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渤海功成赴神都,旧部相随启新程(1/3)
开武三十五年的深秋,渤海湾的风带着丰收的喜悦,拂过金黄的稻田与繁忙的港口。
经过两年多的苦心经营,龙天策推行的吏治、土地、赋税等一系列改革,已在渤海落地生根,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忽汗城的市集上,商旅往来不绝,摊位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百姓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乡村里,新分配的土地上长满了庄稼,农民们不再为苛税徭役发愁,夜晚的村庄亮起了更多的灯火;官衙内,清廉的官吏各司其职,办事效率极高,曾经盘根错节的豪强势力,或被清除,或被驯服,整个渤海呈现出一派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
这日,忽汗城的天空格外晴朗,却有一道来自神都的调令,打破了这份宁静。
一纸调令:渤海功成召神都
调令是由内侍省的首席大太监李德全亲自送来的,这在大唐的官员调动中,是极为罕见的礼遇。
郡王府的正厅,李德全展开明黄的圣旨,用他那特有的尖细嗓音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渤海郡王龙天策,治政渤海,功绩卓着,民安业兴,朕心甚慰。
今神都需重臣镇守,特召龙天策即刻赴神都,任左武侯大将军,正三品,掌京畿禁军,拱卫皇城。
其麾下旧部,一并调往神都,听候差遣。
钦此。
”
“臣,龙天策接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龙天策躬身接旨,语气平静,心中却波澜起伏。
左武侯大将军,正三品,掌管京畿禁军,这是何等的信任与倚重!秦正阳将守护神都的重任交给他,显然是对他在渤海功绩的最大肯定。
李德全扶起龙天策,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龙将军,恭喜恭喜啊!陛下可是盼着您早日到任呢,神都的安危,可就系在您身上了。
”
“公公谬赞,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
”龙天策客气地回应,随即让人奉上厚礼,却被李德全婉拒。
“将军不必多礼,”李德全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道,“陛下还有句口谕,让将军带着您那些能征善战的弟兄们,一同回来。
神都……最近不太平。
”
龙天策心中一动,点了点头:“臣明白。
”
送走李德全,龙天策召集了夜凌、林冲、吴天狼、刘晔、房衍等核心旧部。
“神都的调令到了,”龙天策举起圣旨,“陛下召我任左武侯大将军,诸位,随我一同前往神都。
”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热烈的响应。
“太好了!终于能回神都了!”吴天狼扛着九环刀,哈哈大笑。
“跟着大哥,去哪都行!”风影一脸兴奋。
夜凌虽未说话,赤发下的眼中却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神都,那是大唐的权力中心,也是风波最烈的地方。
旧部相随:特殊恩遇显倚重
接下来的几日,渤海郡府上下都在为启程做准备。
而一道来自神都的补充旨意,再次让所有人感受到了秦正阳对龙天策的特殊倚重。
旨意中明确:龙天策麾下旧部,包括夜凌、林冲、吴天狼、鲁大胜、鲁元达、风影、花蓉、赵胜、刘晔、房衍等文武属官,全部调离渤海,随龙天策前往神都,编入左武侯军,仍归龙天策直接指挥。
最令人瞩目的是对他们的任命——所有人的军衔,都定为“校尉”(从六品至正六品不等),但旨意中特别注明:“其实际地位、薪俸、职权,皆参照正四品至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