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六十一个求职者(1/3)
传说中的则天女皇该有这笔字迹。
俞知乐抖了抖纸条,把它扔回箱子里。
然后又从里面翻出一袋子最喜欢的坚果开封。
别说,还真挺好吃的,又香又脆。
他一边吃一边摇头感叹:换个角度来看,以宋酥目前的成就,假以时日,说是坚果行业的女皇其实也没错。
当皇帝的一出场,可不得把底下文武百官的存在感全都给压下去么。
毕竟是皇帝,这点霸气还是要有的。
不管是在哪行哪业,什么生物圈,都讲究个胜者为王。
那些被打压的大臣们,尤其是他们还不是普通大臣,地位类似于前朝摄政王。
说白了,就是坚果行业里的无冕之王。
这种情况下,新帝上位后,他们要想在新帝手底下讨生活,要么想办法加强自个,成为皇帝没办法动的定海神针。
或者重整旗鼓,争取改朝换代,把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拉下马,自个爬上去,取而代之。
要么就只能辞官不干,回家当个富家翁。
闲不住的话,也能随便做点什么营生。
面对抉择,前业界龙头们都有些犹豫不决。
辞官改行吧,选对了行业的话,说不准还有可能再创辉煌。
可舍不得现在这么大的基业不说,也怕改行失败,到时候再赔得倾家荡产。
但是不改行继续干下去吧,又被当皇帝的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破产。
犹豫来犹豫去,最终,有的改行了,有的咬着牙,决心做大做强,争取有一天把宋酥压下去,好弄一个王者归来。
宋酥对这些事情都没关注。
不过也不能这么说,在前业界龙头改行转手卖工厂和种植园的时候,她还是有反应的。
一直对这些不怎么关注的宋酥,极其敏锐地察觉到了他们的动向,及时地投递过去象征友谊的橄榄枝。
别误会,宋酥不是准备无偿奉献出让坚果长得更好的秘方。
实际上也没秘方,这是松鼠妖为了吃饱吃好,与生俱来的天赋本能。
普通人再怎么折腾,也办不到。
她只是觉得面对如此广袤的市场,自个承包的那个种植园和加工厂,有点小了。
目前还好,再过段时间,迟早供不应求。
这可有违她让更多人吃上好坚果的初衷。
虽然还没到那地步,不过宋酥还是未雨绸缪地做起了准备。
既然要做准备,还有什么比直接收购其他人的种植园和加工厂要来得更方便的吗?没有了。
毕竟那是现成的,一接手就能用,都用不着整理。
可比新建厂房和承包新的种植园要好多了。
那正好她需要,那么巧,对方又要改行,卖谁不是卖?利益在前,商场上就没有永远的敌人。
化敌为友并不难。
原本准备卖厂子和种植园的前业界龙头们还想有气节一把,狠狠地拒绝对方,然后转头就把东西卖给那几个准备咬牙硬挺下去的老伙计。
争取气死宋酥,气不死也要气个半死,反正说什么都不能便宜她。
但是老伙计自身都难保,哪怕大咧咧地把好东西摆到他们面前,他们也吞不下啊。
更重要的是,改行东山再起是需要资本的。
赚了大笔钱的宋酥豪迈地一挥手,在她加价以后,前业界龙头们就心里憋屈,脸上带笑地把转让合同签了。
这变脸速度,比专业川剧演员还利索。
惹得剩下准备坚守阵地的前业界龙头们连翻白眼,暗地里直骂娘。
然而他们并无可奈何。
坚果大战打从一开打算起,直到现在落幕。
戏那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高潮迭出。
包括俞知乐在内的网友们,吃瓜那是吃得不亦乐乎,甚至吃完瓜以后,都还有那么点儿意犹未尽。
不过网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新闻,很快,大家的视线就被其他新瓜吸引走了。
俞知乐也开始把精力放到现实里,有空关心一下自家大哥。
俞知我的土地开发权,在这段时间的扯皮下,终于有了结果。
最开始扯皮,是因为彼此都想占便宜,后来扯皮,是因为两人都怕占便宜。
白泽和俞知我,一个有心让利,一个不想占对方便宜,他们谁也说不过谁。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折腾来折腾去的,那不是浪费时间么。
最终,两人决定各退一步,取个中间值得了。
算起来也不是多大笔钱。
俞知我不想卖弟弟,但令他失望的是,现实并不受他控制。
这个弟弟,没卖也和卖了没什么两样——他根本阻止不了两人见面。
更何况就是有办法阻止,也不能这么干,除了犯人,谁还没个人身自由?
既然没办法阻止,也不能阻止,俞知我心想,干脆就在他们见面的时候,插进去当个瓦数惊人的电灯泡好了。
正好以防万一,杜绝一切可能。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他根本没这个空。
俞知我本来就挺忙的,在这事发生以前,他都已经在办公室里住了一个多礼拜了。
拿下白泽那片地的开发权以后,他就更忙了。
想当电灯泡,都没那个时间去散发光芒。
有心无力。
忙得不可开交的俞知我,一边工作,一边在暗地里咬牙:失策了,这绝对是白泽的阴谋!
弟弟啊,哥哥我对不住你。
不是已方太无能,而是敌军太狡诈。
俞知我只能寄希望于,自家弟弟能更迟钝点,争取让白泽白费心机。
完全没意识到这一切其实都是他想太多的俞知我,后来总算是得到了个好消息。
那就是,经过他偶尔抽空打电话回去时的旁敲侧击,自家弟弟并没有被白泽糖衣炮弹腐蚀的迹象。
这让俞知我倍感欣慰。
那会刚好沉迷于吃瓜的俞知乐,根本不知道自家大哥的例行电话里,背后还有那么多潜含义。
同样的,白泽也不知道俞知我的脑洞居然会那么大,毫无所觉的他,照常提着一堆手工自制的零食去找俞知乐。
白泽投喂的次数十分频繁,频繁到俞知乐甚至悄悄地觉得他嘴里的那个开零食厂的朋友,其实并不存在,而是白泽本人。
网上不是流行那么一句话么,我朋友等同于我,只是换个说法而已。
再说了,不是自家公司,哪有这么多零食给他送人。
这么长时间,零食连续不断地送下来,白泽这两个字,在俞知乐心里,几乎扩写成了‘送好吃的’。
别小看这变形扩写出来的四个字,它在每一个吃货心里的地位都非同一般。
倘若这四个字要写出来,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