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梦江南怀人柳如是写什么> 第十一回少小相逢客 何人知玉声

第十一回少小相逢客 何人知玉声(1/3)

秦岭山高路险,白山碧水,唐宁正行了一日,到得凤州地界的红花铺留宿。

     五月已是初夏,山上依然凉爽,此地乃嘉陵江源头,山高沟深,清江如带,杨柳夹道,这小镇不大,不过百十来户,客栈却不下三十家。

     夜凉如水,唐宁难以入眠,与父母团聚后,心情畅快,不去多想他事,而今夜独处,却不知怎的竟想起阿元来了,心里郁闷排遣不开。

    一合上眼,便是阿元欲言又止的神情,想及自此一别,永无相见之时,更是黯然神伤。

     已是初更时分,客栈外却有人打门,只听那店家开了门,惊呼道:“原来是位姑娘,快快进来,这一带山里猛兽很多,姑娘怎敢半夜里一人走路。

    ” 那人笑道:“不妨事的。

    ”听声音是个年轻女子。

     那声音似曾相识,唐宁原以为是凤儿,细听却又不是,心中将认识的女子阿元、崔氏姐妹、袁聪、华山及太乙门下相识的女弟子甚至郑奇的姐姐、学宫的女同窗一一想过,皆不是的,但这声音确实有几分耳熟。

     第二日唐宁早早赶路,远远的见前面有一白衣女子独自行走。

    唐宁一向自负脚力,满拟不多久便会超过,哪知走了一个时辰,才将距离拉近,官道之上,总不成运轻功,想不到这女子背影看来娇弱,脚下却甚矫健,显然是身具功夫。

     将近午间,唐宁与那女子相隔不过两三丈远,一前一后进了凤州城。

    那女子到了一处酒店打尖,唐宁听她声音,果然便是昨夜投宿的女子,只是那女子一直不曾回头,更戴着帷帽,看不到面庞。

     那女子分明感到有人跟随,便坐向一个暗角,要了两个小菜。

    唐宁听她讲话斯文,声音确然是自己从前听过的,偏偏又想不起是谁,愈加想寻个究竟。

    那女子吃饭慢条斯理,唐宁早已吃过,要一碗茶坐等。

     急匆匆进门一名中年道姑,怒容满面,朝唐宁喝道:“小子,给我站起来。

    ” 唐宁道:“道长是唤在下么?” 那道姑怒道:“不是你,会是谁?年轻人不学正经,一路跟着人家姑娘想做什么?” 唐宁拱手道:“道长误会了,在下只因听这位姑娘的声音甚是耳熟,恐是旧时相识之人,才想问个究竟。

    ” 那道姑怒道:“放屁,你若要问早就问了,先前一路怎不问来。

    ”她见唐宁一身打扮,只道是个纨绔子弟,骂道:“你分明见她孤身一人,动了歹意,你道老道没看见么?老道今天要教训你这小子。

    ”也不待唐宁解释,扬手便打。

     唐宁一晃躲了开去,那道姑也吃一惊,想不到这小子武功不差,手上加劲,连扇五个耳光,唐宁脚下灵活,一一闪避开。

     那道姑住手不打,冷笑道:“好小子,还有几分本领。

    ” 唐宁欲待解释,那道姑挥手阻止道:“少来,老道要是十招之下拿不住你小子,便放你过去。

    ” 唐宁道:“这位道长,在下实在无意冒犯这位姑娘,更不敢与道长动手。

    ” 那道姑冷笑道:“小子原来是个软骨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要做登徒子。

    ” 唐宁听那道姑居然称他登徒子,不觉也怒道:“道长莫要羞辱人。

    ” 那道姑啐道:“辱你便辱你,如何?”便要动手。

     那女子忽道:“师父且慢。

    ”将唐宁上下打量一番,问道:“公子可姓唐?” 唐宁喜道:“在下正是唐宁。

    ”抬头见那女子依然带着面幕,看不清面容。

     那女子点点头,将那道姑拉到一旁嘀咕几声。

    那道姑转身回来,脸上寒色更重,喝道:“姓唐的,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何闯入翠华山中,又跟踪这位姑娘?” 唐宁听得“翠华山”三字,猛然想起这女子原是三年前在翠华山冰洞前偶遇的弹琴女子,怪不得声音耳熟又想不起来,恍然笑道:“原来是这位姑娘。

