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2/3)
将他们的旧账也翻一翻,那他们怕是也只有留一份遗书的份。
百姓们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点都没有官员们的那些复杂心思。
笑死,萧景曜查的又不是老百姓家里的账,揪出来的罪犯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家的人,老百姓当然不像官员们那样,觉得萧景曜在他们头顶悬了一柄利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
百姓们只知道最近菜市场很热闹,看杀头都看腻了,还奇怪怎么一下子查出来这么多侵吞他们上交的赋税的贪官污吏。
结果一打听,好嘛,都是萧景曜的功劳。
什么阎罗王本王?那都是放屁!萧御史分明就是青天大老爷本爷!
萧景曜收拾好自己后,就从萧元青嘴里听到了京城这一年多的情况,顺便知道了自己在百姓中的好名声。
萧元青简直要得意坏了,看着萧景曜的目光中满是骄傲,“你是不知道,别人都知道我是你爹。
有一阵子,我出门买东西,人家都不肯收我的银钱。
说是我生了个好儿子,是个会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
你看看,我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父凭子贵!”
萧景曜满头黑线,父凭子贵的用法是不是怪怪的?又是为萧元青的文化水平而担心的一天。
萧元青不等萧景曜开口,又继续洋洋得意地往下说:“我是什么人?打小就没缺过银钱,也不爱占人便宜,能做出这种买东西不给钱的事吗?”
“别说你已经当了大官,我不能给你的名声抹黑。
就算是咱们家还没改换门庭的时候,我也干不出这种占便宜的事儿。
那些个小摊贩,兜里才几个钱,指不定家里统共的银钱都还比不上我一顿饭钱呢。
我能去占这个便宜?”
萧景曜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立马给了萧元青一堆彩虹屁,真心实意地说道:“我不在家的这一年多,您做的特别好,真正的一家之主!”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萧元青笑眯了眼,“我知道你这次出去,干的是得罪人的活,等你出京我就开始闭门谢客。
实在推辞不了的,还有承恩公和福王护着。
尤其是福王,小伙子人还怪好的,知道我碰上了难处,哪怕他还要处理公务,都会想办法过来替我解围。
”
“你在户部的时候,是不是同福王感情特别好?”
萧景曜摸了摸鼻子,清清嗓子,戳破了萧元青对福王的滤镜,“倒也不是,福王人确实不错,但他特地来替你解围,有担心你的原因,更多的应该是他自己不想干活,找个借口溜出来玩而已。
”
萧元青瞳孔地震,“皇子们也会这么……这么……”
太过惊讶,萧元青甚至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福王。
萧景曜暗暗将福王这份好记在心上,嘴上却笑道:“你想想承恩公。
”
“也是,承恩公当初也是找借口翘班不干活,跑出来找我玩。
”萧元青瞬间就理解了,“可惜他现在在陛下面前当差,不能像先前那样,想开溜就开溜。
”
说完,萧元青还遗憾地叹了口气,“没了承恩公,平日里玩的乐趣都少了一半。
”
有窦平旌在,那就只有他折腾别人的份。
他惹事别人道歉,那都是常态。
萧元青肯定没有这份底气,怪不得他会说跟着窦平旌一起玩乐趣更多。
萧景曜故意打趣萧元青,“看来是我站的还不够高,不能像承恩公那样,给你充足的底气。
”
萧元青赶紧摇头,“我就是瞎说一下,你可别当真。
你才多大,就当了大官,你要是还不够好,那天底下的读书人都该找根绳子把自己给吊死。
”
萧景曜不由哈哈大笑。
萧景曜在外面一年多,一直在查账的路上。
在路上遇险,到了当地衙门后还要同当地官员们斗智斗勇,甚至还处置了好几家地方豪强。
萧景曜的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着的,到现在,和萧元青短短聊了一会儿后,萧景曜才终于找回了熟悉的家庭松弛氛围,紧绷的神经也瞬间放松下来,睡了个好觉,第二天精神抖擞地进宫复命。
第二天并不是早朝日,萧景曜能多睡一会儿。
正宁帝知道萧景曜今天会进宫,已经让人吩咐了守宫门的侍卫,直接将萧景曜放进宫。
在去养心殿的路上,萧景曜竟然还碰到了太子,心下稍稍吃了一惊。
无他,太子比萧景曜离宫前见到的又胖了两圈,下巴上的肉都堆了好几层,眼睛都快胖得看不见了,走两步就开始喘气,没走一段多长的路,汗水就跟下雨似的。
萧景曜见了都替他觉得累。
看着仿佛吹气般膨胀起来的太子,萧景曜的脑海中忍不住回想起当初那个还算苗条的太子来。
据萧景曜的目测,太子现在的体重应该突破了两百斤,甚至要超出几十斤肉。
太子见了萧景曜,露出了个温和的笑容,“萧大人也要去见父皇吗?孤正好与你同路。
”
萧景曜看着太子又掏出帕子开始擦汗,忍不住说道:“殿下,虽说男子壮实一点十分威武,但太过肥胖,还是有些伤身子。
殿下身份尊贵,可得好好爱惜身子。
”
太子笑着看向萧景曜,忍不住说道:“也就是你敢直言孤胖。
”
萧景曜立即请罪,“是下官僭越了。
”
太子摆摆手,不知道是不是胖子会附赠亲和力加强属性,还是太子的性格确实比以前温和了许多,太子又是一笑,眼睛立马成了一条缝,“你也是好意,孤不会放在心上。
相反,孤还要感谢你,是真的在关心孤的身体。
只可惜孤的饭量大,又饿得快,实在很难瘦下去。
”
萧景曜敏锐地发现,太子现在的温和,不是往常那种故意装出来,浮于表面的温和,而是从内而外散发出的温和,整个人都平静了下来。
如果说以前的太子,外表温和实则浑身带刺,那么现在的太子,身上尖锐的刺全都消失不见,给人的观感瞬间好上许多。
萧景曜放慢了脚步,配合太子的步伐。
见他实在走得费劲儿,萧景曜还伸手搀住了太子的右手,给了他一个支撑的力量。
太子笑着谢过萧景曜,将重心往萧景曜这边靠了靠,含笑道:“萧大人这次立了大功,孤在这里提前恭喜萧大人又要高升了。
”
“下官不过是尽了巡查钦差的本分而已。
”萧景曜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无奈道:“殿下也该知道,下官这一次,得罪了多少人。
”
太子顿时大笑,“原来你也知道,孤还以为你就是个愣头青,什么都不知情呢。
”
萧景曜轻咳几声,沉默不语。
太子笑够了,又故意打趣萧景曜,“怎么?到了京城后才知道害怕?若是给你一个重新再来的机会,你还会这么干吗?”
