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雷霆清剿涤匪患,铁军扬威振国威(2/3)
,匪患肃清。
紧接着是青山。
青山匪寇最为狡猾,从不与官军正面交锋,擅长打游击。
龙天策便采取“围而不打”之策,让花蓉、赵胜母子利用江湖人脉,摸清匪寇的水源和隐秘通道,然后派风影带着小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切断水源,堵住通道。
被困三日,匪寇饥渴难耐,军心涣散。
龙天策一声令下,林冲长槊方阵如墙推进,轻易便攻破了匪巢,将这群狡猾的狐狸一网打尽。
三仙山匪寇则有些“特色”,匪首竟是个懂些妖法的道士,利用迷信蛊惑人心,让喽啰们以为“刀枪不入”。
龙天策得知后,冷笑一声,让邓铿准备了大量火箭和硫磺。
战斗打响,匪寇们果然赤膊上阵,口中念念有词,冲向官军。
邓铿一声令下,火箭齐发,硫磺燃起熊熊大火,将匪寇的“法坛”烧得精光。
所谓的“刀枪不入”,在锋利的刀刃和炽热的火焰面前,不堪一击。
匪首道士被夜凌一刀砍断了法杖,所谓的“妖法”不攻自破,匪寇们瞬间崩溃,三仙山随之平定。
短短一个月内,龙天策麾下的唐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接连荡平桃花山、大白山、青山、三仙山四大匪巢,歼匪逾万,解救百姓数千,缴获粮草、军械无数。
大唐铁军的威名,再次响彻山东道,过往被匪患困扰的商路重新畅通,百姓们终于敢放心地走夜路、做买卖,脸上渐渐有了安稳的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那便是盘踞在九头蛇山的匪寇。
九头蛇山总攻:万五铁军破雄关
九头蛇山,位于博州与兖州交界处,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因山中有九道形似蛇头的峡谷而得名。
这里的匪寇,是山东道规模最大、最为凶悍的一股,约有近万人马,匪首“九头蛇”原名未知,据说此人极为狡猾,手下有八大金刚,个个勇猛善战,且熟悉地形,善用伏击,连徐质当年都不敢轻易招惹。
龙天策深知,对付这样的硬骨头,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歼灭战。
他从渤海、高唐、博州等地,抽调精锐兵马,共计一万五千人,由他亲自坐镇指挥,林冲、吴天狼、夜凌、鲁大胜等猛将悉数上阵,一场精心策划的总攻,即将拉开序幕。
战前,龙天策召集众将,指着沙盘上的九头蛇山道:“此山易守难攻,九道峡谷便是九道关卡。
我们分三路进军:吴天狼率五千先登营,攻第一道‘蛇头’,吸引匪寇主力;林冲率五千步骑,攻左翼第三、第四道峡谷,切断匪寇的支援;夜凌率五千锐士,攻右翼第五、第六道峡谷,直插匪巢腹地。
记住,务必保持联络,互为犄角,不可冒进!”
“是!”
黎明时分,总攻的号角吹响,响彻山谷。
吴天狼一马当先,九环大金刀在朝阳下闪着寒光,五千先登营如同一道黑色洪流,冲向第一道峡谷。
匪寇果然早有防备,滚石、擂木、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吴天狼怒吼一声,挥舞大刀格挡,硬生生在箭雨中劈开一条通路,身后的士兵紧随其后,架设云梯,攀爬峭壁,与匪寇展开激烈的肉搏。
左翼,林冲的长槊如林,步骑协同,稳步推进。
他深知匪寇善用伏击,每前进一步都极为谨慎,派出斥候探明路况,遇到埋伏便以弓箭压制,再以骑兵冲击,打得有条不紊,稳步蚕食着匪寇的防线。
右翼,夜凌的锐士最为惊险。
他们要穿越的峡谷最为狭窄,匪寇在两侧崖壁设下了无数陷阱。
夜凌赤发飘动,左眼的疤痕在幽暗的峡谷中更显狰狞,他身先士卒,凭借丰富的经验,一一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