    ” 那道姑喝道:“小子,老道问你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闯入翠华山?” 唐宁笑道:“在下唐宁乃是读书人,因父母隐居终南山,寻亲时误入姑娘府上。

    ” 那道姑冷笑道:“小子,你身有武功,还想欺瞒哪个?我问你是何门何派,师父是谁?” 唐宁道:“在下确实是读书人,也学过武,只是无门无派,也不曾拜师。

    ” 他讲的自然是实话,那道姑听来却毫无道理,冷笑道:“你小子不说,老道自然可以让你说。

    ”她使的是柄拂尘,便朝唐宁腰间扫来。

     唐宁不愿与人轻易动武,只来回闪避,那道姑道:“小子还不动手。

    ” 唐宁道:“道长是这位姑娘的师父,在下是晚辈,不敢动手。

    ” 那道姑只道他又出言轻薄,呸了一口,拂尘加紧将唐宁四下罩住。

    唐宁只得道声得罪,展开拳脚,他拳脚怪异,那道姑自然不识,几乎着了道儿,脸上寒气更重,手中拂尘使上内力,呼呼作响。

    唐宁空手接不得,将箫作剑,格开拂尘。

     拂尘一卷,唐宁几乎持箫不住,这道姑的内力甚高。

     唐宁左手一旋,剑刃出鞘。

    他出剑又快又出人意外,那女子轻呼一声。

     那道姑的功力更非圆通孟三可比,处变不惊,却似轻描淡写,将唐宁剑招化解。

     不单如此,唐宁每出一剑,那道姑却似料敌机先,早早等在那里,只去应付铜箫。

     唐宁从未遇见这等情形,处处拿手拿脚,施展不开,心中不禁发毛。

     眼见白云剑法遇见克星,唐宁不得已变作青云剑法。

    那道姑一脸怒气,忽然出手加重,唐宁手忙脚乱,不得已又使出太乙门剑法。

     亏他内力不弱,脚步奇异,左手箫怪,右手剑利,渐渐将局面向回扳转。

    那道姑看来对太乙剑法熟识,根本不看唐宁右手之剑,却只盯向唐宁左手。

     约莫已过了二十招,早过了道姑所限十招之数,唐宁仍无败相。

    那道姑心中明白,制服唐宁总须三五十招,适才倒是小觑了他,她非但不怒,反有几分笑意。

     一支羽箭飞来,那道姑原本脸色方霁,立时又变作冰。

     唐宁心知是凤儿来了,回头看她果然在不远处,恶狠狠瞪了唐宁一眼。

     那道姑拂尘将羽箭卷住,喝道:“武灵门的野丫头,找死么?” 凤儿冷冷的道:“我便是找死又怎么着?” 唐宁道:“凤儿姑娘,不得对前辈无礼。

    ” 凤儿抢白道:“你又凭什么管我,我是你什么人?”唐宁一时语塞。

     那道姑转头喝道:“她是你什么人?” 唐宁道:“一位朋友。

    ” 那道姑道:“你居然与武灵门交朋友?” 凤儿冷笑道:“你又是唐宁的什么人?管的那么多。

    ” 那道姑道:“老道自然管得,你既是太乙师兄的徒儿,怎么不承认,我太乙门说出来会丢你小子的脸么?” 唐宁听她口气,这道姑居然是胖大道士的师妹,忙行礼道:“晚辈不识前辈,望前辈宽恕。

    ” 那道姑听他只称前辈,依然脸色不豫,哼一声道:“怎么,叫声师叔也委屈了你么?” 唐宁道:“在下确曾受太乙道长教授剑法,只是不曾入门,望前辈见谅。

    ” 那道姑更加不悦道:“我太乙门在江湖中声名赫赫,多少人想进还进不来,你甚么来头,好大的架子。

    ” 唐宁忙道:“前辈莫要误会,太乙门是名门,晚辈自然敬重。

    不过晚辈是读书人,虽然有缘得太乙前辈和其他几位前辈垂青传授武功,却不想弃了书卷。

    ” 那道姑皱眉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你的武功这么杂,不使剑法,我还真一时看不出来。

