。
先派人晓以利害,若他们肯配合,交出藏匿的流民,停止与突厥勾结,可既往不咎;若冥顽不灵,再联合大哥的兵力,一举清剿。
”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边防,我想在边境推行‘屯田制’,让士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既可以解决军粮问题,又能加固边防,还能吸纳流民,一举三得。
”
“屯田制?”龙岩来了兴趣,“这个法子好,我在并州也试行过,效果不错。
只是河东多山地,推行起来难度不小,需要因地制宜。
”
“所以,还需要大哥多多指点。
”龙天策诚恳地说。
兄弟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从流民安置到屯田细节,从吏治整顿到民族关系,聊得越来越深入。
龙天策讲述着自己在汴州、长安的经验与教训,龙岩则分享着他在河东、并州的治理心得,以及与突厥打交道的诀窍。
“对付突厥,不能一味强硬。
”龙岩道,“他们部落林立,并非铁板一块。
可以分化拉拢,对真心归附的部族,给予优待;对反复无常的,则坚决打击。
”
“大哥说得是。
”龙天策深以为然,“我也打算在边境设立互市,用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换取他们的马匹、皮毛,既可以互通有无,也能增进了解,减少冲突。
”
夜色渐深,卧房里的谈话却依旧热烈。
七年前,是兄长对弟弟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