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干支阴阳(2/3)
五行细分与数理验证,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命理学中“阴阳相济”的分析奠定基础。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干支阴阳”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层面,系统阐释了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理论依据及其在命理中的深层应用:
一、干支阴阳的基本分类
1.十天干阴阳:
阳干:甲、丙、戊、庚、壬(单数序位,象征主动、外向、刚健)。
阴干:乙、丁、己、辛、癸(双数序位,象征被动、内敛、柔顺)。
2.十二地支阴阳: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单数序位,对应“六阳辰”)。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双数序位,对应“六阴辰”)。
理论依据:
干支阴阳源于《易经》“太极生两仪”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皆含阴阳二气。
例如,天干为“阳仪”,地支为“阴仪”,二者配合形成“阴阳相济”的宇宙秩序。
《协纪辩方》进一步将六阳支与先天八卦中的乾、兑、离、震关联,六阴支与巽、坎、艮、坤对应,强化了干支阴阳与方位、卦象的联动性。
二、干支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1.天干五行的阴阳细分:
阳木:甲(参天大树),阴木:乙(花草灌木)。
阳火:丙(太阳之火),阴火:丁(灯烛之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阳土:戊(高山之土),阴土:己(田园之土)。
阳金:庚(刀剑之金),阴金:辛(珠玉之金)。
阳水:壬(江河之水),阴水:癸(雨露之水)。
2.地支五行的阴阳特征:
阳木:寅(初春萌芽),阴木:卯(仲春繁茂)。
阳火:午(仲夏烈日),阴火:巳(孟夏温火)。
阳金:申(初秋肃杀),阴金:酉(仲秋成熟)。
阳水:子(冬月寒水),阴水:亥(十月润水)。
阳土:辰、戌(高亢之土),阴土:丑、未(湿润之土)。
深层逻辑:
干支阴阳与五行的结合,体现了“同五行而异阴阳”的辩证思维。
例如,甲木与乙木虽同为木,但甲木刚健、乙木柔韧,在命理中对应不同的性格与运势倾向。
地支藏干的阴阳属性进一步细化了五行的复杂性。
例如,寅藏甲木(阳)、丙火(阳)、戊土(阳),形成“三阳开泰”的格局,象征生命力的爆发。
三、干支阴阳的搭配原则
1.干支组合规律:
阳干配阳支:如甲子、丙寅等,体现“阳刚之气”的强化,主积极进取、外显成就。
阴干配阴支:如乙丑、丁卯等,体现“阴柔之性”的凝聚,主内敛含蓄、内在积累。
阴阳交错:如甲申(阳干配阳支)、乙酉(阴干配阴支)等,需结合五行生克判断吉凶。
2.六十甲子的阴阳循环:
干支按“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的规则组合,形成60对“甲子”,象征阴阳二气的动态平衡。
例如,“甲子”为阳水(壬)配阳水(子),寓意阳气潜藏、孕育新生。
“乙丑”为阴木(乙)配阴土(丑),象征阴柔收敛、静待时机。
命理意义:
干支阴阳的搭配直接影响命局的“中和”程度。
例如,纯阳或纯阴的八字(如“丙午”“辛酉”)易极端化,需通过五行调和化解偏颇。
阴阳失衡可能导致性格缺陷(如纯阳者急躁、纯阴者阴郁)或运势波动,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