    太乙师兄的徒弟都是太乙门道士中选出来的,怎会教你一个俗家人?还不拜师,真正奇怪。

    ” 唐宁道:“实是几位前辈错爱。

    ” 那道姑见他态度谦恭,脸色方缓道:“错不错爱,再说吧。

    唐师侄,你又怎么遇见了筝儿。

    ” 唐宁道:“是这位姑娘么?昨日夜宿红花铺,听这位姑娘投宿,声音耳熟,今晨便顺路跟到凤州。

    晚辈与这位姑娘只见过一面,事隔三年,一时想不起,才一路跟随,请前辈和姑娘见谅。

    ” 凤儿见唐宁姑娘长姑娘短,一路追着人家,脸色发青。

     那道姑道:“好了,别姑娘长姑娘短的了,她也算是你师妹,你们师兄妹相称便是。

    ” 唐宁道:“是。

    不知师妹贵姓?” 那道姑笑道:“啊?连姓都不知道。

    老道告诉你,她姓韦,名玉筝,老道便是华阳道人。

    ” 那女子顿脚道:“师父,你怎么连名字都告诉,告诉唐师兄。

    ” 那道姑华阳道人笑道:“师兄妹么,总会知道的,我们江湖中人没有那么多讲究,又不是做官家小姐。

    ” 韦玉筝低头低声道:“是。

    ” 华阳道人道:“你也将帽子取下吧,多熟悉熟悉,今后同门也好相互照应。

    ” 韦玉筝依言将帷帽摘下。

    唐宁见她相隔三年,已经长大及笄,依然面白如玉,如蒙神光,心中又有一种异样,似乎很久之前曾经认识的。

    韦玉筝也见唐宁头上束了冠,衣着虽不华贵,却已非当年的白衣少年。

     凤儿凉在一旁,看韦玉筝面容可人,那唐宁又看个不停,愤然而去。

     华阳道人笑道:“好了,不打不相识,你们师兄妹也认识了。

    唐师侄,你因何事到凤州来?” 唐宁到四下无人处,道:“不瞒前辈,晚辈是受凉国公李愬所托,前往甘陇一带察看吐蕃军情。

    ” 华阳道人皱眉道:“唐师侄怎么参预官府中事?”韦玉筝却是眼睛一亮,有几分跃跃欲试。

     唐宁道:“晚辈曾任军职,李凉公乃是旧识,所以受他之托。

    ” 华阳道人摇头道:“江湖中人还是少参预官府的事为妙,你没拜师入门倒是正好。

    ” 唐宁道:“前辈放心,晚辈此去也不会牵连江湖。

    ” 华阳道人冷笑道:“好大口气,万一有人与你动武,还看不出你是太乙门功夫?” 唐宁一时语塞,江湖中胜过自己的人何止成百上千,恐怕真会连累太乙门。

     华阳道人正色道:“唐师侄,师叔还是劝你今后莫再管这等事情。

    你若想作官呢,便好好读书,考个举人进士什么的;若想做江湖人呢,便莫与官府瓜葛。

    ” 唐宁沉吟不语,这次来甘陇他只想到是为国尽忠、为友尽义,并不曾想那么多。

     华阳道人又道:“譬如你的师叔终南道人,武功胜过你多少,十几年前他与朝廷官员来往,差点便毁了太乙门,最后只有他自己退出太乙门,浪迹天涯,前车之鉴,望师侄你好好想想。

