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村中闲话32(3/3)
有钱,不至于给孩子买根线都要看婆母脸色伸手要钱。
杏哥儿婆母把中馈捏的死死的。
“咱家给了免费的肥田法子,现在村里人见了咱家人都和和睦睦的,再加上光宗留府县了,几层关系,堂弟婆母对着堂弟亲近一些,你都瞧出来堂弟大嫂怕她婆母偏心,她婆母指定也看出来了,没准借着做衣服的机会敲打许氏。
”顾兆给老婆宽心。
黎周周听相公的,心里踏实不少。
“还是咱家好,人少简单没那么多矛盾,主要是有什么说什么。
”顾兆真心实意说。
不然过日子真成了斗心眼了。
果然没两天,杏哥儿来黎家玩,黎周周难得主动提起来,问没惹出什么事吧?杏哥儿噗嗤笑说:“你一走,我婆母就说成啊,那你给我做条裙子,不然我穿二房的袄子,不穿大房的裙子,你还觉得我偏心二房。
”
许氏当场臊的说不出什么话,那点小心思被婆母看穿。
“后来呢?”
“我做袄子也是话赶话,糊涂的就说出去了,其实还是有点心疼我买的布和棉花钱,现在大嫂做了,我心里舒坦了。
”
杏哥儿想不能单他一人出钱出力,也得让大嫂出一回。
没事就成。
黎周周彻底是宽心了。
到了月底,铁蛋又跑来一次说明个儿家里摆席。
十二月初,顾兆和黎周周便带着礼去了东坪村。
盖屋落地的礼是一块糖一坛子酒,用红纸包了二十文钱。
这算是很不错很体面的礼了。
给顾阿奶过生的礼是黎周周亲手做的短袄、抹额,孙子辈孝敬钱给包了三十文。
酒席自然是摆在顾四家新盖的院子里,热闹。
黎周周和相公进了东坪村,顺着路找过去,岳家大变样了,中间的堂屋左右各加盖了两间,灶屋、粮库也是,这边用的黄泥墙搭着瓦片屋,正屋是青砖瓦房。
不过因为中间的屋子老,有些旧,两边新盖的格外新,看上去就不是很利索。
这会院子中间摆了七八张桌子,旁边临时抹了个泥灶,用来炖肉炒菜上席面。
黎周周和相公进了屋,先把礼送过去。
李桂花接了篮子和红包纸,眼神还瞅着顾兆手里拿的包袱,不知道装了啥,鼓鼓囊囊的一大包。
“这是送阿奶的生辰礼。
”顾兆当着村里人面说。
李桂花便讪讪笑,收回目光,说:“对着呢,你阿奶还在大伯家,一会接过来一起吃席。
”
“那我和周周去大伯家。
”
“去吧去吧。
”李桂花客客气气的笑,等黎周周顾兆一出门,先拆开红包,一瞧有二十文,篮子里还有糖和酒高兴的不得了。
顾大伯家不远。
院墙是矮的一米多高,顾兆和黎周周身高足,一眼就看见大伯娘朱氏正搭晾洗衣裳,不过瞧着神色不好,像是生气。
朱氏能不生气嘛,本来顾四家盖屋要摆酒席,李桂花非得拉上她家,顾四说他娘六十生日,不然大哥咱兄弟合起来摆酒席,我家是盖屋,你家是给咱娘祝寿。
顾大就同意了。
朱氏气的是,他们家也掏了一半酒席钱,现在酒席摆顾四院子里,场面话、人情全让顾四做了,她婆母说顾四两口子的好,想起来她的生,给她过寿如何如何。
结果呢?
她婆母是十一月尾的,愣是拖了几天到今天摆席。
因为顾四查了黄历,说今个日子吉利。
她婆母之前逢人就说顾四好的那些话,现在咋不说了?
