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寒夜星落风骨逝,满室书香照汗青(2/3)
居融为一体,若非老仆在门口等候,谁也想不到,这便是四朝元老、曾任尚书右丞的明弈的府邸。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淡淡的霉味扑面而来。
院子里光秃秃的,只有一棵老槐树,枝干虬劲,像老人嶙峋的手臂。
正屋的屋顶,几片瓦片明显缺失,下面用一个破碗接着,碗里盛着半碗雨水。
走进屋内,更是让秦珪、龙天策等人倒吸一口凉气。
屋子不大,四壁萧然,除了一张破旧的木桌、几把摇晃的椅子,便是从地面堆到屋顶的书——经史子集、农桑水利、律法典章,满满当当,散发着墨香与岁月的气息。
这便是明弈的全部家当。
里屋的床榻上,铺着一床灰黑色的被褥,凑近了看,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补丁。
老仆在一旁低声说:“回陛下,这床被褥,老爷盖了三十年,打了八十五个补丁,都是老奴一针一线缝的……”
八十五个补丁!秦珪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他身为皇帝,后宫的被褥皆是绫罗绸缎,绣金铺银,而这位辅佐了四朝、官至宰相的老臣,竟盖着这样一床破被褥走完了一生。
木桌旁,放着一个粗瓷碗,里面还有小半碗没喝完的稀粥,旁边碟子里,是两小块黑乎乎的咸菜。
这便是明弈最后的晚餐——一如他一生的日常。
“老夫子……一生都这样过的?”玉倾城的声音带着哽咽。
她出身名门,见惯了奢华,此刻面对这样的清贫,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
“是。
”老仆抹着泪,“老爷说,一粥一菜,足矣果腹。
他的俸禄,除了买书,剩下的……都给了街上的穷人、受灾的百姓。
有人劝他,说‘大夫,给自己留点钱吧,万一有个病痛’,老爷总是笑说‘老夫有书就可以了,要钱干嘛?拿走,给更需要的人’。
”
龙天策走到书架前,随手抽出一本翻旧的书,里面夹着几张纸条,上面是明弈用蝇头小楷写的批注,字里行间,全是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对治国安邦的思考。
他合上书本,眼眶泛红——这才是真正的大唐风骨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苦离子》传:百姓二字重千钧
老仆从书堆里,捧出一个泛黄的布包,双手递给秦珪:“陛下,这是老爷临终前交代的,说要亲手交给您。
”
秦珪接过布包,入手沉甸甸的。
打开一看,是一部手稿,封面上,是明弈苍劲有力的题字——《苦离子文集》。
“苦离子”,是明弈的自号,取“甘为百姓尝苦”之意。
秦珪翻开手稿,开篇第一句,便映入眼帘,力透纸背:
“为君者,当与百姓共天下,不可与士大夫共天下。
”
这句话,明弈一生都在践行,一生都在呐喊。
从太宗时期的据理力争,到神凰年间的怒斥替身,他用一生的风骨,守护着这一信念。
手稿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理论,全是明弈走访民间的见闻、对农桑水利的建议、对贪官污吏的痛斥。
他记录了关中灾民的疾苦,写下了江南水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