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斩鞍的小站豆瓣> 崔罗石 思园笔谈·文庙与取士

崔罗石 思园笔谈·文庙与取士(2/2)

各地商学也各有所长。

    华族学者往往自重身份,对商学低视一眼,然而说到实用宽泛,再没有一处学堂可以比拟商学。

    整个南宛州,十城商学的士子都能谋到不错的职位。

    虽然名商大贾少有出身商学的,但是麾下多有这类咨客谋人,这可以算是宛州特有的一套取士系统了。

     文庙不是学堂,倒更像一个城市的图书馆。

    只不过这个图书馆集中了大量的商业信息,以至于使用者中商人要远多于学者。

    比如各城行会商家的交易往来都按类按月归档,称之为红书。

    因为文庙独立于商会的税政司,只对商会公开总额,所以商家无需作弊,统计堪称精准。

    除此以外,文庙还担负录史行文的职责,各城军政大小事务消息,都要在文庙备档存底。

    文庙与他人也有一定的信息交换,上至天然居,下至马帮脚夫不等。

    所以若说“精”,文庙的资讯也许还不够格,“全”字却是无人置疑的。

     商学的运作费用除了学生缴纳的学费,大部分还是依靠商会拨款,因此商会对于商学的聘用任免有决定权。

    文庙并不直接从商会支给,而是由行会商家各自捐助,以保持独立。

    捐助者可以免费调阅各种资料,非捐助者就只能在缴纳不菲的金额之后才能调阅。

    商会若需查阅文档,虽然不需交费,却需要知会文庙司礼商调,文庙司礼是有权拒绝调阅的,当然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不曾发生过。

    文庙中设司礼数人,长者是大司礼,另外配些长短工。

    真正在文庙簿记维护的,却是商学的学生——若非如此,他们也无从了解文庙浩如烟海的档案系统。

     就文庙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做一番追溯,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一言以蔽之,这是宛州内萌生的东西,却是有极大智慧的先贤作出规划,使之能够生生不息,重要性比商会本身也毫不逊色。

    不过终于还是没有能够避免外力的影响。

     天下归燮,除了青石焚毁的文庙被当地人改成了三公祠,各地的文庙都保留着。

    商学制度也得以保存,但是教授主题却变成以《三礼》、《玖问》、《论平》这类礼教韬策的东西,宛州独特的取士制度实际上是被腰斩了。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小美人身陷修罗场一心死遁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大楚武信君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剑魄沉星录 玄武:从零开始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唐代秘史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太虚王座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云起惊鸿客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大明辽国公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 大唐躺平王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冰临谷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史上最弱男主角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大乾风云起苍穹 神雕:龙女为后,贵妃黄蓉 乱世猛卒 都市最强战神 灵气复苏:全民海克斯 水浒之往事随风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我在北宋教数学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一梦江湖之宸霜玄龙锁 霍东觉之威震四方 诸天帝皇召唤系统 命理探源【译注】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王伦逆天改命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