萧景曜毫不犹豫地点头,“职责所在,下官当然会全力以赴,这才不会辜负陛下对下官的信任!”
不知这话戳到了太子哪一点,太子顿时目露怅然,眼中有一瞬间的破碎,很快又恢复如常,快得仿佛萧景曜的错觉。
良久,太子才开口道:“萧大人,你这样的臣子,很好。
”
萧景曜含笑回望太子,“谢殿下夸奖。
”
太子扬眉,“你倒是不谦虚,连句推辞的话都不说。
”
萧景曜神情坦然,“这已经成了大家公认的事实,下官要是再推脱,倒显得有些虚伪了。
”
太子再次大笑,连着拍了好几下萧景曜的手背,“怪不得舅舅和老五都喜欢你,你确实是个妙人。
”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养心殿门口。
守在门口的太监一见太子和萧景曜,立即进屋前去禀报,很快,对方就弓着身子来到了萧景曜身边,手中的拂尘在风中微微飘动,声音却很稳,“殿下,萧大人,陛下宣你们进去。
”
太子心中一定,含笑偏头看着萧景曜,“萧大人,请吧。
”
萧景曜依旧扶着太子的一只胳膊,两人一起进了养心殿。
正宁帝正在批奏折,听到动静,抬头往门口看了一眼,正好看到萧景曜搀着太子进殿的情景,眼中的冷意顿时消散了不少,换上了真切的笑意。
不等萧景曜行礼,正宁帝已经抬手道:“免礼。
”
萧景曜弯了一半的身子又直了起来,就听见正宁帝含笑的声音,“你啊你,这个巡查钦差当的,现在文武百官听到你萧景曜的名字,就跟听到阎王爷没什么区别了。
你可知你送进京城来的那些人,给朕添了多少麻烦事!”
萧景曜满脸无辜,“按照规矩,地方大员犯事,就得将他们押解进京,由陛下审判。
臣不过就是干活卖力了那么亿点点,绝对没有给陛下添麻烦!”
正宁帝忍不住笑出声,“就你滑头!”
说完,正宁帝就让人搬上来两张椅子,让太子和萧景曜一一坐下,而后吩咐萧景曜,“将你这一路上碰到的事情,都和朕好好说说。
”
太子的表情有一瞬间的不自在,立即又恢复如常,好奇地看着萧景曜,“孤听说你这一路甚是凶险?”
萧景曜点头,见正宁帝脸上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萧景曜知道自己该充当个说书人的角色,将这一路上的凶险当成故事讲给这对世上最尊贵的天家父子来听一听。
好在萧景曜一开始就做足了准备,偶尔当个说书人讲讲故事也没什么不好的,就当锻炼口才了。
苏世安暗暗给他的徒弟使了个眼色,机灵的小徒弟立即出去端来两杯茶,放在萧景曜和太子的手边。
萧景曜清清嗓子,喝了口茶润润喉咙,立马开始讲了起来,“下官刚出京城,最先要去的,是离京城最近的兖州,一路上也算太平。
真正的惊险,是从去青州的路上开始……”
太子听到青州两个字,神情有几分不自然。
萧景曜也理解,青州那个知州,就是太子妃的娘家人,颜退之的大儒身份,在读书人心中分量十足,作为太子太傅,颜退之给太子带来了太多的助力。
现在颜家满门抄斩,太子也元气大伤,要不是有个比他更惨的宁王在,太子指不定也要将萧景曜当成仇人看待。
颜家败落之始,就是萧景曜去青州查账,将颜知州当成第一个快递寄给正宁帝开始。
萧景曜见太子的神情只是有一瞬间的不自然,而后并未对自己流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心下也不由暗暗称奇。
太子先前的气量也不大,还因为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