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干地支(2/3)
十天干”“十二地支”的统称。
2.古义阐释:对“干”的三种写法(簳、干、干)分别解释,说明其字形与含义的关联,同时指出“干支”为通用写法。
3.象征意义:每个干支的解释结合其字面义(如“甲”通“拆”)与哲学内涵(如“子”象征阳气萌动),引用《易经》《汉书》等典籍增强依据。
4.逻辑连贯:按原文结构分层翻译,先总述干支,再讲起源,最后分述每个干支的含义,确保层次清晰。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原》作为民国时期袁树珊所着的四柱命理经典,对天干地支的阐述系统且深入,主要围绕以下核心内容展开:
一、天干地支的基础概念与阴阳五行属性
1.天干系统
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顺序象征事物从萌芽到衰亡的周期性变化。
例如:
甲为万物破壳而出(“万物剖符甲而出”),乙为幼苗弯曲生长(“奋轧于乙”),丙为阳气外显(“明炳于丙”),丁为壮实成熟,戊为繁茂,己为终止,庚为变革,辛为新生,壬为孕育,癸为等待转化。
天干分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
2.地支系统
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月份、季节及阴阳消长紧密关联。
例如:
子对应十一月(一阳生,万物萌动),丑为十二月(二阳生,幼芽待发),寅为正月(三阳开泰,万物复苏),午为五月(阳极阴生,草木结果),亥为十月(纯阴无阳,万物归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地支亦分阴阳: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3.六十甲子与干支纪法
天干与地支按固定顺序组合,形成60对“甲子”周期,用于纪年、月、日、时。
例如:
甲子为起始,癸亥为终,循环往复,构成完整的干支历法体系。
二、天干地支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1.化合刑冲
天干五合:甲己合土、乙庚合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戊癸合火,需结合月令、生克制化判断合化真假。
例如,甲己合土若生于季月(辰戌丑未)则为“得时”,合化力强。
若逢乙木克土或庚金泄土,则合而不化。
地支六合:子丑合土、寅亥合木、卯戌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土,需注意合化条件(如寅亥合木需月令为木旺之月)。
冲刑害:地支相冲(如子午冲)、相刑(如寅巳申三刑)、相害(如子未害),需综合命局整体判断吉凶。
例如,冲可解合,刑害多主矛盾纠纷。
2.地支藏干与能量显化
每个地支暗藏1-3个天干(如寅藏甲丙戊,卯藏乙),称为“藏干”,代表地支的深层能量。
藏干通过“透干”(即天干出现相同五行)发挥作用,影响命局的格局与用神选择。
例如,寅木藏甲木,若天干透甲,则增强木的力量;若不透,则木气潜藏。
3.干支生克与五行平衡
天干主外显,地支主内在,二者需配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