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2/3)
色琉璃向外倒映着光芒,在地上铺了大大小小的,像是红宝石一样的地砖影子。
靖文帝端起自己面前那杯,向着面前两位重臣说道:“这是朕日常饮用的小槽珍珠红,闽州那边的海商从外面引进来的,说是有延缓衰老、舒畅血液的作用。
今日是岁尾新春,正该一家团聚、欢宴畅饮,咱们却在这儿愁着这大胤的来年。
朕便以此酒,谢过二卿。
”
说完,靖文帝便将酒一饮而尽。
他这话说的严重,丰忱和萧罗一听,哪里敢喝?两人将酒杯举过头顶,噗通一声就跪在地上。
丰忱老声颤颤:“臣不敢领酒,为大胤殚精竭虑,这是臣等应做的。
”他如何听不出来,靖文帝这是寒掺他们两个——不见东西不出力。
靖文帝说道:“丰相无需多虑,这大胤是个家,朕便是这个家的大家长。
除夕要到了,咱们一家人喝个酒,又有何深意?”说完,他慢慢转过身去,双手负在身后,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又说道:“只是今年,这小槽珍珠红,朕是难以再喝到了。
”
曹昌在靖文帝身旁待得时间长了,自然知道这时候该接什么话,连忙说道:“皇上……”
靖文帝像是在对曹昌说,其实是在说给丰忱和萧罗听:“朕记得冬至时,崔贞说了段话,“父母诞一子,必哺育使之活;天生一人,必给食使之活。
此天道之存焉,亦人道之存焉”。
如今大胤遇了难关,朕身为天下百姓的父母,必然要使之活。
朝廷亏空,各部报上来的款项又皆有明目,朕如今也只能从内府里拿出银子补这窟窿。
这小槽珍珠红价高稀少,虽是好物,但却不是没它不行。
”
这话里的内容含量就又多了。
一来就是明面上的意思,朝廷没钱,朕要拿小金库出来补贴,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
二来是说,朕都在想办法了,你们两个还在这里装聋作哑?
还有一个更隐秘的含义——你们两个现在是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虽然像你们这般的臣子难找,但也不是没你们不行。
如果你们还在这里跟我使小心眼儿,我就废了你们两个。
丰忱和萧罗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靖文帝这么一说,他们二人便明白了。
风里雨里这些年过来了,丰忱沉得住气,萧罗年纪轻些,自然有些冒进,加上他也是有想法的,便趁着这话头说了下去。
萧罗:“皇上,臣刚才听兵部拟了来年的支出,觉得其中有两项可以减免。
一个是延庆道的军饷供给,北胡如今和咱们大胤是兄弟之国,咱们每年给的岁银就是买了个保险,为何还要再往那头抵御做文章?让北胡看了去,还以为咱们有其他的想法,反而每年小小的骚扰不断。
二来是闽州的海防。
据我所知,这闽州的商船年年一艘一艘的往外跑,拉回来的东西,比如这小槽珍珠红,再高价卖到宫里。
这岂不是拿着朝廷护卫边疆的银子,给他们经商做保障?
咱们大胤以往不通海贸,何不把这闽州商船的活儿收到朝廷里来。
这样皇上这小槽珍珠红就成了内务府自己的支出,中间少了闽商赚的那道差价。
咱们自己还能出官商,去外面做生意赚银子,补上今年的窟窿。
日后再有大小灾年,朝廷也有富余。
”
丰忱看了萧罗一眼,若说萧罗平日里贪些小的也就算了,山西这次拿着救命钱去贪,原本就惹人不快。
如今这又想的什么法子?缩减延庆道的军饷?把人家商人多年打下来的海路占为己有?
丰忱连忙说道:“皇上,万万不可。
北胡如今未曾进来,也是碍着延庆道那头的抵御。
北胡狼子野心,人尽皆知。
若是缩减延庆道的军饷开支,如同将北面大门敞开,尽着他们往咱们家中走?”
靖文帝点了点头:“宰相这话没错,延庆道的开支不能省,没有将家中大门大敞,指望着强盗守礼的。
”
萧罗一听,连忙说道:“是臣想的浅薄,还是皇上深思熟虑。
”
丰忱又说:“闽商虽然赚了银子,但每年为朝廷缴税,也是大头。
若是朝廷自己去跑商,其中又要涉及许多,单单水路不通一项,就要费上些时间,更罔论再去外面联络商路。
一来二去的消耗,说不定还抵不过闽商的税银呢。
”
萧罗在旁反驳道:“宰相这话就不对了。
水路、商路两项,闽商是早就打通好了的,咱们只要让那掌柜的交出来就是。
”
丰忱冷笑:“副相,如此这般,咱们这朝廷和强盗有何分别?你欲让后人作史,如何落笔皇上?”
萧罗眉头一皱,做出一脸委屈:“丰相,咱们这是在为朝廷想法子。
我说出了我的法子,你在这里抨击我,好似我坏了心眼要败皇上的名声似的。
商议商议,这事儿还是皇上拿主意,若是不行便不行,为何要给我扣帽子?我这也是尽心尽力了,您光顶着我的话说,您自己也想法子啊。
”
丰忱叹了口气,萧罗便是在这儿等着他呢。
他冲着靖文帝拜了一下,说道:“海商这事儿,咱们不是做不得,但要从长计议。
朝廷多了个衙门,也要里外联合才好。
一年半载的暂且指望不上,三年五载的或许能出点成绩,却不是能解决眼前的法子。
臣以为,工部往滇州大理那处修整大路之事,可以稍歇,这般就能减轻明年的开支。
”
这话倒是戳到了萧罗的痛处,原本从滇州那头修整大路,也是他的主意。
明面上是为了朝廷方便,实则他从那处能进了不少东西,回头放到玉风阁里出手,便能压过那太和楼一头。
日后和大理通商,财源滚滚,更不是一朝一夕的生财之道。
他不动声色,正欲说些什么,却听靖文帝开口说道:“这倒是,滇州那处不急于一时,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