    ” 韦玉筝道:“终南师伯。

    ”眼色放光,终南道人是江湖中传言神仙一般的人物,虽是韦玉筝的师伯,她却不认识。

     华阳道人又问道:“唐师侄准备走哪条路?” 唐宁道:“原定两条路相机而行,一条向西直到成县,另一条经阳平关到利州,沿白水江西去,走阴平古道。

    向西路近,但恐吐蕃重兵屯扎,盘查甚严,尚未定夺。

    ” 华阳道人道:“我看你还是走远路合适。

    西去有吐蕃大雪山的和尚驻守,这些和尚功夫了得,你还是避开为是。

    ” 唐宁道:“多谢前辈指点。

    ” 华阳道人道:“我怎么听着这前辈两个字这么不顺耳,也罢,就不难为你了。

    再有,你还是少与武灵门这样的交朋友,尤其还是个姑娘。

    ”与韦玉筝告辞去了。

     这话却也莫名其妙,人在江湖,广结朋友,武灵门如何又结识不得?便是武灵门的少掌门田布,也率军参与平淮西,与唐宁相识。

    “姑娘”就更莫名其妙了,莫非武灵门的姑娘都是蛇蝎猛兽? 唐宁也自往利州而来,沿白水江到达碧口留宿,但见一条清江夹在两岸青山之间,一泻东去,岸边乱石成堆,却有一群人立在水中淘金。

    那些人衣裳各异,胡汉杂处,十分和睦,其中不仅有汉人、吐蕃人,也有羌人打扮的,相互谈笑,也是各种语言混杂。

    中原百姓多有视吐蕃为敌的,唐蕃近四十年也屡有战事,但亲到这交界之地,才知百姓之间本是和睦共处,亲如一家。

     唐宁坐在岸边,看着江中急流,水流一去不返,那个个浪花却永不改变,或旋或翻,姿态各异,随江中地形生成。

    唐宁不觉又胡乱痴想一阵,想起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逝者如斯夫”,又想起兵法中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想来想去,一会又想到剑法,一会不知为何又想到了阿元,叹道:“无那清江水,一泻似人泪”。

