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英烈传1968在线观看> 第319章 神凰十五年春风及第,南海初绽文曲星

第319章 神凰十五年春风及第,南海初绽文曲星(1/3)

神凰十五年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长安的杏花开得如云似霞,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海,木棉花也红遍了枝头。

    就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一则捷报从长安传到了南海,又从南海辗转送到了西南安抚使龙天策的案头——南海学子吴文书,在本年度的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高中进士,成为南海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

    消息传开,无论是南海的百姓,还是远在西南的龙天策,都为之振奋不已。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子的成功,更是南海文风初兴的标志,是龙天策多年来在岭南推行教化、兴办学堂的最好见证。

     南海文风:昔日蛮荒今向学 说起吴文书,南海的百姓几乎无人不晓。

    他本是海边一个贫苦渔民的儿子,父亲早逝,母亲靠织渔网拉扯他长大。

    放在十年前,这样的孩子,能识几个字就算不错了,更别说考进士。

     但龙天策在岭南推行的“兴学”政策,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年,龙天策平定岭南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各州府县广办学堂,甚至将学堂开到了渔村、山寨。

    他从长安和中原请来儒师,也鼓励岭南本地的饱学之士任教,学费全免,还为贫困学子提供笔墨纸砚和每日一餐的粥饭。

     吴文书的母亲,是个明事理的妇人,她知道,只有让儿子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于是,在吴文书七岁那年,她将儿子送进了村里新办的“南海学堂”。

     学堂的首任山长,是龙天策从长安请来的老儒周先生。

    周先生初见吴文书,只见他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脚上是露脚趾的草鞋,却眼神明亮,透着一股韧劲。

    课堂上,别的孩子还在贪玩,吴文书已经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三字经》;放学回家,别的孩子去海边玩耍,他则帮母亲织完渔网后,就着昏暗的油灯,苦读不辍。

     “这孩子,是块读书的料。

    ”周先生常常对人说,“南海的文脉,或许就要落在他身上。

    ” 随着学堂越办越多,南海的文风也日渐兴盛。

    昔日“蛮夷之地”的标签,渐渐被琅琅书声取代。

    渔民们出海前,会叮嘱孩子“好好读书”;商贾们赚钱后,第一件事就是捐钱给学堂,希望能出更多的“读书人”。

    吴文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一步步从村学读到州学,再被推荐到广州的“岭南书院”深造。

     长安夺魁:寒门学子破天荒 神凰十四年秋,吴文书告别母亲和恩师,与其他几位岭南学子一起,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赶考之路。

    这一路,水陆兼程,走了近两个月,才抵达繁华的帝都。

     初到长安,吴文书既兴奋又忐忑。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站在一群锦衣华服的京城学子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有人见他来自南海,便出言讥讽:“蛮夷之地,也敢来考进士?莫不是来长安见世面的吧?” 吴文书不卑不亢,只是拱手道:“学海无涯,不分南北。

    小子虽来自南海,却也愿为大唐尽一份绵薄之力。

    ” 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备考中。

    他白天在客栈苦读,晚上则去长安的书坊,借阅那些在南海难以见到的典籍。

    他深知,自己不仅是为了个人前程,更是为了南海的父老乡亲,为了不让那些嘲笑“南海无才”的人看扁。

     春闱开考,吴文书沉着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冷莫颜与楚潇传 道侣竟是白切黑 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 我的相公很腹黑 你修仙,我修功德值 驸马生娃?天经地义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刚入截教,听到截教气运在抱怨 武侠反派:开局洗白救乔峰,女侠全沦陷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剑来:开局截胡宁姚,我成了魔道巨擘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全职武神 重生之都市仙王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族谱太厚怎么办 江湖第一刺客诈死之后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史上最弱男主角 诡君染指正道后 大周第一婿 农夫仙田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大唐躺平王 重生之都市仙王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史上最弱男主角 护法他做不到啊 修仙大盗 剑魄沉星录 江湖第一刺客诈死之后 玄武:从零开始 铜镜约 英烈传奇 天绝剑破宿命劫 无名剑主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纵横诸天:从修炼辟邪剑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