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1/3)
事实证明,许佳宁为温舒白整理的那套材料,作用确实有限。
只因温舒白真正想要入职的是商氏集团控股的商氏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
商氏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具备甲级建筑设计资质,内部管理机制完善,技术力量雄厚。
共有员工200余人,其中注册工程师15名,高级工程师30名,工程师81名。
设计院的办公大楼就在商氏集团总部旁边,连员工日常就餐都是在总部食堂。
设计院的所有项目,都来自于商氏集团总部,后续又会和总部的工程技术部等部门共同推进工作,彼此都很熟悉。
这几年设计院进人很慎重,而且设计院本身人事方面就相对简单,建筑设计方面任务重,于是就把简历初筛工作交给了集团总部人事部帮忙。
可下一步,就是设计院自己内部进行面试了。
周二,面试当天。
温舒白在找设计院办公楼时费了点时间。
好在她本身就习惯提前到,等她上楼,到达约定的会议室时,离正式面试时间还有十五分钟。
面试她的人,是设计院的一位HR,还有院里设计2部的一位项目建筑师。
另外一位在旁边坐着的女生,应该是助理建筑师,被上司叫过来做记录,顺便交流学习。
这三位她都不认识,在那次庆功宴上没有见到。
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她温氏集团大小姐的身份,而待她与旁人不同,这一点让温舒白在面试刚开始时就放了心。
双方进行自我介绍后,温舒白就开始讲解自己的作品集。
面试官需要通过作品集看到应聘者的设计能力和理念,所以尤其看重这部分。
温舒白准备得也很充实,把她读书四年以及实习阶段的建筑设计作品,挑出最满意的获奖作品打印出来,给三个人都发了一份,叙述时的逻辑也非常清晰。
她如实地讲解了部分作品中有老师的参与或者点拨。
叙述创作理念时,不仅展示出创造力,而且最终还落回到解决具体问题上,如空间层次、环保能源等。
随后又以小组作业为案例,细述她是如何与同学协同合作的。
在数次作业里,无论她是充当小组长,还是普通组员,她都完美地完成了自己承担的那部分任务。
最后,温舒白则把重点落在了商氏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说了些对设计院的了解与前景看法。
为首的那个面试官听得很认真,等她讲完,就开始提问。
“刚才我听到你说在英国UCL留学四年,学习与实习的经历都很愉快。
那我想问,你为什么会选择回国,而不是继续在英国那家实习过的建筑公司工作呢?”
第一个问题就很犀利,但温舒白没有慌张,而是从自身真实想法说起。
“我有三个个人考虑。
其一,我在去英国留学前,就没有移民打算。
我的目标很明确,实习是为了积累经验,但正式入职那家公司不在我的计划内。
”
“其二,我个人的家庭观念比较强,更希望在父母身边生活,这样也有助于我保持良好积极的状态。
”
“其三,我热爱南城,也热爱这里的建筑。
我想在我走过无数遍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