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神凰启元尊两宫,新帝初立定乾坤(2/3)
重视民生、教化,让大唐在强盛之外,多了几分温润的底色。
龙天策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太宗文皇帝’,既显先帝开创盛世之雄才,亦彰其爱民如子之仁心,臣以为,甚妥。
”
内阁首辅也附和道:“陛下,龙天策所言极是。
此庙号与谥号,实乃众望所归,能让天下人铭记先帝之功绩。
”
秦珪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又带着一丝伤感:“既如此,便依礼部所拟。
传旨,追尊大行皇帝为‘太宗文皇帝’,葬于昭陵。
”
昭陵,是秦正阳生前亲自选定的陵寝,位于长安西北的九嵕山,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追尊的旨意颁布后,朝野上下一片赞同。
百姓们感念秦正阳的恩德,对“太宗文皇帝”的庙号与谥号,无不心服口服。
这不仅是对一位帝王的盖棺定论,更是对大唐盛世的一次集体回望,为“新篇章”的开启,奠定了厚重的历史根基。
尊封两宫:圣母与太后的微妙平衡
新帝登基,除了追尊先帝,另一项关乎朝堂格局的大事,便是尊封皇太后。
秦珪的后宫之中,有两位女性,与他渊源最深,也最受瞩目——先帝皇后杨氏,与他的生母费贵妃。
杨氏出身名门,是秦正阳的正妻,多年来贤良淑德,母仪天下,虽未诞育皇子,却对秦珪视如己出,关怀备至。
在秦正阳病重期间,她悉心照料,稳定后宫,为太子顺利登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更重要的是,她素来与费无极不和,对龙天策推行的新政,始终持支持态度,是朝堂上“清流”一派的精神支柱。
而费贵妃,作为秦珪的生母,身份特殊。
她是奸相费无极的女儿,这层关系让她从入宫起,便备受争议。
她本人虽不像费无极那般野心勃勃,却也因父亲的权势,在后宫中地位尊崇。
秦珪能顺利被立为太子,她的身份与费家的势力,或多或少起到了一些作用。
如何尊封这两位女性,不仅关乎礼仪,更关乎朝堂权力的平衡。
秦珪在东宫召见了龙天策与杨氏的兄长、礼部尚书杨玄,商议此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位爱卿,”秦珪开门见山,“母后(指杨氏)与母妃(指费贵妃)的尊号,需妥帖安排。
母后多年抚育之恩,儿臣不敢或忘;母妃生养之德,亦重如泰山。
”
杨玄躬身道:“陛下仁孝,实乃万民之福。
皇后娘娘乃先帝正妻,母仪天下,按制当尊为皇太后,此乃天经地义。
”他虽未明说,却隐隐暗示了杨氏的“正统”地位。
龙天策则看得更深,他知道,尊封费贵妃,是无法回避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陛下,皇后娘娘尊为皇太后,理所当然。
费贵妃作为陛下生母,按例亦可尊为皇太后。
只是,为示区别,可在尊号上稍作区分,既显礼制,亦安人心。
”
秦珪点头,他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