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斩鞍微博> 崔罗石 思园笔谈·文庙与取士

崔罗石 思园笔谈·文庙与取士(2/2)

各地商学也各有所长。

    华族学者往往自重身份,对商学低视一眼,然而说到实用宽泛,再没有一处学堂可以比拟商学。

    整个南宛州,十城商学的士子都能谋到不错的职位。

    虽然名商大贾少有出身商学的,但是麾下多有这类咨客谋人,这可以算是宛州特有的一套取士系统了。

     文庙不是学堂,倒更像一个城市的图书馆。

    只不过这个图书馆集中了大量的商业信息,以至于使用者中商人要远多于学者。

    比如各城行会商家的交易往来都按类按月归档,称之为红书。

    因为文庙独立于商会的税政司,只对商会公开总额,所以商家无需作弊,统计堪称精准。

    除此以外,文庙还担负录史行文的职责,各城军政大小事务消息,都要在文庙备档存底。

    文庙与他人也有一定的信息交换,上至天然居,下至马帮脚夫不等。

    所以若说“精”,文庙的资讯也许还不够格,“全”字却是无人置疑的。

     商学的运作费用除了学生缴纳的学费,大部分还是依靠商会拨款,因此商会对于商学的聘用任免有决定权。

    文庙并不直接从商会支给,而是由行会商家各自捐助,以保持独立。

    捐助者可以免费调阅各种资料,非捐助者就只能在缴纳不菲的金额之后才能调阅。

    商会若需查阅文档,虽然不需交费,却需要知会文庙司礼商调,文庙司礼是有权拒绝调阅的,当然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不曾发生过。

    文庙中设司礼数人,长者是大司礼,另外配些长短工。

    真正在文庙簿记维护的,却是商学的学生——若非如此,他们也无从了解文庙浩如烟海的档案系统。

     就文庙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做一番追溯,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一言以蔽之,这是宛州内萌生的东西,却是有极大智慧的先贤作出规划,使之能够生生不息,重要性比商会本身也毫不逊色。

    不过终于还是没有能够避免外力的影响。

     天下归燮,除了青石焚毁的文庙被当地人改成了三公祠,各地的文庙都保留着。

    商学制度也得以保存,但是教授主题却变成以《三礼》、《玖问》、《论平》这类礼教韬策的东西,宛州独特的取士制度实际上是被腰斩了。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大唐躺平王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大楚武信君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道仙瓶 大乾风云起苍穹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唐代秘史 衣冠谋冢 道藏辑要 万化仙主,从捡漏废丹开始!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穿越之原始之路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辽国公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剑来:开局截胡宁姚,我成了魔道巨擘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寒门状元路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斩邪 三藏还俗 大道仙瓶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英烈传奇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医圣杨洪一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大明辽国公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从天龙活到现代的武林神话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逆世灵霄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