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公谢恩已毕,那校尉上前剥去冠带,上了刑具,将圣旨悬在堂上,那些看的人,听见读过圣旨,滕公上了刑具,个个发怒,喊叫出府门。
不一时,街上锣声大振,士民人等手内各执兵器,有几千人来到府门,喊道;“滕太爷为官清正,不贪民贿,不用屈刑,反要加罪,我等合力保留,不然先杀钦差,如今奸臣当道,我等就保滕太爷为王,有何不可?”内中有知事的说:“看钦差怎么样作商量。
”鲍刚跟着大叫道:“列位,如今奸臣当道,屈害忠良,滕老爷清正,反了有咱承当。
”那些人说这位好汉倒有义气,又有胆量。
就把他做头脑。
且说滕公与锦衣卫在内堂说话,这锦衣卫姓龚名进,乃滕公乡亲,今奉圣旨,也不得已。
正说话间,听见外面役禀道:“反了!”滕公大惊,与钦差出大堂,众人喊道:“大老爷有功于社稷,无罪于臣民,故此见钦差加害情愿反。
”滕公说:“此言差了,若如此本府有灭门之祸,非是爱我,是害我,若全我名,没齿不忘。
”众人说:“只请钦差大人先回去,我等联名保奏,不准再商议。
”钦差问众人说:“皇上圣旨写得明白,解京审,有罪无罪,们写表进京,自有还往之日。
”众人听了,气渐少平,滕公作谢众民,众人出了府门,议出几个计策,写成表章,又凑三百余金,又议几个人跟公差进京。
次日,众百姓哭送,滕公安慰一番,开船往京而来。
不知是米相假传圣旨,到京之日,送下天牢。
百姓表章,不能上达,跟去的人只得回家。
再言曹公子,听得知府相验之后,回衙审问家丁,审真了各人,口供不同,大吃一惊,又闻圣旨,来诏滕公,心才放下。
本城有个王二府,费了许多银子,在上司处买通知府,曹公子大喜。
原来这二府姓王,乃曹尚义门生。
那日王二府接知府印,晓得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