     一连几日,唐宁经阴平、武都,翻越米仓山到了成县,这一路汉蕃杂处,地方官吏仍奉唐朝廷命令,由此向西很远也无吐蕃驻军。

    倒是成县已为吐蕃兵占,也不过上百名士兵驻守,防卫也不严。

     唐宁留心身后,知道一路不远处有人跟踪,猜得那是凤儿。

    此去凶险莫测,唐宁自不愿牵连她,便故意向东,将她甩开。

     唐宁再向北去,经麦积山边,却见有吐蕃兵设卡盘查甚严。

    唐宁四下望去,两旁尽是山林荆棘,没有道路,唐宁自然无所谓,斜斜插上西面山峰,寻得条小路下山。

     刚刚转上大路,两边长草中呼呼飞出几条人影,将唐宁围在核心。

    唐宁见是几名番僧,大约便是华阳道人讲的大雪山的和尚。

     当先一名番僧叽里咕噜说得一阵,唐宁一字不懂,只小心戒备。

    那番僧转而用生硬的汉话道:“你是大唐汉人?” 唐宁点头称是。

    那番僧道:“大唐汉人,来吐蕃,就是奸细。

    ”呼喝其他番僧上前捉拿唐宁。

     唐宁瞅准空当,一错身便冲出包围,那几名番僧呼喝追赶。

    一连跑出二三十里,大山之上,竟无岔路,眼见前面又是一处关卡,唐宁进退两难,只得返身应战。

     这些番僧内功不弱,招式也怪异,唐宁以箫作剑,不多时已着了两下。

    这些番僧的武器也怪,竟是一双铙钹,边缘极是锋利,唐宁胸前、右肩接连挂彩。

     凭唐宁的功夫,只能对付一两名番僧,如何能对付这六七人?忙抽出箫剑,将一名番僧的一双铙钹劈成四半。

     那领头的番僧见识却广,呼道:“太乙门。

    ”他虽不是成心讲汉话,这三个字却是一样的,那些番僧见唐宁宝剑厉害,更是加紧进攻。

    唐宁左冲右突,始终冲不出去,那失去铙钹的番僧躲在外围,专发暗器。

    唐宁本已左支右绌,又须提防暗器,若不是尽取守势,仗着手中剑利,早已丧命,饶是如此,也已伤痕累累,内力耗费极大,手中剑明显缓慢。

     眼见无幸,猛听得一声怒吼,有一人从来路如飞扑来,一剑便将五名番僧逼退,一名番僧稍慢一点,胸口已经着剑毙命。

     唐宁正支持不住,一见来人,立即精神大振。

    有四名番僧围攻那人,对付唐宁的便只二人,唐宁虽受伤不轻,但手中剑利,生死危急之下,将自身潜能激发,一手白云剑法使发了,逼得两名番僧急急后退,手中铙钹已为箫剑削得不成形状。

     那来人一身道袍,五十开外,怒目圆睁,须髯剑立,怒吼声中已将两名番僧刺死,另两名边打边逃。

     关卡中冲来两名番僧,这两名番僧年纪已老,从来势看内功远在这小一些的番僧之上。

     道人见状,加紧两剑,将面前两名番僧刺死,迎前抵住两名老僧。

     唐宁浑身浴血,犹自奋战。

    那两名番僧见他伤口流血不断,只两边缠斗,不与他正面交锋,存心使他失血过多,不战自败。

    那道人被两名老僧缠住,虽然略占上风,一时也抽不出手援救唐宁。

    那两名老僧会讲汉话,更认得那道人,相互边打边骂,原来是夙敌。

     双方势均力敌,若唐宁先支持不住,自然是番僧胜,若那道人先一步解决那两名老僧,余下两名小僧自然跑不脱。

     关卡中吐蕃兵出动十几名前来增援,若放在平常,莫说那道人,便是唐宁,也不在乎十几名寻常兵士。

    但如今双方势均力敌之时,多上一两人便能左右胜负,何况那道人此时已经弃剑正与两名老僧对掌比拼内力,便是一个小儿也能制他性命。

    唐宁眼见危急,只想尽快将面前两名番僧抢先解决。

    那两名番僧见形势有利,更加采用拖延战术,唐宁急躁冒进,反而更遭重创,右臂被铙钹扫过,使剑不便。

     此时形势更加危急,那十几名吐蕃兵已冲上前来,一名兵士举枪直刺那道人后背。

    那道人正与两名老僧比拼内功,性命相搏之时,所有内力都集于手掌,后背门户大开。

     眼见长枪及背,唐宁大吼一声,奋起最后之力,飞身扑向那兵士,一剑将他从头向下劈成两半。

     两名番僧见唐宁不顾自身去救那道人,双双发力将已被唐宁削破的铙钹砸向他后背后脑,满拟将他砸个脑袋开花,却见打横里一鞭扫来,将四只破铙钹打落在地。

     两名番僧急忙回头,劈面便只看见白花花的一片打来,一名番僧登时满脸开花,立时气绝。

    另一名番僧侥幸看清是柄拂尘,当胸便挨一掌,也是一声未吭便呜呼哀哉。

     两名老僧正与那道人对掌,却见对头来了援兵,将吐蕃兵打得死伤无几,心下一慌,便有脱逃之意。

    内力生死相拼之时,哪能松懈?那两名老僧心只一慌,内力便接不上,登时被那道人的内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校园逍遥高手 完美大明星 女神的近身护卫 医师1879 黑道悲情2 商海谍影 第101次逃婚(下)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猎赝 随身带个侏罗纪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爱要说,爱要作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鱼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神仙超市 沧浪之水 巴国侯氏 位置 至高利益 官仙 余生有你,甜又暖 对不起,我不想被你吸血了(快穿) 我女友是up主 画中王 崛起诸天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超凡贵族 盗香 穿成幼崽后被捡走养成了 余罪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我从凡间来 巴国侯氏 意图(官场浮世绘) 超神学院的宇宙 忍界修正带 刀剑神域03:妖精之舞(上) 屠魔工业 奇遇无限 团宠学霸小姑姑[穿书] 被迫和死对头撒娇 白袍总管 伏羲传奇 龙神至尊 武林外史(上中下) 奇门风云录 绿林七宗罪 英雄志 缘灭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