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3)
骨头,连猫狗都分不清!”孙大妈也没白骂,她给小狗带来了香喷喷的红烧肉,估计它在原来的主人家也没吃到过。
这个小区的风气可真是好,一有人带头,小狗的伙食标准迅速上升,鸡腿、排骨、肉包,面包、饼干、汉堡,一个星期都不会重复!
于是,这儿有了这样一幅街景:一条脏兮兮的小狗,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守在街边,可怜巴巴地等待着狠心的主人。
冰儿发现小狗的食物很快就过剩了,它现在需要的,也许是一台电冰箱。
可是它的哀伤却随着时间和车辆的流逝而更加浓重,它不太亲近小区里带给它食物的人们,它只是趴在那儿,守候着。
冰儿曾经试着告诉它,它的主人不要它了,永远不会来了,让它别再等了,她伸手去摸它的脑袋,这次它没躲开,还抬头望了她一眼,这一眼让冰儿心里一震。
虽然只有一只好眼,那小狗的眼光却是如此的清澈,没有了初见时的惊惶,倒显得若有所思,若有所待。
冰儿忽然说不出什么了,她默默地陪着它站了半个钟头,天色暗了才回家。
那天以后,冰儿每天都要陪小狗站一会,有时跟它说说话,有时只是默默地。
小狗看冰儿的眼光也越来越温顺。
有一天,小狗蹭了蹭冰儿的裤管,冰儿弯腰摸摸它的头,它用鼻子轻轻触了触冰儿的手腕,趴在了冰儿的脚边。
已是深秋了,带着寒意的秋风吹拂小狗越来越脏的长毛,它却可以一动不动地在风中站上几个小时,冰儿陪它时发现,它看到黑色轿车已渐渐不再激动,似乎它已经明白它等待的人再也不会出现了,那么它到底还在等什么呢? (方向键←) [目录] (方向键→)后翻>
<<标记书签|举报/报错|本书首页|投票支持|全文阅读|书评区
第二章车祸
赵伯的老伴去世多年了,他住在儿子家里,就在隔壁的小区里。
他之所以在退休后还谋求了这份工资并不高的门房工作,多半是为了与媳妇不和,反正门房需要值夜班的,他索性连铺盖也搬了过来,只是偶尔回去看看。
所谓‘距离产生美’,这样一来媳妇反而对他客气起来,倒不时地招呼他吃顿饭什么的。
不过真正让赵伯舍不得的是小孙女琳琳,一见她就把老脸笑成了一朵花,所以琳琳一上学,赵伯就主动承担了接送工作,儿子媳妇自然是求之不得。
于是媳妇每天早晨准7点会把琳琳送到门房,赵伯就牵着她的小手到马路的斜对面,坐上7点零5分的一班公交车,坐三站路,看到琳琳进了校门,赵伯才回来。
日日如此。
那只被遗弃的小狗是赵伯门房生涯里的一件大事,光是故事就说了几十遍,足足一个多礼拜。
眼看着给小狗献爱心的人越来越多,赵伯觉得也应该表示一下,他找出一件不要的破衣服,放在小狗睡觉的地方,小狗果然拿来当了床铺。
赵伯便对来来往往的人说:“这狗给丢在我们小区也是幸运啊,这儿的人到底素质高,饿不着它。
只要它乐意,我这儿就算它的窝,让它有一个安身的地方。
”口气俨然是流浪狗的主人。
可再过几日,赵伯发现,爱心有时也是麻烦,小狗的食物多得吃不了,门房外丢得到处都是,赵伯只好扫起来扔掉,一边扫,一边在心里骂:什么世道,这狗吃得比我还好!都是孙大妈闹的!连那个妖妖巧巧的朱若梅也跟着起哄,这么大个汉堡包,我吃还差不多,这么小的狗哪里吃得掉!真是浪费啊―――
骂归骂,总的来说,大家都相安无事。
这天早晨7点,琳琳准时到了门房,蹦蹦跳跳地牵着赵伯的手往外走,走到街边,琳琳如往常一样笑嘻嘻地同小狗打招呼:“狗狗早啊!”听爷爷说了小狗的可怜身世,琳琳感动得眼泪汪汪,她常常把自己的零食省下来给小狗吃(也不管小狗爱不爱吃)。
就在赵伯和琳琳走上马路的一刹