朱氏心里解气,同时也生气,她家白花了银子给顾四做排面了。
听到院子门口有动静,朱氏开了门,看是顾兆带着哥儿黎周周上门,对着顾四一家正窝火,朱氏难免面上没多少热情,招呼两人进屋,老太太就在屋里。
顾阿奶坐在炕上,长吁了一口气。
以为小儿子真实心实意的想给她过寿呢,没成想——
“阿娘,兆儿和周周过来看你了。
”朱氏说话。
顾阿奶回了神,就看见推门进来的孙子,眼里没别人了,顿时眼泪婆娑说:“诶哟我的兆儿,你可来看我了。
”下了炕,又是欣喜,拍怕孙子胳膊,看了又看,“高了,结实了。
”
“阿奶,都是我不是,怕您生气,一直没敢过来。
”顾兆扶着阿奶坐好,拉着周周说:“阿奶,这是我家周周。
”
黎周周紧张,叫了声阿奶。
顾阿奶刚见孙子是真的满肚子话到了点,只能先借着哭一哭,如今缓过来了,瞧着孙子旁的哥儿——不像个哥儿。
没半点哥儿样子。
要是以往顾阿奶肯定不乐意黎周周,要说些什么,但这次过生,被小儿子伤了心,她心里也知道老大、老大媳妇生了埋怨。
这会想开了,兆儿以前是她疼爱的孙子,如今入赘到了黎家,她也跟着老大过,那就不能再偏着四房了。
“好好,好孩子。
”顾阿奶嘴上说。
顾兆听出来是客气话,不过客气话也好,免得阿奶说些让周周难过的话,把礼拿了出来,旁边朱氏一瞧还是一件新袄子,不由心里咋舌,这礼可重了,做这个得费不少钱的。
“娘你瞧,料子好,还是件新衣裳,一会去吃席就穿这个吧。
”朱氏说。
顾阿奶说:“不折腾了,又不是镇上富贵老太太,就村里一个老太婆子,过什么寿,我不想去了。
”
“这哪成,钱都给四弟了,不去不就亏了。
”朱氏说话快。
这话说完,顾阿奶脸上也没多余表情了,还叹气。
黎周周见这种情况先看相公,咋办?咋回事?明明是阿奶过寿怎么不高兴了?
顾兆先拍了拍老婆手,意思没事。
他在家就爱冲老婆撒娇,这会哄老太太,笑眯眯撒娇说:“阿奶,别不去啊。
”手里接过短袄抖开,“您看,这袄子对襟的,镇上老太太这么穿,可好看了,咱们村,您老是头一份吧?旁的老太太可都没有。
”
“这福字还是我写的,周周花了好大工夫绣的,您在瞧这抹额……”
顾兆是嘴上抹油,一会会就把老太太哄的高兴了。
主要是村里老太太头一份的袄子。
顾阿奶皱巴巴的手摸着短袄,又摸摸抹额,短袄上还绣着字,真好啊真好,“这颜色也好,村里我还没瞧谁穿过。
”
“我买的时候,店伙计说是府县才进来的货。
”黎周周答。
“府县的?”顾阿奶来了精神,越看短袄越好看。
旁边朱氏早都看直了眼,她就是嫁给顾大那天,也是红布短袄穿上,也没绣个花,这会婆母的短袄上胸前是福字,袖口领口还有绣花样,真真的精巧漂亮,眼底羡慕,嘴上说:“阿娘你上身试试看,四弟那儿热闹,一会穿出去,可不得有面子。
”
顾阿奶这会没有不想去吃席过寿的想法了。
“换上换上,你把我那件前两年做的新袄裙拿出来,黑色那条。
”顾阿奶指使着大儿媳给她拿袄裙。
顾兆和黎周周便去外头等了。
里头朱氏给婆母穿戴好,抹额戴好,不用朱氏夸,顾老太先从大儿媳的脸上看出了她穿着好看,这几天窝在胸口的气一扫而空,精神抖擞的腰杆子都直了。
“走走走,去顾四家,咱们过寿,把娃儿都叫上。
”顾老太爽快说。
等到了顾四家,顾老太可是逢人就说老大给她过寿,掏了一半的银子,夸大儿子大儿媳孝顺,又说她这袄子抹额是孙子顾兆和黎周周带来的礼,是黎周周亲手做的。
“周周对兆儿好我现在是心里放心踏实了,按理说兆儿入赘,现在成了黎家人,今个还带了厚礼,这袄子费不少钱,你瞧瞧这花样,都是孩子想着我,两人孝顺啊。
”顾老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