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揭阳潮落见真章 渔乡新生映碧塘(2/3)
武等人,在滩涂上示范挖塘。
她指挥着大家筑起堤坝,安装简易的闸门,又从附近的渔港买来健壮的鱼苗、虾苗和蟹苗,小心翼翼地放入塘中。
“这是我从长安带来的‘渔经’,上面有详细的喂养方法。
”玉倾城将一本手抄的典籍交给李老三,“什么时候换水,什么时候投饵,投多少,遇到常见病怎么处理,上面都写着。
”
她怕村民们看不懂字,又手把手地教:“看这水色,清澈带点淡绿,就是好水;要是发臭发黑,就得赶紧换水。
”
“虾苗要喂打碎的小鱼和贝肉,一天两次,不能多也不能少。
”
“螃蟹喜欢打洞,塘边要多堆些石头和瓦片,让它们有地方栖息。
”
阿武成了玉倾城的得力助手。
他年轻力壮,学得快,很快就掌握了挖塘、投饵的技巧,还帮着玉倾城给不识字的村民讲解要领。
罗嘉儿则发挥苗疆的草药知识,教大家用几种常见的海边植物,预防鱼虾的常见病。
渐入佳境:池鱼满堂破樊笼
起初,村民们还是半信半疑,只有少数几户胆子大的,跟着玉倾城挖了塘。
大多数人,依旧习惯性地出海打鱼,只是鱼牙行没了,他们可以自由卖给来收购的鱼贩,价钱比以前高了不少,日子已经好了很多。
玉倾城也不催促,只是每天带着阿武,精心照料着示范塘。
半个月后,奇迹发生了。
示范塘里的小鱼苗长大了不少,虾苗也褪去了幼壳,变得活泼起来,几只小螃蟹甚至在岸边的石头下,挖出了小小的洞穴。
“真的活了!”围观的村民发出惊呼,眼中的怀疑渐渐变成了好奇。
一个月后,玉倾城捞出几条长得最肥的鱼,让村里的厨子做了一锅鲜美的鱼汤。
浓郁的香味飘满了村子,尝过的村民都赞不绝口:“这塘里养的鱼,比海里打的还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下,再也没人怀疑了。
村民们纷纷找来工具,在玉倾城的指导下,在滩涂上开挖鱼塘、虾塘、蟹塘。
一时间,揭阳村的滩涂上,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夯土声、号子声、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玉倾城根据每户人家的情况,帮他们规划养殖种类:“你家孩子多,劳力足,可以多挖几个塘,鱼虾蟹混养。
”
“你家老人多,精力有限,就养点好打理的虾,见效快。
”
她还教大家组织起来,轮流看守堤坝,共享水源,遇到问题一起商量解决。
渐渐地,村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有了齐心协力的劲头。
鱼霸末路:新途取代旧营生
就在揭阳村的池塘里鱼虾渐肥时,被保释出来的鱼老大,还想重操旧业。
他回到村里,发现码头虽然依旧热闹,却没人再理会他——村民们要么自己出海打鱼,卖给自由来的鱼贩;要么守着自家的鱼塘,等着鱼虾长成,根本不需要再通过他转手。
他的鱼牙行冷冷清清,以前依附他的打手,也早就作鸟兽散。
为了挽回生意,他试图压低价格收购,却发现村民们根本不买账。
“李老三,你这虾卖我吧,价钱比外面鱼贩高一成。
”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